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今年5月12日是第17个全国防灾减灾日,5月12日至18日为防灾减灾宣传周,主题是“人人讲安全、个个会应急——排查身边灾害隐患”。为做好防灾减灾宣传教育工作,切实提升师生的安全防护意识和自护自救能力,我校开展了防灾减灾安全教育系列活动。
今年5月12日是第17个全国防灾减灾日,5月12日至18日为防灾减灾宣传周,主题是“人人讲安全、个个会应急——排查身边灾害隐患”。为做好防灾减灾宣传教育工作,切实提升师生的安全防护意识和自护自救能力,我校开展了防灾减灾安全教育系列活动。
主题升旗:敲响安全警钟
在本周一的升旗仪式上,五星红旗在雄壮的国歌声中冉冉升起,朝阳为飘扬的旗帜镀上庄严的金辉。七八班学生代表丁可萱以《远离灾害,安全成长》为题,用沉缓而坚定的声音回溯2008年汶川地震,这场穿越十七年的对话,让防灾减灾的信念随着晨风深深渗入每个人的心灵。同时作为中学生,从课间活动、食品卫生、防溺水等方面提出具体安全建议。学生发展中心马素贞主任再次强调,师生要认真学习防灾知识,掌握应急避险技能;积极参与应急演练,提高自救互救能力;主动排查身边隐患,发现危险及时报告。马主任的发言,让防灾减灾意识深深扎根在全体师生心中,为筑牢校园安全防线奠定了坚实基础。
主题班会:深入学习安全知识
当日,各班班主任积极组织开展防灾减灾主题班会,老师们通过播放生动的科普视频,让同学们直观了解各类灾害的形成原理和破坏力;讲述真实的救援案例,展现灾害来临时生命的脆弱与顽强;组织小组讨论,鼓励同学们分享自己知道的防灾小妙招。通过主题班会,同学们对防灾减灾知识有了更深入的理解,掌握了更多实用的应对技能。
防震演练:提升应急能力
为了让师生真正掌握应对地震灾害的技能,我校精心组织防震应急疏散演练。演练前,制定详细的应急演练方案,明确各班疏散路线及老师的岗位职责,各班组织班会,系统部署,熟悉演练逃生疏散路线,力争把每一个安全细节都落到实处,确保演练安全有序进行。
上午9时30分,随着急促的警报声响起,演练正式开始。老师们迅速到达各自负责的区域,沉着冷静地指挥学生躲避在课桌下,用书包、课本等物品护住头部。待第二声警报声响起,立即组织学生按照预定的疏散路线,有序撤离教室。同学们弯腰低身、用手或课本护住头部,快速而有序地撤离到操场。到达操场后,各班安全员清点人数并上报。安保主任曹保红对演练进行总结并指出:“整个演练过程紧张有序,达到很好的演练效果。通过这次演练,同学们进一步熟悉了应急疏散的流程,增强了自我保护意识,老师们的应急指挥能力也得到了锻炼。”这场演练不仅检验了日常安全教育的成效,更展现了全校师生高度的责任意识和应急能力。从理论到实践,从知识到行动,我校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人人讲安全,个个会应急”的主题内涵。
通过系列防灾减灾活动,同学们系统学习防灾减灾安全知识,强化防范意识,熟练掌握自救技能。生命至上,安全为先,活动不仅提升师生应急避震、疏散逃生能力,更筑牢校园安全防线。学校以行动推动全民防灾意识提升,倡导共筑平安校园防线,守护每一份成长的希望。
来源:子轩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