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海计划】从非洲到中东欧:“一带一路” 医疗基建市场全地图,哪些国家正在爆发?

360影视 欧美动漫 2025-05-16 01:15 1

摘要:随着“一带一路”倡议在沿线国家落地实施,中国医疗卫生服务与基础设施建设将成为我国对外投资合作的重点领域之一。未来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深入推进,我国与沿线国家医疗基础设施建设的合作将迎来更多机遇。

广告

随着“一带一路”倡议在沿线国家落地实施,中国医疗卫生服务与基础设施建设将成为我国对外投资合作的重点领域之一。未来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深入推进,我国与沿线国家医疗基础设施建设的合作将迎来更多机遇。

根据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发布的《“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基础设施投资发展研究报告》,目前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在交通运输、通信、电力、市政、农业等基础设施方面合作不断深入,投资规模不断扩大。我国企业将利用自身资金和技术优势,在相关国家建设医疗基础设施,改善当地医疗条件,实践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服务使命和目标。

在“一带一路”倡议下,加强中国与其他国家的合作,共同推动医疗基础设施建设,使中国对外医疗建设日益增加。由于各国所处地理位置的发展水平和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差异较大,也面临着医疗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医疗技术和水平落后、医疗卫生条件落后等问题,所以“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医疗基础设施建设是各国未来经济、社会和文化发展的新增长点。

非洲市场

北非区域

北非包括摩洛哥、埃尔及利亚、突尼斯、埃及等国家。北非的医疗基础设施市场是全球医疗基础设施市场中增长最快的区域之一,根据惠誉解决方案(Fitch Solutions)的报告,2020年中东和北非的医疗卫生保健市场规模为1829亿美元,2023年将以13.6%的复合年增长率(CAGR)扩大至2611亿美元;2020年北非的医疗卫生保健市场规模为305亿美元,2023年北非的CAGR将为8.7%。

2015-2028年中东和北非地区医疗卫生支出预测

(资料来源:2020年北非健康市场展望,WHO,惠誉解决方案)

摩洛哥医疗卫生数据统计

(资料来源:2020年北非健康市场展望,Knoema)

突尼斯医疗卫生数据统计

埃及医疗卫生数据统计

东非区域

东非是非洲最具潜力的市场之一,包括肯尼亚、坦桑尼亚、埃塞俄比亚等国家,均有着巨大的增长和投资潜力。预计在2023-2033年间,东非的医疗保健市场规模将由目前的80亿美元翻倍至150亿美元。与此同时,医疗器械市场将以每年10%的速度增长。

肯尼亚医疗卫生数据统计

(资料来源:2023年东非健康市场展望)

坦桑尼亚医疗卫生数据统计

埃塞俄比亚医疗卫生数据统计

中西非区域

中西非包括科特迪瓦、尼日利亚、喀麦隆等国家,是非洲最落后的区域,也是医疗资源最少的区域。在西非,医疗基础设施建设支出占GDP 的比例较低,主要是由于该区域经济发展落后,缺少足够的医疗卫生专业人才,卫生条件差。但在过去十年中,西非的医疗基础设施建设支出保持了稳定增长,中国、法国、日本等国家持续对公共卫生设施提供援助,为西非的医疗基础设施建设支出提供了动力。

科特迪瓦中西部的博齐农村卫生中心

2019-2021年尼日利亚医疗设备市场情况

南非区域

南非的公共卫生系统服务的人群约占该国总人口的85%,相关费用占国家资助的医疗保健总支出的48%[约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9%];而私营医疗保健系统服务的是15%能负担得起医疗保险的人群。南非正在通过拟议的全民健康保险计划(NHI),向全民医疗保健迈进。通过NHI,政府可能会成为卫生产品和服务的主要采购者,并投资公共医疗保健系统,以改善基础设施。南非的医疗保健市场十分复杂和分散,所有医疗保健相关产品必须在南非健康产品监管局(SAHPRA)注册并进行评估,且只有居住在南非的授权代表才能够申请注册。而且进入市场通常还需要指定一个信誉良好、经验丰富的经销商。

南非医疗设备市场规模

公共部门是保健设备和用品的最大购买者,特别是初级保健设备和用品。公共部门将采购权下放给各省,由各省发布招标公告,但国家卫生部也发布全国供应的招标。目前,先进技术和设备集中在私营部门。四大医院集团占主导地位。此外,还有一些独立的私立医院。美国在南非的医疗市场中一直居于主导地位,其他主要供应商来自欧盟(德国、法国、瑞士等)和亚洲(中国、印度、韩国和日本)。

