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首届川渝红色研学教育课程体系研发与展示大赛颁奖活动在中共中央西南局历史陈列馆举行。本次大赛由共青团重庆市委、共青团四川省委联合川渝两地多部门共同主办,共有600余件作品参赛,最终评选出一等奖2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5项及优秀奖10项。
第1眼TV-华龙网讯(首席记者 陈美西)今(15)日,首届川渝红色研学教育课程体系研发与展示大赛颁奖活动在中共中央西南局历史陈列馆举行。本次大赛由共青团重庆市委、共青团四川省委联合川渝两地多部门共同主办,共有600余件作品参赛,最终评选出一等奖2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5项及优秀奖10项。
活动现场。共青团重庆市委供图
征集600余件作品
挖掘川渝红色教育资源
据了解,自2024年12月启动以来,大赛历经初赛、复赛、决赛三个阶段,吸引了川渝两地党政机关、学校、研学机构及个人踊跃参赛。在初赛阶段,参赛者通过在线提交课程方案,充分展示了川渝地区丰富的红色资源和创新的教育理念。复赛选拔出前30名选手,设计两日研学线路,进一步挖掘红色资源的教育价值。决赛则以现场讲解和答辩的形式展开。
大赛累计征集作品600余件,最终评选出一等奖2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5项、优秀奖10项,共20项获奖成果。其中,一等奖:重庆市团校、北碚区青少年活动中心的参赛作品《传承先烈红色基因青春助力乡村振兴》以红色文化核心,结合乡村资源和非遗体验,通过实地体验让红色精神绽放光芒;四川文化传媒职业学院的参赛作品《“汶川—都江堰中国精神双色基因谱系研究”研学方案》组织艺术类大学生们用红绿双色展现中国精神的风采,探索怎样形成“思想政治理论课+艺术类”的融合,走出一条具有川渝地域标识的研学路。
嘉宾为获奖作品颁奖。共青团重庆市委供图
活动现场,邓小平故里管理局、沂蒙革命纪念馆、遵义会议纪念馆、红岩革命历史博物馆等7家单位联合发起成立红色研学联盟,标志着红色研学教育跨区域合作进入新阶段。
同时,北碚区发布首批3条跨省红色研学线路,串联起中共中央西南局历史陈列馆、四川广安邓小平故里、贵州遵义会议会址等多个川渝黔三地红色教育基地。
现场成立红色研学联盟。共青团重庆市委供图
共推红色研学教育发展
当天下午举行的红色研学线路创新主题沙龙,是本次活动的亮点。来自重庆、四川、贵州、山东等地的革命教育基地代表、各省(市)级团委与研学机构代表齐聚北碚区党校,围绕本土红色基因解码、共产党精神谱系与红色思政课融合等四大核心议题展开深度研讨。
活动中,重庆市北碚文化旅游发展有限公司运营管理部部长何宣霖分享了北碚“百馆之城”建设经验,邓小平故里管理局教研部部长刘秀中和四川旅投特别代表董政华分别介绍了四川红色研学线路的相关情况。与会专家特别强调,要建立有效的产学研联动机制,搭建一座坚固的桥梁,在各方之间的合作与交流中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同推动红色研学教育的发展。
观众拍照记录现场。共青团重庆市委供图
共青团重庆市委相关负责人表示,作为第二届“川渝共青春”科技文化体育艺术系列活动的重要板块,本次大赛成果显著。下一步,川渝两地将推动优秀课程转化为市场化研学产品,丰富青少年实践教育模式,持续激活红色资源育人功能,为培育民族复兴时代新人筑牢思想根基。
来源:华龙网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