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截至2025年3月31日止季度,阿里巴巴收入2364.54亿元,同比增长7%。经营利润284.65亿元,对比2024年同期,大幅增长93%;经调整EBITA同比增长36%至326.16亿元。
观点网 阿里巴巴确认找到了新增长引擎。
5月15日,当阿里巴巴发布2025财年四季度及全年业绩时,市场首先关注的是财年间阿里巴巴赚了多少。
截至2025年3月31日止季度,阿里巴巴收入2364.54亿元,同比增长7%。经营利润284.65亿元,对比2024年同期,大幅增长93%;经调整EBITA同比增长36%至326.16亿元。
截至2025年3月31日止财务年度,阿里巴巴收入9963.47亿元,同比增长6%。经营利润1409.05亿元,同比增长24%;经调整EBITA同比增长5%至人民币1730.65亿元。
放出财报后一小时,阿里巴巴董事会主席蔡崇信、首席执行官吴泳铭、集团首席财务官徐宏等管理层准时出席业绩会直播。
“本季度业绩强劲增长,集团整体收入同比增长7%。我们对业务前景充满信心,将坚定加大投入核心业务,巩固业务优势。”
谈话间,首席财务官徐宏不忘重点提及派息数据:“我们持续践行提升股东回报的承诺,2025财年已回购119亿美元股份,使到流通股净减少5.1%。同时,董事会已批准派发年度和特别股息合共46亿美元。”
46亿美元派息下的业务增长线
截至2025年3月31日止季度,阿里巴巴以6亿美元总价回购总计5100万股普通股,相当于600万股美国存托股,这些回购根据阿里的股份回购计划在美国市场进行。
“截至2025年3月31日止财年,我们以119亿美元的总价回购总计11.97亿股普通股,使到普通股净减少9.95亿股,净减少比例为5.1%。”
目前,阿里巴巴董事会已批准向普通股持有人和美国存托股持有人分别派发总计每股普通股0.25美元或每股美国存托股2.00美元的两部分股息,其中2025财年年度定期现金股息,金额分别为每股普通股0.13125美元或每股美国存托股1.05美元;一次性特别现金股息作为处置某些业务和财务投资的收益的分配,金额分别为每股普通股0.11875美元或每股美国存托股0.95美元。
46亿美元的股息总额,较上年同期多出整整6亿美元。
时间回到2023年12月,阿里巴巴彼时为“火拼”拼多多保卫股价,宣布派发总额约25亿美元的2023财年股息。这是该公司有史以来第三次、也是彼时最大金额的一次分红。
自此开始,阿里巴巴为增强投资者信心不断加码,2024年派息金额涨至40亿美元,如今又达到46亿美元。
这或许是阿里巴巴企业内部变革的又一次直观体现。
回到这家企业宣布派息25亿美元的前一个月,新官上任的吴泳铭抛出“时代在变,阿里必须变”的slogan。
首次作为CEO参加业绩电话会时,他又具体阐释了阿里巴巴新发展阶段的战略优先级方向,包括技术驱动的互联网平台业务,全球化的商业网络,以及AI驱动的科技业务。
变革方向落地,吴泳铭给出了一份与战略紧密结合的业绩答卷。
“我们正以更快的执行力和更高的精准度,把握AI时代带来的重大机遇。”当前阿里巴巴基本形成了AI+云、电商、其他互联网平台业务的发展阵形,2025年一季度阿里云智能集团营收达到301.27亿元,同比增长18%。
“目前全球AI供应链存在一些不确定性,但我们看到客户对于云和AI的需求在持续增长,这是未来10-20年的历史性机会,不会因为短期供应链的波动而变化。”
业绩会上,吴泳铭还分享了AI领域的两大最新趋势,即大中型企业AI应用开始从内部系统向用户侧场景渗透;以及使用AI产品的客户已经从大中型企业延展到大量中小企业。
“除了比较快使用AI产品的互联网、智能汽车、金融、在线教育外,很多传统行业如养殖业、传统制造业等,也在积极探索AI应用。”
事实上,阿里巴巴对于AI的探索已经衍生至集团的大部分业务之中。
以阿里国际站为例,推出了覆盖外贸全流程的AIAgent,以及全球首个B2B领域的AI搜索引擎Accio,目前海外企业用户约合达到100万。
剥离非核心业务亏损
在吴泳铭的计划中,未来三年阿里巴巴将围绕AI这个战略核心,在AI基础设施、基础模型平台及AI原生应用、现有业务的AI转型等三方面加大投入,将斥资超3800亿元用于建设云和AI硬件基础设施,总额超过去十年的总和。
但不断强调加码AI业务之外,近年阿里也同步收缩调整了旗下部分业务。
2023年-2024年间,陆续减持了快狗打车、B站、陌陌、网易云音乐等亏损非核心业务,另还折价出售了银泰百货、大润发母公司高鑫零售等业务。
此前于2017年及2020年,阿里巴巴前后合计斥资约64亿美元(503亿港元)持有高鑫零售70.94%的股份。而在2025年高鑫零售易主时,德弘资本从阿里手中接下股份的交易价格仅69亿港元,剩下34.53亿港元还需另找时间交付。
银泰百货出售价亏损稍少一些,对比2014年-2017年阿里巴巴以53.7亿港元投资加177亿港元私有化价格,就银泰出售所得款项总额约为人民币74亿元,计算下来亏损约合人民币90亿元。
值得注意的是,高鑫零售还影响了阿里巴巴2025财年的分布收入数据,所有其他分部收入约合2062.69亿元,相较2024财年增长7%,主要是由于盒马和阿里健康的收入增加所致,而部分被高鑫零售于2025年2月的出售及终止合并而导致的收入下降所抵销。
因出售非核心业务所致亏损并未造成阿里巴巴财报的巨大负面影响,实际“拖累”业绩的分部业务,是2025年3月撤回上市申请的菜鸟。
对比淘天集团2025年第一季度营收增长9%、阿里国际数字商业集团增长22%、阿里大文娱2025年第一季度营收增长12%的成绩,菜鸟2025年第一季度营收约合215.73亿元,较2024年同期下降12%。
“一季度营收下降由于菜鸟的电商业务承担部分物流平台职责而导致的国内物流服务收入下降所致。”此外,菜鸟集团在2025财年的经调整EBITA为人民币3.02亿元,相较2024财年的人民币大幅下降78%。
阿里巴巴解释称,菜鸟的营收波动反映了电商业务进一步整合物流服务的结果,但事实上这与菜鸟在跨境物流履约解决方案的利润下降息息相关。
正如市场猜测所言,短期内阿里巴巴或将持续应对菜鸟营收数据下滑、业绩不佳的压力,还要源源不断为菜鸟的业务运营提供资金支持。
仅从数据来看,担任阿里巴巴长期增长的业务重任已不在菜鸟肩头。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与数据由观点根据公开信息整理,不构成投资建议,使用前请核实。
来源:观点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