耗材市场价值估计为2.4亿美元,有一些本地制造业,但90%以上是进口的,主要的供应商是美国、中国、印度和墨西哥。诊断成像设备市场价值约1.92亿美元,德国和美国(各占20%)是该市场的主要供应商,其他参与者包括日本、中国、荷兰和英国。尽管这个市场不发达,但公共部门对磁共振成像、PET 扫描仪、放射治疗产品和其他诊断成像产品的需求很大。骨科和假肢市场价值为1.64亿美元,该市场几乎所有产品都源于进口,主要来自美国(40%)和瑞士。高端手术市场非常小,主要来自美国和德国(各占30),较小的供应商来自瑞士和中国。

市场总结

非洲是中国对外医疗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区域,非洲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医疗水平普遍低于中国,但对医疗基础设施的需求在不断提高。在医疗方面,中国公司、中国技术、中国产品在非洲有很大优势,也得到了非洲国家的一致认可,中国派遣了大量的医疗队,同时也带去了中国医疗的基本理念和药品,中国在非洲援助了100多个医院,产生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但非洲市场仍然存在相关问题。

1 政治风险较高

非洲很多国家政局不稳,部分政府为维护政权稳定或反对外来干预而采取严厉措施。例如,津巴布韦、埃及、尼日利亚、阿尔及利亚等国发生内战并导致政府更迭等。这些政治风险,增加了中国对非洲医疗基础设施建设执行过程中的不确定性。

2 债务风险较大

非洲国家债务风险已成当前国际社会关注的热点话题。随着时间的推移,债务规模仍在不断增加,对国家的发展和稳定构成了严重威胁。非洲国家的经济主要依赖天然资源的开采和出口,经济的单一性,更增加了国家债务风险。

3 基础设施弱,资金少

由于大多数非洲国家的政府收入有限,其医疗基础设施建设很难获得足够的资金。医院主要通过私人资金建设,许多医院由私营企业和外国投资机构共同出资建设,但这些私营企业和外国投资机构多存在资金不足等问题。

4 人员和运营问题较为突出

因医疗设备、药品和物资的维护、存储和分发需要大量人力资源,因此医院需要训练有素、经验丰富的医疗团队来开展运营工作。后期建设的很多医院均因缺少对应的医生、护士等人员而造成建设浪费。

东南亚市场

目前,东南亚市场驱动力强,各国在医疗方面都处于快速增长期,较发达地区主要运用本国政府自己的医疗资源,但老挝、缅甸、柬埔寨等地区主要通过国际援助和双边合作,如中国国际医药卫生有限公司在当地承接的纳茂人民医院升级改造项目、援缅甸杜庆芝妇产医院改扩建项目,都起到了良好的社会效应华为在泰国诗里拉吉5G智慧医院提供了中国思路;由中国中元国际工程有限公司设计的玛霍索医院成了当地一张漂亮的中国名片。中国在东南亚市场的潜力是巨大,也是增长最迅速的。

印度尼西亚是“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中人口数量最多的国家,其医疗基础设施建设需求也较为突出,但由于医疗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不足,导致该国整体的医疗卫生水平仍比较低,改善其医疗基础设施建设现状迫在眉睫。

印度尼西亚医疗设备市场规模

泰国的医疗卫生行业基础设施建设的发展,主要通过政府对医疗卫生行业的投入和政策支持来实现。政府通过向私人资本开放医院和公共卫生机构等措施,吸引外国资本参与医疗卫生行业投资,为泰国医疗卫生行业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柬埔寨医疗基础设施建设的缓慢,导致医疗资源短缺的问题十分突出。目前,柬埔寨政府正致力于改善该国的医疗保健体系,以满足国民对医疗服务的需求。在这个过程中,建设更多的医疗基础设施是该国最紧迫的任务,特别是偏远和贫困地区,是柬埔寨政府和国际社会共同关注和努力的方向。

点击查看:【德品医疗股份】为中国医院打造更智慧的护理系统整体解决方案

广告

南亚市场

南亚各个国家总体上跟中国关系非常友好,其中印度又是最大的医药生产国。在南亚国家中,与巴基斯坦、尼泊尔、孟加拉国、斯里兰卡有援助的医院超过二十家,在当地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医疗卫生设施的短缺和落后是孟加拉国医疗保健系统的一个严重问题,也是许多孟加拉人一直面临的问题。尽管政府一直致力于提高医疗基础设施,但在此领域仍面临诸多挑战。为了改善这一现状,政府、私人部门和国际组织合作提供培训和教育项目。随着孟加拉国经济的持续增长和人民健康意识的提高,未来医疗卫生市场的需求将进一步扩大。

