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季报图解:营收2364亿,菜鸟拖后腿 员工减少7万人,将派息46亿美元,股价大跌7%

360影视 国产动漫 2025-05-15 21:55 2

摘要:阿里巴巴(美股代码:“BABA”,港股代号:9988 (港币柜台)及 89988(人民币柜台)) 今日发布财报。财报显示,阿里巴巴2025年第一季度营收为2364.54亿元,同比增长7%。归属于普通股股东的净利润为123.82亿元(17.06亿美元)。净利润为

雷递网 雷建平 5月15日

阿里巴巴(美股代码:“BABA”,港股代号:9988 (港币柜台)及 89988(人民币柜台)) 今日发布财报。财报显示,阿里巴巴2025年第一季度营收为2364.54亿元,同比增长7%。归属于普通股股东的净利润为123.82亿元(17.06亿美元)。净利润为119.73亿元(16.50亿美元)。

截至2025年3月31日,阿里的员工总数为124,320人,截至2024年12月31日为194,320人。仅仅一个季度,阿里就减少了7万人,员工数量的减少主要是由于高鑫零售的出售及终止合并所致,部分被新的招聘所抵销。

阿里集团CEO吴泳铭表示:“本季度和整个财年的业绩显示,我们的『用户为先、AI驱动』战略持续见效,核心业务增长继续加速。在AI需求的强劲推动下,云智能集团季度收入增长加速至18%,其中AI相关产品收入连续七个季度实现三位数增长。本季度,淘天集团客户管理收入同比增长12%,反映了对用户体验的投入和商业化举措持续见效。展望未来,我们将坚定聚焦核心业务,推动AI+云成为我们长期发展的新增长引擎。”

阿里巴巴集团首席财务官徐宏说:“本季度业绩强劲增长,集团整体收入同比增长7%,整体EBITA同比增长36%。我们对业务前景充满信心,将坚定加大投入核心业务,巩固业务优势。我们持续践行提升股东回报的承诺,2025财年我们已回购119亿美元股份,使到流通股净减少5.1%。同时董事会已批准派发年度和特别股息合共46亿美元。”

将派息46亿美元

截至2025年3月31日止季度,阿里巴巴以6亿美元的总价回购总计5,100万股普通股(相当于600万股美国存托股)。这些回购根据阿里的股份回购计划在美国市场进行。截至2025年3月31日止财年,我们以119亿美元的总价回购总计11.97亿股普通股(相当于1.5亿股美国存托股),使到普通股净减少9.95亿股,净减少比例为5.1%。

阿里巴巴董事会已批准向于香港时间及纽约时间2025年6月12日收市时登记在册的普通股持有人和美国存托股持有人分别派发总计每股普通股0.25美元或每股美国存托股2.00美元的两部分股息:

(i)2025财年年度定期现金股息,金额分别为每股普通股0.13125美元或每股美国存托股1.05美元,(ii)一次性特别现金股息作为处置某些业务和财务投资的收益的分配,金额分别为每股普通股0.11875美元或每股美国存托股0.95美元,两者均以美元支付。股息总额约为46亿美元。

截至本业绩公告日期,本公司并无于中央结算及交收系统或以其他方式持有任何库存股份。所有阿里公司回购以待注销之股份将不会收取截至2025年3月31日财年年度股息。

普通股持有人的支付日期预计为2025年7月3日或前后,而美国存托股持有人的支付日期预计为2025年7月10日或前后。

虽然财报看起来不错,不过阿里股价却大跌超过7%。

阿里Q1营收2364.54亿 同比增7%

阿里巴巴2025年第一季度营收为2364.54亿元(325.84亿美元),较上年同期的2218.74亿元增长7%。

菜鸟成唯一业绩下滑的子业务 拖累阿里财报

淘天集团2025年第一季度营收1013.69亿元(约139.7亿美元),较上年同期的932.16亿元增长9%;阿里国际数字商业集团2025年第一季度营收为335.79亿元(约46.27亿美元),较上年同期的274.48亿元增长22%。

阿里云2025年第一季度营收为301.27亿元(约41.52亿美元),较上年同期的255.95亿元增长18%,主要由更快的公共云业务收入增长所带动,其中包括 AI 相关产品采用量的提升;阿里大文娱2025年第一季度营收为55.54亿元(约7.65亿美元),相较2024年同期的49.45亿元增长12%,主要受阿里影业的电影及娱乐业务的收入增长所带动。

阿里本地生活集团2025年第一季度营收为161.34亿元(约22.23亿美元),较上年同期的146.28亿元增长10%。

菜鸟2025年第一季度营收为215.73亿元(29.73亿美元),相较2024年同期的245.57亿元下降12%,主要是由于菜鸟的电商业务承担部分物流平台职责而导致的国内物流服务收入下降所致。

