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动动手指下单、鞋衣上门取送、价格低于传统干洗店……近日,打着“懒人福音”的“直播洗衣”服务悄然流行。在抖音、快手等短视频平台上,“59.9元任洗5件”“免费上门取送”等极具吸引力的广告词频繁出现,主播身后滚动播放的洗衣工厂画面,让不少市民心动下单。
杰清制图
动动手指下单、鞋衣上门取送、价格低于传统干洗店……近日,打着“懒人福音”的“直播洗衣”服务悄然流行。在抖音、快手等短视频平台上,“59.9元任洗5件”“免费上门取送”等极具吸引力的广告词频繁出现,主播身后滚动播放的洗衣工厂画面,让不少市民心动下单。
记者体验发现,看似省心的“线上洗护”背后,却存在“本地门店”虚拟注册、洗护流程不透明等现象。社交平台上,也有不少消费者遇到衣服破损、丢件等问题,当“低价便利”撞上“维权困境”,应该如何避坑?
顾客:
去门店查看衣物 发现“查无此店”
在鼓楼区软件园工作的白领陈女士,上个月在某直播间下单了洗衣服务,“系统显示附近就有门店,想着取送方便就下单了”。然而,当她想前往门店查看衣物清洗进度时,却发现地图上并未有相关门店信息。联系客服后才得知,所谓的“本地门店”只是虚拟注册,实际衣物会被系统自动分配到随机地点的洗衣工厂清洗。
“感觉自己被欺骗了,完全不知道衣服到底在哪里洗、怎么洗的。”陈女士无奈表示,好在衣物没有受损,但也不敢再次下单了。
记者随机在多个店铺咨询“直播洗衣”服务,发现类似情况并非个例。在某店家标注的“福州门店”页面,记者提出线下自提需求时,客服明确表示:“都是上门取送,实际清洗点由系统随机分配,衣物不一定会在同城清洗。”当追问导航显示的实体门店是否真实存在,对方坦言:“线上洗衣都采用虚拟地址注册,地图标注只是为了方便客户预约。”
此外,记者询问衣物清洗的具体流程、是否有监控记录等问题时,得到的回答大多含糊其词,有的说“我们有专业设备清洗”,还有的说“团队经验丰富,会严格把控每一个环节”,对衣物清洗流程是否有监控记录等问题却避而不谈。
数据:
黑猫投诉超1700条 涉衣损、丢件等
“直播洗衣”作为“懒人经济”下的新兴服务,本应为消费者带来便利,但如今却因行业规范缺失、监管不到位,让这一便民服务变了味。在小红书、黑猫投诉等平台上,关于“直播洗衣”的负面反馈不断涌现。
记者统计发现,仅黑猫投诉平台上,与“直播洗衣”相关的投诉就超1700条,涉及衣物损坏、丢件、错送等问题。在投诉信息中,消费者在维权时往往面临举证困难、商家拖延处理等难题,有的甚至遭遇客服“失联”,投诉无门。更有消费者反映,即便提供了衣物购买凭证,商家也以“未选择保价服务”为由,拒绝全额赔偿。
律师:
与客服聊天记录 可做维权重要证据
下单“直播洗衣”服务时,如何有效维权和规避风险呢?福建律师海都公益团福建建达律师事务所李洋律师表示,消费者在采购此类服务时,应仔细阅读商品详情页中的服务细则,充分了解服务的具体内容。
“消费者可通过线上聊天与客服确认自己关注的事项,获取商家关于服务细节的明确承诺,这些聊天记录在日后维权时可作为重要证据。还要注意留存相关视频证据,用以证明衣物在洗涤前后的状态。”此外,李洋律师还表示,若出现需维权情况,消费者首先应通过线上平台与商家沟通协调解决问题。若平台无法解决,消费者可联系消费者协会或市场监管部门介入处理。
那么,直播洗衣中线下门店为虚拟注册,这是否侵犯了消费者的权益?李洋表示,消费者有权了解服务提供者的实际经营情况,线下门店为虚拟注册确实侵犯消费者的知情权,对于平台而言,平台负有监管商家信息真实性的义务。若平台发现商家发布虚假信息,应根据平台规则使用商家保证金进行赔付,并禁止其继续发布虚假信息。
编辑:郭寿权
来源:海峡都市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