斯里兰卡政府的医疗保健系统依赖于国际援助。然而,该系统也受到其国内社会经济的制约,包括公共债务和私人债务之间的不平衡。虽然在国际上得到了较多的援助,但这并没有改变该系统面临的挑战。在此背景下,斯里兰卡政府仍需要考虑如何在其医疗保健系统中投资。

巴基斯坦在医疗保健领域的投资空间非常巨大,在此市场上有很多优秀的企业可以提供丰富的医疗卫生服务。尽管政府正在采取措施增加中低收入家庭的收入水平,但目前还没有足够的医疗服务提供给中低收入家庭。国内需求缺口较为突出,而且具有很强的增长潜力。虽然巴基斯坦目前的医疗保健系统非常不完善,但从长远来看,它仍然是一个很大的潜力市场。

中东市场

中东国家医疗设施发展较好,但是距离发达国家还有距离,阿拉伯联合酋长国、巴林、卡塔尔等国医疗水平较高,但是也门伊拉克等国还较为落后。随着中国与中东的关系越来越好,越来越多的企业将参与到医疗基础设施建设中。但该区域的医疗项目多为国际投标项目,援助项目相对较少。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中,沙特在医疗卫生行业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拥有巨大需求。虽然沙特阿拉伯拥有丰富的石油资源、强大的石油工业以及众多的高科技企业,但是沙特人均医疗卫生投入较低,随着沙特医疗卫生体系的不断完善,将会加大对医疗卫生行业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投入力度。

阿联酋作为一个迅速发展的国家,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一直致力于提高医疗体系。在过去的几十年中,医疗体系已经得到很大的改善,为进一步加强医疗基础设施水平,阿联酋还在不断努力吸引更多的国际医疗机构和专业人才来该国投资和工作。因此,阿联酋的医疗基础设施建设市场是一个非常有前景的市场,未来将继续保持增长趋势。

伊拉克医疗保健行业面临众多复杂的挑战。改善医疗基础设施的最大障碍之一就是该国经济形势持续的不稳定,这也使得合格的医务人员难以被吸引和留住,新医疗设施和设备的资金难以获得。完善伊拉克的医疗基础设施建设是一项复杂且具有挑战性的任务。灾后重建医疗卫生设施是未来发展的一个重点方向,基于满足患者需求和协同开发为原则,伊拉克可在建立可持续及强健的医疗保健系统方面取得重大突破。

拉美市场

拉美市场医疗设施发展属于中等水平,有一定的医疗基础,但是受到拉美国家经济陷阱的原因,这些年来没有得到较好的发展,但当地医疗卫生市场相对比较规范,相应的法律、融资及配套设施比较成熟。中国企业在当地成熟的环境下参与了很多投资项目。从投资地区分布来看,拉美地区医疗基础设施投资占全球总投资的比重为15.7%,远高于其他地区。

1 医疗基础设施建设发展困难

首先,拉美国家的收入不平等、医疗资源分布不均,一些地区的医疗服务非常有限,而另一些地区则面临着医疗服务供应过剩的情况。其次,拉美地区的医疗基础设施建设还面临着可持续性的挑战。由于预算限制和投资不足,许多医疗设施在维护和更新方面存在困难,这导致了医疗基础设施老化和功能失调的情况。最后,医疗基础设施建设还受到政治和经济环境的影响,政治和经济的动荡导致了医疗基础设施建设的滞后和不确定性,许多拉美国家在制定政策和规划方面缺乏跨部门和跨领域的协调和整合,这也限制了医疗基础设施建设的发展。

2 成熟的PPP运营模式

拉美地区的PPP模式促进公共和私营医疗资源的协调和共享,提高医疗服务的质量和效率,同时也为私人医疗机构提供更多的市场机会和经济回报。更具体地说,PPP模式在拉美国家医疗行业中的应用主要是通过政府与私人医疗机构之间的合作来实现的。通过这些合作,政府可以利用私人医疗机构的资源和技术优势来提高医疗服务的质量和效率,同时也可以避免自身的财政负担。拉美地区在政治、经济和社会文化方面与中国都有着一定的相似之处,对中国企业来说,拉美市场是一片“蓝海”。

