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25年世界电信和信息社会日(WTISD)主题为“数字化转型中的性别平等”,旨在通过数字技术能力建设,推动社会包容性发展。2025年适逢国际电信联盟(ITU)成立160周年及《北京宣言》30周年纪念,全球聚焦数字化转型中的数字资源获取不均等问题。今年的主题凸
希望进入ICT领域的年轻女性都能够抱有终身学习的理念并坚持。
2025年世界电信和信息社会日(WTISD)主题为“数字化转型中的性别平等”,旨在通过数字技术能力建设,推动社会包容性发展。2025年适逢国际电信联盟(ITU)成立160周年及《北京宣言》30周年纪念,全球聚焦数字化转型中的数字资源获取不均等问题。今年的主题凸显了ICT在推动性别平等、促进社会公正方面的重要潜力。值517世界电信日之际,《通信产业报》全媒体推出【她们说:女性产业领袖谈】,特邀科技产业女性领导者,从政策、技术、商业、教育等多个维度,分享她们对今年世界电信日主题的理解和对行业发展的洞察。本期对话嘉宾为爱立信东北亚区副总裁吴立东。
“我觉得自己非常幸运,职业生涯基本上是在全世界最优秀的几家跨国科技公司度过的。比如爱立信,历史接近150年,进入中国也将近140年。在跨越一个半世纪的发展中,爱立信不断走向完善,积极构建包容的职场文化。我对技术所能带给女性的价值是感同身受的,实际上我也是爱立信坚持的性别平等的获益者、推动者”。
值2025年世界电信和信息社会日(WTISD)之际,爱立信东北亚区副总裁吴立东在接受《通信产业报》全媒体记者采访时,结合自身经历对“技术赋能平等”的理解做了上述表示。
技术赋能女性发展
国际电信联盟(ITU)数据显示,全球ICT行业女性从业者占比30%~35%,其中,技术核心岗位如开发、工程比例更低,约占20%~25%。这说明ICT行业的性别平等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在吴立东看来,阻碍女性平等获取数字资源的核心矛盾主要包括社会观念和教育不平等,全球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以及一些地区的职场对女性就业、薪酬、晋升还存在不同程度的歧视等。
“而5G、AI等技术能够帮助所有人更好地平等获取数字资源,从而使每个人获得平等的职业发展机会。”吴立东表示,随着5G覆盖范围的扩大,尤其可以帮助偏远和经济欠发达地区的人群获取到同样丰富、优质的数字资源,消除他们和发达数字社会之间的数字鸿沟。
此外,随着DeepSeek等AI工具的问世,AI的使用门槛显著降低,普通人都可以使用。5G与AI结合,进一步释放了AI的应用前景。5G和AI能够为女性提供平等的教育资源,帮助女性摆脱教育资源的地域限制等。在职场,5G和AI也能够帮助所有员工提升办公效率,同时也可以远程办公,为员工创造更灵活的办公方式,更好地平衡工作与生活。
值得一提的是,中国在推动性别平等的数字化转型中起到了积极作用。政策层面,中国对女性的发展一直是积极鼓励和支持的态度。《中国妇女发展纲要(2021 - 2030 年)》中明确提出,大力加强女性科技人才培养。探索建立多层次女性科技人才培养体系,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女性科技人才。
市场层面,中国在数字经济建设领域取得了显著成果。相关机构预测,到2025年,中国数字经济规模有望突破60万亿元,在GDP中的占比将超过50%。随着数字经济规模持续扩大,在现有良好发展基础上,中国在推进性别平等数字化转型的进程中,有望进一步发挥优势、走在世界前列。
在吴立东的求学和职业生涯中,她能明显看到从事ICT领域技术工作的女性始终占比较低。吴立东指出,实际上,女性在ICT领域有着独特优势。做事细致严谨,看待问题视角多元,面对困难时也更有韧性。
吴立东强调,如果女性想投身这个男性从业者较多的行业,首先是对自己要有信心,并从感兴趣的细分领域入手,逐步发挥自身特长,建立起丰富的知识体系,并能够将知识体系转化为行动力。同时,科技迭代是非常快的,吴立东希望进入ICT领域的年轻女性都能够抱有终身学习的理念并坚持。
爱立信推动女性数字包容