阿里投资高鑫零售 浮亏近400亿港元

2025年2月,大润发母公司高鑫零售(股票代码:06808.HK)易主,德弘资本从阿里手中接下7,507,666,581股股份,占高鑫零售总股本的78.7%。

德弘资本已向阿里支付69亿港元,剩下的34.53亿港元(相当于第二次付款价格每股代售股份0.46港元),连同每股最高的利息0.2港元,将于协议第二次付款日期以现金支付。

2017年11月,阿里巴巴斥资约224亿港元(约28.8亿美元),直接和间接持有高鑫零售36.16%的股份。

2020年10月,高鑫零售再获阿里巴巴总对价36.07亿美元(约279.57亿港元)的增持,相当于每股1.05美元(约8.1港元)。

随着此次交易完成,阿里巴巴直接和间接共持有高鑫零售70.94%股份,成为控股股东,高鑫零售并入阿里巴巴报表。

这意味着,阿里前后总投资高达504亿港元。随着此次出售,阿里亏损了近400亿港元。

阿里元老吴泳铭出任阿里CEO以来,阿里持续聚焦核心业务,出售大量非核心业务资产,包括清仓B站股权,减持小鹏汽车股权。

2024年12月17日,阿里与雅戈尔集团达成交易,将所持全部银泰股权,以约74亿元向雅戈尔集团和银泰管理团队成员组成的买方财团出售。

当年,阿里巴巴创始人马云倡导新零售,2014年4月,阿里就以53.7亿港元对银泰商业进行战略投资。2017年,阿里巴巴联手银泰商业创始人沈国军177亿私有化银泰商业。

阿里巴巴就银泰出售的所得款项总额约为74 亿元(10 亿美元)。阿里巴巴预计因出售银泰而录得的亏损约为93 亿元(13 亿美元)。

随着出售高鑫零售和银泰商业,阿里业务进一步向核心电商业务靠拢。

阿里Q1成本1456亿 同比降2%

阿里2025年第一季度营收为1456.26亿元(约200亿美元),较上年同期的1481亿下降2%,占营收的比例为61.6%,上年同期占收入比例66.7%。

阿里Q1毛利908亿 毛利率提升5个百分点

阿里2025年第一季度毛利为908亿元,毛利率为38%,较上年同期的33%提升了5个百分点。

阿里Q1费用624亿 同比增6%

阿里2025年第一季度费用为624亿元,较上年同期的590亿元增长6%。

其中,阿里2025年第一季度产品开发费用为149.34亿元(20.58亿美元),占收入比例6.3%,2024年同期为140.85亿元,占收入比例6.3%。若不考虑股权激励费用的影响,产品开发费用占收入的比例将从截至2024年3月31日止三个月的5.4%增加至截至2025年3月31日止三个月的5.7%。

阿里2025年第一季度销售和市场费用361.79亿元(49.85亿美元),占收入比例15.3%,2024年同期为288.26亿元,占收入比例13.0%。

若不考虑股权激励费用的影响,销售和市场费用占收入比例将从截至2024年3月31日止三个月的12.7%增加至截至2025年3月31日止三个月的15.0%,主要是由于阿里对电商业务的投入增加所致。

阿里2025年第一季度一般及行政费用为103.31亿元(14.23亿美元),占收入比例4.4%,2024年同期为140.19亿元,占收入比例6.3%。若不考虑股权激励费用的影响,一般及行政费用占收入比例将从截至2024年3月31日止三个月的4.8%减少至截至2025年3月31日止三个月的4.0%。

阿里2025年第一季度股权激励费用为34.35亿元,上年同期为71.23亿元。

阿里Q1运营利润284.65亿 运营利润率12%

阿里2025年第一季度经营利润为284.65亿元(39.23亿美元),同比增长93%,主要是由于经调整EBITA的增加和非现金股权激励费用的减少所致。阿里未把非现金股权激励费用计入非公认会计准则财务指标。

阿里2025年第一季度经调整EBITA为326.16亿元(44.95亿美元),同比增长36%,主要归因于收入增长和运营效率提升,部分被对电商业务和技术的投入增加所抵销。

阿里2025年第一季度经调整EBITDA为417.83亿元(57.58亿美元),相较2024年同期的308亿元同比增长36%。

阿里Q1净利119.73亿

阿里2025年第一季度归属于普通股股东的净利润为123.82亿元(17.06亿美元)。净利润为119.73亿元(16.50亿美元),同比增长1203%,主要是由于所持有的股权投资按市值计价的变动、经营利润的增加以及权益法投资减值的减少所致,部分被处置子公司产生的损失所抵销。

截至2025年3月31日止季度,阿里非公认会计准则净利润为298.47亿元(41.13亿美元),相较2024年同期的244.18亿元增长22%。

阿里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275.20亿元(37.92亿美元),相较2024年同期的233.40亿元增长18%。自由现金流(一项非公认会计准则财务流动性指标)为37.43亿元(5.16亿美元),相较2024年同期的153.61亿元下降76%,主要归因于阿里的云基础设施支出增加,部分被经调整EBITDA的同比增长所抵销。

雷递由媒体人雷建平创办,若转载请写明来源。

来源:雷递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