摘要:陈行甲这个名字,可能不少人听过。他是湖北巴东县的前县委书记,后来辞职搞公益去了。他在官场的时候,反腐反得硬气,扶贫也干得漂亮,弄出了不少名堂。他说过一句挺牛的话:“我不贪,但贪官贪来的钱想要做的事情,我比贪官做的还好。”这话听着有点狂,但看看他干的事,还真不是
陈行甲这个名字,可能不少人听过。他是湖北巴东县的前县委书记,后来辞职搞公益去了。他在官场的时候,反腐反得硬气,扶贫也干得漂亮,弄出了不少名堂。他说过一句挺牛的话:“我不贪,但贪官贪来的钱想要做的事情,我比贪官做的还好。”这话听着有点狂,但看看他干的事,还真不是吹牛。
陈行甲1971年出生在湖北兴山县一个叫下湾村的地方。那地方山多田少,风景是好看,可日子不好过。他家也不富裕,妈才读过两年书,爸是个跑外面的税务员。小时候家里穷,他妈给他取名“行甲”,意思是“走第一”,盼着他能出人头地。他从小就知道努力,早上踩着露水去上学,手里攥着翻得卷边的课本。
1988年,他考上了湖北大学数学系,从农村崽子变成了大学生。那会儿考大学不容易,他硬是凭着一股劲儿读出来了。大学四年,他没闲着,除了学数学,还自学英语,泡图书馆,看各种书。
1992年毕业,他没留在城里,而是回了老家兴山县,从基层干起。先是在燃料化工局当统计员,每天搞数据,跑矿山查安全,干得踏实。后来调到经济合作委员会当副科长,负责对外经济的事儿。有一次县里要翻译招商材料,找外包太贵,他自告奋勇接了活儿,熬夜翻字典,硬是把东西弄出来了。从那之后,他的事业开始起飞。
1997年,他当过共青团兴山县委书记,1999年又去水月寺镇当镇长,带着村民修路架桥。2002年,他考上清华大学读公共管理硕士,2005年还跑去美国芝加哥大学进修了一把,视野越来越宽。
2006年到2011年,他在宜昌市混过好几个岗位,从发改委副主任到副市长,干得都不赖。2011年10月,他被调到巴东县当县委书记,那是个国家级贫困县,山高路远,穷得叮当响。他到那儿一看,觉得自己得干点啥。
陈行甲到巴东的时候,县里乱得不行。腐败到处都是,小的几百块公款挪用,大的直接搞权钱交易。他上任没多久,就有人给他送礼,想试试他啥脾气。他看不上这些,直接让人退回去。他心里憋着一口气,觉得贪官拿钱干的事儿,他不贪也能干得更好。
巴东的腐败有多严重?基础设施项目合同被官员亲戚公司拿走,扶贫款层层被扣,连“吃空饷”的人都一大堆。陈行甲不惯着这些毛病,组了个调查组,自己带头查账。他发现问题后,直接动手,五年时间揪出87个贪腐分子,包括县长刘冰、副县长这些大鱼。他查案查得狠,愣是清理了206个“吃空饷”的家伙,把县里的政治风气整干净了。
他反腐不是光喊口号,真下力气。比如扶贫资金的事儿,他亲自跑村里核实,确保钱到老百姓手里。有人说他太硬,容易得罪人,但他不怕。他觉得自己不拿黑钱,问心无愧,谁也拿他没办法。这五年,巴东的反腐成绩在全国都挂得上号,2015年他还拿了个“全国优秀县委书记”的称号。
反腐只是他干活的一半,扶贫才是大头。巴东50万人,17万是贫困人口,好多人家啥也没有。陈行甲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他琢磨着,靠山吃山,巴东有神农溪、有山川,旅游业能搞起来。
他脑子活得很,自己录了个MV叫《美丽的神农溪》,亲自上阵唱,虽然嗓子不咋地,但那份真心谁都看得出来。为了宣传巴东,他还玩了一把大的——从3000米高空跳伞,直播给全国人民看。这招听着夸张,但管用,巴东的名气一下子上去了,游客多了,钱也跟着来了。
除了旅游,他还修路、弄旅游设施,扶持本地商贸。五年下来,巴东60%以上的贫困人口脱了贫,从一个破地方变成了有点盼头的地方。他的点子有人觉得是“作秀”,但效果摆在那儿,谁也挑不出啥毛病。