中东欧及中亚市场

中东欧区域

中东欧是连接欧亚大陆的门户,与我国有着较高的经贸合作契合度。在医药健康领域,我国与中东欧国家合作潜力巨大,中东欧国家医药工业基础较好,在生物医药、慢性病用药、牙科、手术设备、矫形仪器、美容等产品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一些优质的中国企业和品牌,如国药、迈瑞医疗、海尔生物医疗等高端医疗设备生产商和集成商也已成功进入中东欧市场,助力提升当地医疗服务的可行性。双方医药健康产业深度合作大有前途。

塞尔维亚是中国在中东欧重要的合作伙伴,其医疗卫生基础设施仍存在许多问题。塞尔维亚大多数医院都是在20世纪80年代以前建设的,过去40年中医疗基础设施领域存在很大的缺口。塞尔维亚政府将利用资金在全国兴建4个国家级医疗中心,对地方医院和专科医院进行改扩建和设备更新。疫情期间,塞政府从中国企业中获得了先进的疫情防控经验,采购了大量的医疗设备、药品、疫苗、防疫物资,在欧洲是疫情防控工作做得较好的国家之一。

罗马尼亚作为欧盟成员国之一,其在医疗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投资随着欧盟医疗基础设施倡议的推出而增长。预计到2030年,罗马尼亚医疗基础设施支出将达到146.8亿美元,较2020年增长40%。其中,罗马尼亚政府将通过投资支持医院、医疗中心和公共卫生中心建设,加强公共卫生系统,增加医生和护士的数量,为所有人提供高质量的基本医疗服务。预计到2030年,罗马尼亚在医疗基础设施方面的投资将达到200亿美元,占其GDP的4%。

近年来,中国与中东欧国家在医药领域的务实合作不断深入。例如2015年黑山议会通过法律赋予中医治疗作为替代性医疗的合法地位,“中国—黑山中医药中心”在黑山首都波德戈里察揭牌,中国国际医药卫生有限公司作为总承包商实施的波黑多博伊医院即将竣工,匈牙利、立陶宛、捷克等国家在中国医疗合作方面已经建立了良好的基础,等等。医药领域合作已成为中国—中东欧合作的一张亮丽名片。

中亚区域

中亚是世界上位于里海西部、中国和蒙古东部、俄罗斯北部和阿富汗南部之间的地区。中亚地区的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土库曼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都是前苏联成员国,其医疗结构均继承了前苏联的医疗体系。在20世纪90年代之前,苏联控制着所有地区的整个医疗体系,使其保持统一,如今,这些服务大多已经过时30多年,有很多需要改进的地方。

在“一带一路”建设过程中,中国与中东欧及中亚国家的合作具有良好基础,为双方加强务实合作创造了条件。中东欧及中亚市场原有的医疗水平较高,但随着苏联解体和东欧剧变,近些年来医疗水平一直没有得到有效的提升。中东欧及中亚国家对中国医疗卫生的产品和理念有一个认识和熟悉的过程。虽然近年来中国在这些地区的直接投资发展迅猛,但医疗基础设施建设仍然是双方合作的短板,尤其是医疗卫生领域的合作尚处于起步阶段,相关医疗基础设施建设还存在一定挑战。这些国家虽然有较好的医疗卫生条件,但仍未达到发达国家的水平。

其他市场

从相关国家的医疗基础设施建设需求看,伊朗、俄罗斯、白俄罗斯、缅甸和委内瑞拉等国家在医疗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拥有丰富的经验,是“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中最具代表性的国家。但这些国家在医疗基础设施建设方面也存在不足,主要体现在:一是医疗基础设施建设成本较高,导致相关国家的普通民众难以承受;二是在医疗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经验和技术相对匮乏,导致相关国家的医疗基础设施建设水平相对较低。为了解决以上不足之处,相关国家仍需进一步加强医疗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工作。

本文节选自《中国对外医疗基础设施建设成果报告》

出海联盟

医院建设国际市场正释放着巨大潜力,而中国医院建设产业历经数十年沉淀,已形成涵盖规划设计、工程建造、医疗专项、智能运维等全链条的产业闭环,在技术实力、服务品质以及项目经验等方面,具备征战国际市场的核心竞争力。此刻,正是扬帆出海、共赴蓝海的黄金时机。

筑医台诚邀行业同仁,共组“中国医院建设产业出海联盟”,资源共享、携手破局,一同抢占全球医疗基建蓝海!

联系人:温海兵

广告

CHCC2025报名火热进行中

/预订展位/

/ 参会报名/

/参观报名/

免费领门票

加入医建同行社群

请备注姓名+行业

筑医台融媒体 · 传播矩阵

来源:筑医台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