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合资品牌市场份额不断下滑,中国新能源市场的竞争节奏不断加快,并催动行业打响淘汰赛,合资品牌们到底该如何稳住脚跟、积极自救?对于这个问题,市场有声音认为在新能源和智能化的转型浪潮推动下,合资品牌转型已刻不容缓,需加速布局。
随着合资品牌市场份额不断下滑,中国新能源市场的竞争节奏不断加快,并催动行业打响淘汰赛,合资品牌们到底该如何稳住脚跟、积极自救?对于这个问题,市场有声音认为在新能源和智能化的转型浪潮推动下,合资品牌转型已刻不容缓,需加速布局。
也有声音认为市场竞争也是激烈和浮躁,越要沉下心来寻找突破的本质,不能一味求快。而北京现代,显然属于后者。
2025上海车展前夕,北京现代在上海举办了一场品牌战略沟通会。
北京现代正式发布了“在中国、为中国、向全球”的战略,并展示了北京现代在电动化、智能化领域的最新成果,首款纯电平台SUV ELEXIO也迎来了全球首秀。按照规划,新车预计今年三季度上市。
“不退出,能干好,能成功!”
如果说北京现代常务副总经理李双双总结的这三个词,是对外界各种质疑的回应;那么作为北京现代电动化转型战略的重磅之作,经过5年匠心打磨的ELEXIO,无疑是对北京现代回应市场质疑,深耕中国市场的最好注解!
破局
ELEXIO从“回归造车本质”开始
和德系以及日系在内多家合资车企一样,今年也是北京现代电动化战略从规划走进现实的元年,ELEXIO作为北京现代耗时5年打造的首款纯电平台SUV车型,正好赶上了合资新能源今年掀起的价值“反攻战”。从进度来说,北京现代的节奏并不慢。
面对白热化的市场竞争,相比于大部分合资车企沿用新势力的玩法,或者借助国内科技企业、合作伙伴或合资母公司集团的力量,北京现代在新能源领域的破局显得不疾不徐,更强调通过“慢造车”回归“造车本质”。
作为北京现代电动化战略转型的核心载体,ELEXIO就是北京现代在“慢造车”哲学理念之下,精耕细作出来的一款产品。
与目前市面上一些新能源车型为了炫技而科技,追求短期效益的思路不同,北京现代认为汽车的本质是要为用户真实的需求服务,为用户生命安全负责,而不是陷入参数内卷、流量狂欢、品质妥协的怪圈。
这就是为什么经过五年的研发打磨,ELEXIO对于产品价值的诠释,不单只体现在700公里续航里程、27分钟电池电量从30%-80%、高通SA8295P车机芯片,以及L2+级组合辅助驾驶功能等硬件及功能体验层面。
更体现在“Quality+”全球品控体系、单车超百万公里耐久测试,C-NCAP、C-IASI双优认证,还有E-GMP平台卓越的底盘系统、制动性能、深度降噪、精湛的驾乘调教技术带来的车身动态体验等具有长期主义的用车体验层面。
虽然ELEXIO还没有上市,但其背后的产品逻辑和破局思路已经无比清晰。
正如北京现代总经理吴益均所言,“汽车不是玩具,而是承载用户生命安全的工具”。如李双双所言,“北京现代不是一个网红品牌,不为博眼球、卷流量,喊口号,要做的是慢造车,要打造的是具有新质力的产品。”
通过从设计到科技、从三电到智能、从安全到质量等方面的产品表现,ELEXIO想要传递的是,北京现代在新能源领域的“慢造车”哲学,不是对时代趋势脱敏,也不是固步自封,而是围绕产品全生命周期,以短期的蛰伏和沉淀,换取长期的稳定和突围。
如果说新能源市场渗透率突破50%的这个过程,市场更致力于求速,那么在新能源市场渗透率从50%迈向70%,甚至是100%的过程中,这个阶段无疑将从“求速”转向“求质”。在这一阶段,强调长期效益的ELEXIO无疑也正当其时。
新车
北京现代从中国到世界
2024年,全球新能源乘用车首次突破1700万辆,中国市场就贡献了超1100万辆。如今,伴随着国内新能源产业的不断成熟,产业规模的不断壮大,中国新能源也迎来了出海的黄金时代。2024年,中国汽车出口量就达到了585.9万辆。
此次,北京现代发布的“在中国,为中国,向全球”的全新战略,这一战略进一步明确了其将以中国市场为起点,辐射全球市场的战略发展方向。
言下之意,北京现代将不再仅仅只是现代汽车在中国市场的承载,更是现代汽车的全球出口枢纽。
得益于现代汽车57年造车底蕴,全球前三的销量规模、氢能源等领域的技术支持,以及北汽集团在中国市场的本土供应链成本有时和研发经验,为了进一步推动全球技术与中国基因的融合,两大股东现代汽车集团、北汽集团已经共同向北京现代增资了80亿元。
此次增资,不仅是双方股东对北京现代从中国到全球的潜力认可,更是对“新合资时代”的战略背书。
为了进一步实现本土化重构,发挥中国市场的本土化优势,重塑北京现代在新合资时代的影响力和话语权,此前北京现代更是已经成立了中国战略事业部,提升了中国市场在全球决策链中的地位。
研发层面,北京现代还与宁德时代、博泰、毫末智行等本土技术巨头达成了合作。按照规划,未来四年北京现代每年都将推出2-3款新能源产品,覆盖纯电、混动、增程的多元化技术路线,实现稳健转型。
2024年,北京现代的出口量已经达到了5万辆,成为了北京现代增长的一大亮点。2025年北京现代计划出口量翻倍至10万辆。
2025年一季度,中国汽车实现出口量142万辆,同比增长7.3%,其中新能源乘用车出口41.9万辆,同比增长39.6%,已经成为汽车出口的主要增长引擎。
在这一趋势的推动下,专门为中国市场量身定制,但研发过程中也整合了现代汽车集团全球技术和品质标准的ELEXIO,无疑也将推动北京现代的转型以及“在中国,为中国,向全球”的战略无疑也将随之渐入佳境。
红点观察:
市场竞争越发激烈,在“唯快不破”的新能源竞赛中,北京现代以“慢造车”哲学,强调造车要回归本质和理性,敬畏汽车安全、坚守汽车品质。或许这样的路径和模式,很难快速为北京现代带来收获,但对长期主义的坚守,却能让北京现代在激烈的竞赛中走得更“稳健”。来源:汽车红孩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