2016年,陈行甲干得正顺的时候,突然辞职了。巴东的事儿刚有点起色,他却放弃了升官的机会,跑去深圳搞公益。这事儿挺让人意外,但背后有个原因。他认识一个8岁的艾滋病患儿叫小航,孩子因为病被歧视得不行,他帮着筹过款。小航的事儿让他心里一震,觉得自己得为更多这样的孩子干点啥。
辞职前,他压力不小。反腐得罪了不少人,有人给他发恐吓短信,家里人也跟着担惊受怕。可他没退缩,觉得自己没干亏心事,怕啥。2016年12月,他收拾东西走了,去了深圳市恒晖儿童公益基金会当理事长。从那以后,他把下半辈子搭在了公益上。
在深圳,陈行甲换了个活法。他不穿西装,背个双肩包,跑贫困家庭、学校,记下每个孩子的故事。他弄了好几个项目,干得有声有色。2017年8月,他搞了个“联爱工程”,帮白血病患儿治病,在青海试点,跟医院合作免费用药。
2018年7月,他组织“读书,带我去山外边的海”夏令营,带贫困小孩出去看看外面的世界。2019年8月,“知更鸟计划”上线,关注青少年心理健康。2020年疫情,他又推出“传薪计划”,给抗疫烈士的娃提供教育帮助。
这些项目听着高大上,但干起来不容易。他得自己跑着筹钱,拉资源。有时候忙一天,挤地铁回家,累得不行,但他没抱怨过。他在自传《在峡江的转弯处》里写:“巴东的事儿干完了,我下半辈子就给公益了。”这话挺实在,他也真这么干了。
陈行甲的事儿传开后,大家看法不一。有人觉得他是官场里少见的清流,有人说他高调过头,还有人说他辞职是跑路。但不管咋说,他干的这些事,影响不小。
他在巴东的反腐,算是中国反腐大潮里的一个小样本。五年查了87个贪官,清理206个“吃空饷”的,这成绩硬邦邦的。有人说他这种硬碰硬的做法,给其他地方的官儿提了个醒:贪不得。但也有人觉得,他这么搞得罪人太多,可能仕途走不下去了,才跑去搞公益。不管咋说,他的反腐让人看到,只要真干,腐败也不是治不了。
扶贫这块,陈行甲的办法挺接地气。录MV、跳伞,这些招儿听着花哨,但真把巴东带火了。60%以上的贫困人口脱贫,这数字不是随便吹出来的。他的路子后来也被其他贫困县学了去,比如靠旅游翻身、靠宣传打名气。有人说他作秀,可穷地方要发展,不吆喝几嗓子谁知道你?
他辞职搞公益,争议最大。有人觉得他应该留在体制里接着干,改更多东西,跑去做公益有点“逃”。但也有人说他这选择挺爷们儿,放着好日子不过,去帮最苦的人,这种人不多。他自己说过,巴东的活儿干完了,他想换个战场。这话听着像给自己找理由,但看他公益干得这么扎实,也不能说他没担当。
陈行甲的事,还让人想想现在的官场咋回事儿。现在当官,政绩老跟GDP挂钩,短平快的成绩好看,可民生的事儿容易被忽略。陈行甲在巴东反腐、扶贫,盯着老百姓的日子过得好不好,这种路子不多见。有人说,他这做法能给官场提个醒:别光盯着数字,多想想人。
陈行甲不是没毛病。有人说他宣传太高调,录MV、跳伞,像是给自己刷名气。他回应说,这不是为自己,是为巴东。可这话没堵住所有人的嘴,总有人觉得他不够低调,不像传统官儿该有的样。
辞职这事儿也挨过骂。有人说他不该走,体制里还能干更多,跑去做公益有点自降身价。但他觉得自己使命完了,想换个方式帮人。这争议不好评,谁都有理,关键看你咋看他这人。
还有人拿他的仕途说事儿,觉得他反腐得罪人太多,升不上去才跑的。这说法有点道理,但他也没否认压力大,反正他走了,干公益也没回头。
陈行甲这人,从农村走到官场,又从官场跑到公益,路子挺野。他在巴东反腐、扶贫,干得硬气,后来搞公益,也没含糊。他那句“我不贪,但贪官贪来的钱想要做的事情,我比贪官做的还好”,听着狂,但看他干的这些事儿,还真有点底气。不管你咋看他,这家伙确实活得有点不一样。
来源:墨珑甲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