爱立信是专注于建立连接的通信企业,其技术为不同的性别提供了同样的信息获取,在知识获取上消除了数字鸿沟,为所有的女性提供了平等学习知识、获取技能的机会,并推动社会向更加包容、平等的方向发展。
据吴立东介绍,在推动数字包容的实践上,爱立信是针对所有员工的,强调性别平等,以及更平等的就业与职场晋升机会。爱立信积极构建包容的职场文化,人事决策均以专业能力和业绩表现为基准,并通过提供多样化的薪酬福利、良好的工作环境和人文关怀,以及丰富的职业发展机会来吸引和保留人才。爱立信旗帜鲜明地反对性别歧视,并严格遵守所在国法律法规。爱立信相信,营造一个让每个人都感到被尊重、被倾听、被重视的包容性工作环境非常重要,因为它能够推动个人和组织的绩效和创新,从而创造更大的商业价值。
在技能培训领域,爱立信始终积极发挥数字技术的社会价值。依托先进的网络连接技术,爱立信致力于打破知识获取壁垒,帮助更多人学习知识、提升技能,让每一个渴望成长的人都能抓住数字红利。为此,爱立信与联合国儿童基金会(UNICEF)和国际电信联盟(ITU)合作,致力于在2030年前实现全球每所学校接入互联网,为包括女性在内的所有孩子提供平等接触数字资源的机会。
同时,爱立信长期开设“携手同窗(Connect to Learn)”全球教育计划,开发并部署了一系列数字学习平台和内容,以此倡导技术应用在教育中的包容性和公平性。
在过去十年间,爱立信每年都参加国际信息通信年轻女性日(Girls in ICT Day)活动,持续致力于吸引和激励年轻女性将通信行业作为未来的职业发展方向。在中国,近年每逢国际信息通信年轻女性日,爱立信都会邀请打工子弟学校的女孩来参观爱立信中国的办公室与爱立信实验室,这些女孩同时也是“爱立信数码实验室”的小学员。通过这项公益活动,不仅点燃了这些女孩对通信科技的探索热情,更在心中播下职业理想的种子,培养了她们的自信心,帮助她们将通信或科技领域纳入未来人生发展规划,为追逐科技的人生梦想打开了一扇窗户。
在中国,爱立信还通过公益活动,尽己所能保证每一个孩子,无论家境贫富或性别差异,都能拥有平等的学习机会。2021年,爱立信在中国多座城市发起了“爱立信数码实验室”公益项目,该项目旨在帮助包括女孩在内的更多儿童跨越数字鸿沟,激发他们未来参与技术研究的兴趣。截至2024年中,爱立信数码实验室覆盖的学校和社区数量达到76个,授课总时长达1455小时,获益学生达3201人。
“从包容性技术”到“包容性社会”的跨越
吴立东建议,未来3年,推动性别平等的“破局点”可聚焦欠发达地区女性数字化技能的培训,以及女性对AI熟练使用,让更多的女性通过科技改变工作与生活。
在顶层设计方面,从国家到行业再到企业,谈到数字安全时,不仅将其作为一种资产予以保护,也要在数字资产的衡量中增加一项性别平等的标准,特别是要考虑其是否在客观上有阻碍女性获得同等数字权益的可能。
从创新手段来讲,伦理AI设计、女性参与技术标准制定、反歧视数字工具等都可以帮助实现“从包容性技术”到“包容性社会”的跨越。吴立东认为,随着5G、AI等技术的发展,原本一些具有危险性或者对体力要求较高的作业环境已经被自动化、智能化的工具所替代,这就为女性提供了新就业的可能,企业要及时转变观念,保障性别平等。例如,当今5G可以实现远程挖矿,不用下井,女性就完全可以坐在办公室操作设备。也就是说,技术本身就会不断降低女性就业的门槛,但关键在于人们,也包括女性本身,充分意识到这一点并积极调整以适应技术的进步。
此外,政企可以协作推进性别平等。政府可以制定和不断完善推动性别平等的法律法规、政策等,并倡导和建立性别平等的社会与舆论环境。同时,积极创造条件,引导企业建设高质量网络,降低网络使用门槛,重视教育、就业阶段的性别平等。例如,从ESG框架角度,政府可以从性别平等出发,对在性别平等上做出表率与贡献的企业予以表彰,对落实性别平等政策不力,或者存在违法违规行为的企业,予以督促整改等。
从普惠数字服务模式的角度,政府通过政策引导与资金支持,可以推动偏远地区数字基础设施的建立与完善。数据治理机制也是如此,例如,利用大数据洞察女性偏好,增进对女性用户需求的了解,从而开发更符合她们需求的产品和服务,在为女性消费者创造价值的同时,企业价值也得到了提升。
来源:通信产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