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北京当代·艺术博览会——凹凸」将于2025年5月22日至5月25日,在北京的全国农业展览馆举办。
北京当代·艺术博览会
凹凸
龙吟雅风 展位 A14
贵宾预览 | VIP Preview
2025年5月22日(周四) 13:00-19:00
2025年5月23日(周五) 11:00-18:00
公众开放 | Public Day
2025年5月24日 (周六) 11:00-18:00
2025年5月25日 (周日) 11:00-18:00
全国农业展览馆 11号馆
(北京市朝阳区东三环北路16号)
「北京当代·艺术博览会——凹凸」将于2025年5月22日至5月25日,在北京的全国农业展览馆举办。
本次艺博会以“凹凸”(CONCAVE - CONVEX)为主题,延续对当代艺术价值纵深性和差异性的探索。龙吟雅风艺术空间将呈
现唐华伟、张永胜、崔万田、岳雷、卢云、刘忆梦、杨帅7位艺术家的作品。
BEIJING DANGDAI ART FAIR
CONCAVE-CONVEX
唐华伟
TANG HUAWEI
01 作品欣赏
APPRECIATION OF WORKS
唐华伟的绘画语言来自于他将中国书法的文化传统创造性地融入到以西方文化为背景的油画语言中,使粘稠的油彩在画布上自由生成具有东方意味的视觉图像,是艺术家在西方文化的理性架构上的具有东方精神的感性表达,用另一种方式诠释书写性视觉语言的当代意义。
生机
布面油画
180cm×190cm
2025
生机
局部一
生机
局部二
生机
局部三
聚
布面油画
150cm×100cm
2025
聚
局部
气·2025-04-01
布面油画
80cm×60cm
2025
气·2025-04-01
局部
气·2025-04-02
布面油画
80cm×60cm
2025
气·2025-04-03
布面油画
60cm×80cm
2025
清凉界
布面油画
80cm×60cm
2025
清凉界
局部
我的线,虽然置于画布与厚厚的油彩之上,但是其精神内涵来源于书法艺术,运行起来又与中国功夫的运动规则相似:“心与意合,意与气合,气与力合”。追求:藏头护尾,棉里裹铁,力在其中;虚实相生,虚处有实,实处藏虚;首尾呼应,随势应变,一气呵成。[摘自作者创作随笔]
相
布面油画
150cm×120cm
2025
五月的烂漫
布面油画
150cm×100cm
2024
五月的烂漫
局部
华01
布面油画
60cm×80cm
2024
华01
局部
华02
布面油画
60cm×80cm
2024
所有绘画性的秘密都隐藏在日常的功课中,画布上的一呼一吸方能显现令人怦然心动的质地。[摘自作者创作随笔]
修道者
布面油画
150cm×120cm
2024
与传统用毛笔在纸上运行的线不同,我的线由于材料工具的转换:视觉感受是物质化的、入世的、可触摸的、粘稠的、厚重的,以及具有爆发式的撕裂感。[摘自作者创作随笔]
汉字系列·慈悲
布面丙烯
180cm×120cm
2024
汉字系列·慈悲
局部
汉字系列·無我
布面丙烯
180cm×120cm
2024
汉字系列·無我
局部
汉字系列·涅槃
布面丙烯
180cm×120cm
2024
汉字系列·涅槃
局部
02 艺术评论
ART REVIEW
唐华伟发展出了极其抽象的画法。动感的、浓稠的、看似杂乱无章的线条与背景融在一起,展开成一幅精巧的、像是在想象的空间上飞扬的图像。其画作的宽度与深度令观者迅速沉浸其中。他的作品由线团与类似波普艺术的浓烈色彩共同构成,展现了对于过去时代无法再次重现的、已然消失不见的天堂的反思。
——贝娅特·爱芬夏特(德国科布伦茨路德维希
博物馆馆长、策展人)
摘自《当代中国油画》
唐华伟的艺术并不是补充或延续已有的传统图像样式,其本身就是一种图像样式的原创,它虽然是世界物体的延伸,但并非是对自然物象以及外部世界的直接描述。这些图像讲的是内心,情感,艺术性和自我中心的真理。
——迪特·荣特(艺术批评家、策展人、
德国波恩国家艺术博物馆前馆长)
摘自《唐华伟与线性抽象》
他的绘画语言是由一个个有灵性的、流动的、类似液体的符号组成,这些符号再加上不错下一笔的连续性重复运动,构成了他新颖独创、卓尔不群的艺术品格。正因为这样,唐华伟作为游走在抽象与具象之间的艺术家,也因此在当代艺术领域拥有了自己的一席之地。
——亚历山德罗·里瓦(意大利米兰美术学院
