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加封关公三代

360影视 欧美动漫 2025-05-15 21:17 1

摘要:雍正三年(1725年),雍正帝追封关公曾祖为光昭公,祖为裕昌公,父为成忠公。造神碑供奉后殿。定于春秋二仲月上戊日致祭。另有《皇朝通志·卷四十一》载:雍正三年,敕封关帝三代公爵,定春秋祭,礼置五经博士以奉祀,事礼臣议请封关帝曾祖为光昭公,祖为裕昌公,父为成忠公,

雍正三年(1725年),雍正帝追封关公曾祖为光昭公,祖为裕昌公,父为成忠公。造神碑供奉后殿。定于春秋二仲月上戊日致祭。另有《皇朝通志·卷四十一》载:雍正三年,敕封关帝三代公爵,定春秋祭,礼置五经博士以奉祀,事礼臣议请封关帝曾祖为光昭公,祖为裕昌公,父为成忠公,牌位止书,追封爵号不著名氏于京师白马关帝庙后殿供奉。遣官告祭其山西解州,河南洛阳冢庙,并各省府州县择庙宇之大者,置主供奉后殿,春秋二次致祭从之。

咸丰帝

咸丰五年(1855年)咸丰帝加封关公“精诚绥靖”四字,并加封三代王爵。为曾祖光昭王,为祖裕昌王,为父成忠王。

而清朝各种传说故事中的主人公们现身说法,称自己科考得了关公的护佑,而且因为他们的社会地位较高,所以其言论在社会上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莘莘学子为了求取功名,也都纷纷加入了关公信仰的队伍之中,这种现象也一直延续到了现在。

关公文化作为种千百年来活跃于庙宇、道观、殿堂、坊间的文化形态,其实质乃是一种华夏民族共同持守的道德信仰文化,它具有丰富而多维的文化向度。于普通百姓而言,它是一种道德文化,给人们所树立的是忠义仁勇的楷模和道德尺度;于商家而言,它是一种商业文化,彰显的是一种诚信、守诺的契约精神;于军人来说,它是一种勇士文化,所弘扬的是一种忠于国家民族、不畏艰难、视死如归的英雄主义精神;于武林江湖人土而言,它是一种侠义文化,体现的是江湖义士的侠义精神;于宗教人士和广大信众而言,它则是一种宗教文化,融汇和包蕴着深刻的儒释道教的思想精华和义理;于国家民族而言,它是一种政治文化,它的传播有利于凝聚中华民族的向心力,促进和维系国家民族的团结和统一。

关公文化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核心理念是“忠、义、仁、勇”精神,其核心价值是伦理道德价值。它是华夏文明长期积淀而形成的一种民族内在精神。

来源:天有余而补不足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