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园春、长沙》不朽的诗篇 文/赵厚发

360影视 欧美动漫 2025-05-15 18:30 1

摘要:5月9日至11日,我随潜江团队一非物质文化遗产湖北道情传承人朱绪姣等一行8人,参加了“长沙、武汉两地文化艺术交流暨湖北省中老年才艺大赛”。5月11日,恰逢“母亲节〞,上午,我们乘大巴车前往橘子洲头参观游览。这里座落着毛泽东主席青年时代的巨幅头像,是我们景仰已久

5月9日至11日,我随潜江团队一非物质文化遗产湖北道情传承人朱绪姣等一行8人,参加了“长沙、武汉两地文化艺术交流暨湖北省中老年才艺大赛”。5月11日,恰逢“母亲节〞,上午,我们乘大巴车前往橘子洲头参观游览。这里座落着毛泽东主席青年时代的巨幅头像,是我们景仰已久的红色圣地。特别是毛主席那首气势磅礴的著名诗词《沁园春、长沙》,我早已烂熟于心。真正到此一游,才算如愿以偿。此次活动,除了在长沙群艺馆舞台上进行节目展示和交流之外,湖北省群众文化艺术联盟,还安排了毛主席诗词朗诵专场表演。在去往橘子洲一个小时左右行程路上,同乘8号车的省群艺联盟专委会朗诵团长林XX和潜江团队朱绪姣女士一起练习朗诵。林团长非常认真、耐心细致,一字一句教朱绪姣用标准普通话朗诵,我们坐在车内一排座位上,也深受他们的感染、启发和提高。

大巴车在橘子洲旅游景区停车场停车,换乘小火车来到湘江边上,导游给我们讲解了毛主席17岁从韶山来到长沙,在湖南第一师范学校读了5年书,然后回到韶山教学2年,边教书边做农民运动工作,并于1927年9月发动秋收起义。《沁园春、长沙》是毛主席1925年秋创作的词作。毛主席从上海参加完党的四大返回湖南路过橘子洲头时,面对湘江上美丽的自然风景,联想起当时的革命形势,写下了这首不朽的诗篇。

导游用手指向湘江对岸,介绍说橘子洲的东南方向即江对面,就是当年毛主席就读的湖南第一师范学院。他接着还介绍了橘子洲的来历,因为这块位于湖南长沙市中心湘江江心位置约0、61平方公里的小岛,原来长满了橘子树,所以叫作橘子洲头。在导游带领下,我们边走边欣赏湘江沿岸和橘子洲头的风景。心中默念毛主席的诗词,从而进一步加深了对诗词意境的理解。毛主席诗的上阙主要写景,通过对“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的秋景图描述,从而发出“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的感慨与呼唤。下半阙以抒情为主,通过对往事的回忆:“携来百侶曾游。忆往昔,峥峥岁月稠。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通过借景抒情,追昔思今,深刻反映了伟人的浪漫情怀、革命理想和雄心壮志。那时候,他立志救国救民,主办湘江评论,传播马克思列宁主义,参与共产党创建和发动工人农民组织起来,向反动军阀和旧势力作不屈不挠斗争。他带领同学们,指点江山,激扬文字,敢到中流激水,不怕浪遏舟。表现了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坚定信念、非凡勇气和大无畏革命精神。

湖北省群众艺术专委主席汪洋和艺术总监刘艺,以及林XX团长,与潜江8人组成朗诵团队,面朝8341块大理石拼成的毛主席雕塑头像,背靠湘江大桥和清澈江水,分别以站立和席地而座两种姿势,大声朗诵了《沁园春、长沙》。武汉舞蹈队主动伴舞。更加增添了朗诵的美感、色彩和韵味。

总之,通过橘子洲游览和诗歌朗诵活动,丰富了才艺展示的内容,表达了对伟人的崇敬与怀念,增进了湖南湖北的文化艺术交流和情感共鸣。正如主持人开场白所说的:“湘江潮涌连楚天,文化交流共此时;两湖人民一家亲,不负时代好光景”!

来源:铁道兵文化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