美术史系教授、批评家)
摘自《唐华伟:打破风景,寻找“点金之石”》
一个好的艺术家必须找到化解油画颜料的方式,油画颜料本身不过是一种已经僵化的工业化生产的材料,只有精神可以化解之,以视觉建构或者造型塑造是容易的,但只有通过个体的精神,以个体的血液来化解颜料,使之活跃起来,使之充满灵性,才可能焕发出迷人的呼吸,这需要艺术家持久的琢磨颜料,甚至很多年孤独而持久的工作,如同诗人里尔克写到塞尚所言的“孤独而强大”,我们就看到中国艺术家唐华伟这么多年来也是以其“寂寞而坚韧”的气质,以自己独特的艺术语言,唤醒了自然的灵性。
——夏可君(哲学博士、策展人)
摘自《唐华伟的新绘画:书写自然的精神肖像》
唐华伟油画中的线条表现,追求的是重新激活并转换中国传统书写性文化范式的一种形式语言。全球化语境下,唐华伟仍一如既往地关注着精神生产的形式语言创新。他仍把绘画视为当代的一种日趋异质化的个人精神生产方式。唐华伟并不讳言自身所受益的中西合璧的传统精神资源,也惯常在中西方不同文明传统的线索中探寻颠覆和创新的逻辑关系。然而,唐华伟当下更重视的是打造一种具有自身精神文化主体性的形式语言贡献,并使之经得起中西方双重文化语境的检验。为此,他潜心于观想并体悟日常生活方方面面中的传统审美渊源,同时执着于观想并反思人性化的精神存在及其所传承、蕴含的传统基因和文脉。在唐华伟观想、体悟、反思及其不断循环往复的艺术实践中,他的油画语言形式日臻练达和圆融,显示出一个活在当下的中国艺术家刷新自身精神存在的无限可能。
——顾振清(独立策展人)
摘自《精神的观想:唐华伟的绘画》
……(唐华伟)在选择合适的方式去呈现生命的纷繁复杂之前,专注于精神的耕作,有意用单一的表现形式来表达他对精神纯粹性的追求。他通过绘画试图极力找寻事物中更为深刻的核心,从而挖掘出关联中被遗忘的本质。
——西尔维·萨玛尼
(法国作家、艺评家)
摘自《关联》
唐华伟选择的画种是舶来品,而不是传统水墨。但是,从他的自述中,从他的作品中,乃至从他行文的惯习中,却分明透露出传统的因子。这证明中国远古传统对这位年轻艺术家的创作产生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他常常从传统的思维中观察当下,又从当下的观察反思传统。这一双向思维正是构成他的艺术实践的奇妙基础,让他一直处在不无空灵的游移状态中,像基因四处漂浮那样,寻找着变异的可能。
——杨小彦(博士、策展人、批评家)
摘自《心迹笔痕无我诗——读唐华伟作品感怀》
03 关于艺术家
ABOUT ARTISTS
唐华伟
Tang Huawei
百万粉丝知识博主、“龙吟读画”主讲人、当代艺术家。1972年生于湖南。20世纪90年代追随油画界老前辈冯法祀先生学习油画,后转向当代艺术领域,涉及绘画、装置、影像。作品进入国内外多个美术馆及公共艺术机构。先后就读于中央美术学院、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院,工作、生活于北京。2021年开办“龙吟读画”短视频账号,由艺术实践者的体验与经验出发,倡导启发式的分享,以唤醒受众自身的艺术潜质,目前全网粉丝达一百四十万,受惠者甚众。
04 艺术家自述
ARTIST'S SELF-NARRATIVE
线与像
画面中纠结的线,
发着幽光。
这些微弱的光,和从未放下的好奇心,
牵引着我,在黑夜里,蹒跚而行。
深一脚浅一脚,
间或跌倒了又爬起来,
拍拍尘土,继续前行。
不经意间,
愈走愈远……
等我登上横亘在东西方文明的山丘,
回头张望:苍穹之下,
那些跌宕起伏的线,以及粗粝的油彩,
交织在一起,
原来,
就是我的自画像。
——唐华伟
05 画廊介绍·龙吟雅风
GALLERY INTRODUCTION-LYYF
龙吟雅风艺术空间于2003年在北京建立,集展览、市场推广、艺术策划和顾问咨询、收藏、出版、学术研究于一体,位于北京宋庄国际艺术区,展示空间达1000平方米。自成立以来,龙吟雅风既注重对中国现当代艺术史的梳理,也注重探索中国当代艺术的未来发展方向。空间的展览、书籍的出版等活动有针对成熟艺术家的项目,也有针对年轻艺术家的实验项目,并且2015年以来开展青年艺术家的挖掘与扶持计划。龙吟雅风出版的《当代油画》也是以专题研究为学术形态的大型油画系列丛书(2013年获国家新闻出版署优秀奖)。
来源:当代油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