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7岁的赵心童,站在斯诺克世锦赛的最高领奖台,手中奖杯闪耀。褪去赛场上的紧张,面对央视镜头,这个山东小伙腼腆一笑,背后那些不为人知的夺冠故事,就此展开。
27岁的赵心童,站在斯诺克世锦赛的最高领奖台,手中奖杯闪耀。褪去赛场上的紧张,面对央视镜头,这个山东小伙腼腆一笑,背后那些不为人知的夺冠故事,就此展开。
“最后决胜局,我的手一直抖。”赵心童回忆起决赛对阵威廉姆斯的场景,仍心有余悸。他透露,为了缓解紧张,赛前特意吃了四根香蕉,比两年前英锦赛决赛多了三根。当比分被追至16 - 14,他不断告诉自己:“只要抓住一次机会。”这种在巨大压力下的自我激励,就像在黑暗中抓住最后一丝曙光,让人不禁联想到当年丁俊晖在英锦赛决赛,面对希金斯时,同样在压力下凭借坚定信念,实现逆转夺冠。
1/4决赛对阵韦克林,赵心童坦言那是最艰难的一战,“那天我失误了23次长台进攻。”可谁能想到,紧接着的半决赛,他竟8 - 0横扫奥沙利文。“当时完全没想着能赢,就当表演赛在打。”更有趣的是,“火箭”在惨败后不仅没生气,还主动指导他备战决赛,传授对付威廉姆斯的秘诀,这也体现了斯诺克界惺惺相惜的体育精神。
谈及下赛季计划,赵心童眼睛发亮:“所有比赛我都要参加!”他尤其期待上海大师赛,“只要收到邀请函,我肯定准时出现在黄浦江畔。”对于长远目标,他毫不掩饰自己的野心:“我要成为亚洲首个斯诺克大满贯选手,还要冲击世界第一!”这种对梦想的执着追求,像极了当年初出茅庐的奥沙利文,立志要在斯诺克界闯出一片天。
目前,赵心童正在倒时差,“回国这周每天只睡4小时,采访排得比比赛还满。”但他保证很快会恢复每天6小时的训练量。世锦赛期间,他全靠自我调节心态,或许未来会考虑请个心理教练,不断完善自己。
很少有人知道,赵心童独特的球风与童年经历有关。1米55的他曾踩着轮滑鞋练球,“这样既能解决够不着球桌的问题,又锻炼了平衡感。”这让他拥有平均18秒的出杆速度,在现役球员中稳居前三。
出身优渥家庭的他,小时候父母为他购置了十几种球类玩具,足球、篮球曾是他的最爱,直到12岁接触台球,他才找到了人生方向。初中辍学的决定虽让父母彻夜难眠,但如今看到儿子捧起世锦赛奖杯,一切都值了。就像丁俊晖的父亲当年力排众议,支持儿子走上台球之路,成就了一代传奇。
赛场外的赵心童,生活简单得令人意外。他戒掉了最爱的剧本杀,“太费脑子,影响比赛状态。”如今闲暇时,要么去听周杰伦演唱会,要么宅家看NBA直播。被问及是否会被路人认出,他挠头笑道:“这几天根本没空逛街,口罩墨镜都省了。”冠军光环下,他依旧保持着那份质朴。
对于青少年培养,赵心童建议:“如果决定走职业道路,最好在12岁前确定方向。”他表示国内青训体系已非常完善,现在00后球员在国内就能接受顶级指导。谈及“本土培养能否造就世界冠军”,他认为虽然目前重要赛事仍在英国举办,但随着中国斯诺克学院的发展,未来“国产世界冠军”并非遥不可及。他特别提到15岁小将巩晨智,“这孩子在挑战赛连续挑落三位职业选手,前途不可限量。”
当被问到成功秘诀,赵心童严肃说道:“永远别被失败吓倒!”他回忆2022年世锦赛首轮出局,在更衣室哭了半小时,但那却是他最重要的成长课。他用自己的经历,给追梦者留下“保持热爱,相信明天”的八字真言。
这场90分钟的专访,让我们看到了一个真实、幽默又永不言弃的赵心童。正如他所说:“奖杯只能保留一年,但追求完美击球的感觉,我会珍藏一辈子。”相信赵心童的故事,会激励更多年轻人在追梦路上勇往直前 。
来源:幸福叶子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