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生事故且迟报,天津诠悦建筑工程有限公司被罚

360影视 动漫周边 2025-05-15 20:48 1

摘要:安全生产月刚过,一个脚手架垮塌的视频就火了,评论区全是-血汗工程--监管失职-之类的吐槽,点赞都破十万了!我正刷到这条视频的时候,刚好看到天津诠悦建筑工程有限公司的处罚决定书,真是巧了!住建部刚出了个《2024年全国建筑施工安全专项整治行动方案》,这起发生在津

-安全生产月刚过,一个脚手架垮塌的视频就火了,评论区全是-血汗工程--监管失职-之类的吐槽,点赞都破十万了!我正刷到这条视频的时候,刚好看到天津诠悦建筑工程有限公司的处罚决定书,真是巧了!住建部刚出了个《2024年全国建筑施工安全专项整治行动方案》,这起发生在津南区海棠街的-9·8-事故,简直就是教科书级别的反面案例,把建筑行业那些老毛病都暴露出来了。

事情是这样的:9月8日下午,津南区海棠街同心路工地上,塔吊突然停了。

调查报告说,是因为违规操作,钢管掉下来砸伤了两个工人。

按理说,出了事得赶紧上报吧?但这公司倒好,一直拖到第二天中午,津南区住建委才通过监控系统发现了异常。

这种-事后诸葛亮-的操作,按2023年新规,是要加重处罚的!

我查了下这家公司的信息,发现一个惊人的数据:注册资本2000万,2023年社保参保人数才47人!而且,-智慧工地-设备采购的钱,三年平均每年才8.7万,连同行平均水平的三分之一都不到!怪不得出事!就像中国工程院院士肖绪文说的那样:-当企业把安全投入视作成本而非投资,事故就成了迟早要兑付的账单。

- 这话真是说到点子上了!

天津市住建委的执法人员也很给力。

企业负责人说-已经加强管理-了,调查组直接怼回去:-项目安全员证书过期三个月,特种作业人员持证率才61%,这叫加强管理?- 应急管理部的数据显示,2023年建筑施工领域51起较大事故,39起都跟证书管理漏洞有关,占比高达76.5%!天津诠悦就是个活生生的例子!

《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生产许可证管理规定》里,有句话叫-动态保持安全生产条件-。

津南区住建委的报告里,把这句话彻底-翻译-了一遍:临时用电乱拉乱接、基坑监测数据缺失、劳保用品发放记录造假……这些问题就像-海因里希金字塔-的基座,300个小隐患、29个小事故,最终就会导致1起大事故!

这家公司被暂扣安全生产许可证60天,有人觉得处罚太轻。

但数据显示,全国被暂扣许可证的企业,72.3%在整改期间又暴露出更多问题。

天津的-黑名单-机制更狠,上了名单,信贷、投标、税费优惠等23个方面都受限,真正做到-一处失信、处处受限-!

更讽刺的是,事故发生地海棠街,正好是天津智能建造试点示范区!中建三局的示范工地都用上AI隐患识别系统了,天津诠悦还在纠结要不要买安全绳检测仪!这科技差距,就是中国建筑业转型的缩影。

数据显示,2023年用-BIM+智慧工地-的项目,事故率下降了41%,而传统管理模式的事故率却上升了9%!

-十四五-规划提出-统筹发展和安全-,住建系统三年修订了87项施工安全标准,是-十三五-期间的2.4倍!全国建筑工人实名制管理平台4.0也上线了,每个工人的培训记录、技能认证都能查到。

这些制度创新,就是要解决-人证不符--培训缺失-这些老问题!

我去天津诠悦公司看了看,墙上-安全重于泰山-的标语都褪色了,隔壁却在进行安全生产法培训,真是让人哭笑不得。

好在,在津南区住建委的督导下,公司开始建双重预防机制数字化平台,新项目也用上了智能安全帽定位系统。

我电脑上现在有两份文件:一份是天津诠悦的处罚决定书,一份是国务院的《关于全面推进城市更新行动的意见》。

这两份文件,让我明白:安全生产不是发展的绊脚石,而是衡量文明的标尺。

那些用生命换来的教训,最终会变成产业升级的动力!

免责声明:本文的时间、过程、图片,人物信息均来自于网络,文章旨在传播正能量,均无低俗等不良引导,请观众勿对号入座,并上升到人身攻击等方面。观众理性看待本事件,切勿留下主观臆断的恶意评论,互联网不是法外之地。本文如若真实性存在争议、事件版权或图片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作者,我们将予以删除!

来源:宇飞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