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5月13日上午,由东城区卫健委主办,区疾控中心承办、北京市和平里医院协办的东城区2025年全国第32个“防治碘缺乏病日”主场宣传活动在北京市和平里医院成功举办。今年的宣传主题是:“持续科学补碘,推动健康发展”。
5月13日上午,由东城区卫健委主办,区疾控中心承办、北京市和平里医院协办的东城区2025年全国第32个“防治碘缺乏病日”主场宣传活动在北京市和平里医院成功举办。今年的宣传主题是:“持续科学补碘,推动健康发展”。
东城区卫健委副主任贾宁,北京市疾控中心传染病地方病控制所副所长黎新宇、副主任医师李阳桦,北京协和医院主任医师李乃适、北京市妇产医院副主任医师郑薇出席活动;东城区发改委、区卫健委、区教委、区财政局、区市场监管局、区商务局、区青少年健康中心、区疾控中心、辖区16家医疗机构、11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0所中小学校校医参加活动。
首先,市、区两级疾控中心专业人员分别展示全市及东城区近年碘缺乏病监测结果,提出碘缺乏病防控面临的挑战和应对策略。
随后,北京协和医院主任医师 李乃适和北京市妇产医院副主任医师 郑薇分别讲授了《吹尽狂沙始到金--新中国碘缺乏病防治启示浅见》和《妊娠期碘营养》的主题培训讲座,带领与会者回顾了我国碘缺乏病防治的历史与成就,并就妊娠期碘营养做重点培训。
活动现场还设置了健康咨询台、宣传册发放处、宣传海报展览处等部分,通过多样的形式和丰富的内容传播普及碘缺乏病防治政策和防治知识。
本次活动的顺利举办,不仅提高了医务人员、社区保健人员、校医以及各相关委办局工作人员对碘缺乏病防控知识技能水平,也对进一步做好碘缺乏病防治工作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下一步,东城区将持续强化“政府主导,多部门协作,专业机构支持,社会广泛参与”的碘缺乏病防控机制,全面助力“健康东城”建设。
2025年“防治碘缺乏病日”
宣传核心信息
01
碘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是合成甲状腺激素的主要原料。甲状腺激素参与身体新陈代谢,维持机体的正常功能,促进人体生长发育。
02
采取普遍食盐加碘为主的综合防治措施对消除碘缺乏危害作用显著。监测数据显示,我国B超甲肿率从1997年的9.6%下降至2023年的1.6%;自2010年以来,我国处于持续消除碘缺乏病状态。
03
充足的碘营养对儿童智力发育至关重要。如果在胎儿期和婴幼儿期缺碘,会影响大脑正常发育,造成地方性克汀病、听力障碍、智力损伤等,因此妊娠期妇女和哺乳妇女需要及时补充足量的碘。
04
儿童和青少年处在生长发育关键时期,碘缺乏会对生长发育包括智力发育和体格发育造成损害,应保证充足的碘摄入。
05
成年人碘缺乏会导致甲状腺功能低下,容易疲劳、精神不集中、工作效率下降,因此成年人也要保证充足的碘摄入。
06
我国大部分地区外环境缺碘且很难改变,如果停止补碘,人体内储存的碘最多能维持3个月,以普遍食盐加碘为主的综合防治措施可以保护大多数人免受碘缺乏危害,是提高人口素质、利国利民的重要公共卫生举措。
07
根据居民碘摄入来源和食盐摄入量的变化,我国先后3次调整食用盐碘含量。目前,我国居民食用盐碘含量包括20 mg/kg、25 mg/kg和30 mg/kg,各地区应根据本地区人群实际碘营养水平选择食用盐碘含量。
08
在充分考虑碘缺乏地区居民每日膳食碘摄入量、食用盐碘含量和食盐摄入量的情况下,普遍食盐加碘在碘缺乏地区不会引起人群碘摄入过量。自2000年以来,我国碘缺乏病相关监测结果显示,人群碘营养总体处于适宜范围。
09
甲状腺疾病的成因复杂,与环境、遗传、免疫等多种因素相关。没有证据表明食用碘盐与甲状腺结节、甲状腺癌的发生相关。
10
我国存在少部分水源性高碘地区,在这类地区主要采取改水降碘、供应未加碘食盐的防控措施,以保障人群碘营养处于适宜状态。
来源:京津冀消息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