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敏幹建言《北部湾涠洲岛观鲸护鲸指南(征求意见稿)》

360影视 日韩动漫 2025-05-15 22:06 1

摘要:针对2025年5月广西壮族自治区生态环境厅公开发布的《北部湾涠洲岛观鲸护鲸指南(征求意见稿)》和《北部湾三娘湾观豚护豚指南(征求意见稿)》,海洋生物学家、“海洋与湿地”(OceanWetlands)顾问王敏幹(John MK Wong)教授提出了几个具体且务实

本文来源于“海洋与湿地”(OceanWetlands):

原标题:

献策广西生态旅游,王敏幹建言《北部湾涠洲岛观鲸护鲸指南(征求意见稿)》和《北部湾三娘湾观豚护豚指南(征求意见稿)》

本文约1300字,阅读约4分钟

针对2025年5月广西壮族自治区生态环境厅公开发布的《北部湾涠洲岛观鲸护鲸指南(征求意见稿)》和《北部湾三娘湾观豚护豚指南(征求意见稿)》,海洋生物学家、“海洋与湿地”(OceanWetlands)顾问王敏幹(John MK Wong)教授提出了几个具体且务实的建议,旨在保障鲸豚群体的生态安全,实现观鲸护鲸活动的可持续发展。

广西壮族自治区生态环境厅关于公开征求《北部湾涠洲岛观鲸护鲸指南(征求意见稿)》和《北部湾三娘湾观豚护豚指南(征求意见稿)》意见的公告。图源:广西壮族自治区生态环境厅

王教授强调,避免旅游船只对鲸鱼产生压力是保护工作的关键。具体措施包括:所有观鲸船只必须与鲸鱼保持至少50米的安全距离,并在鲸鱼靠近时关闭发动机引擎、保持怠速状态,避免噪音和水流扰动对鲸鱼造成干扰。这不仅适用于观鲸时间内,而应贯穿整个观鲸过程,确保鲸鱼的自然行为不被打扰。

全球有94种鲸类和海豚(whales and dolphins)。上图是大西洋中央的亚速尔群岛海域(Azores Islands)的一对母子鰛鲸。观鲸旅游给当地社区带来了可持续的收入。©潜水摄影:王敏幹(Prof.John MK Wong) | 绿会融媒·“海洋与湿地”

在观鲸时间和数量方面,王敏幹建议,对同一区域内的观鲸船只数量应该进行严格限制,例如不超过三艘,每艘船观鲸时间控制在30分钟以内,总观鲸时间不超过3小时。其他船只可以在500米外等待,直到前三艘船完成它们的30分钟观赏。在轮到其他船只之前,它们可以返回等待名单(轮流上前)。

▼ 海洋与湿地·往期相关报道:

观鲸旅游五十年,“可持续”吗?

从观鲸到生态旅游,王敏幹教授解读昆蒙框架下的中国海洋保护与蓝色经济新机遇

王敏幹:与鳁鲸与抹香鲸共舞,记1998年大西洋探险之旅 | 亲历亚速尔群岛6.1级大地震

▲上图:一头北大西洋露脊鲸。2001年摄于加拿大。©摄影:王敏幹(John MK Wong)

此外,船只应远离鲸鱼的觅食、哺乳和交配活动,尤其要避免靠近母鲸与幼鲸组合,防止对其造成不必要的干扰。

更进一步,他建议为船只安装螺旋桨防护罩,避免开放式的螺旋桨对鲸鱼及其他海洋生物造成伤害。

▼ 海洋与湿地·往期相关报道:

痛心!江苏南京江边惊现死亡江豚,疑遭船只螺旋桨“毒手”?

管道式螺旋桨——绿色航运技术,保护海洋生物多样性

北方地图龟受伤率高达7%,快艇螺旋桨成最大威胁

致命螺旋桨:为何高速旋转的锋利叶片如此致命?盘点近年来致死案例

美国东海岸拟设新速度限制区,保护濒危北大西洋露脊鲸 | 王敏幹:只限速不够,螺旋桨加罩才是关键

王教授特别指出,只有在所有船长和旅游运营者严格遵守规定、不干扰鲸鱼生活的前提下,3小时的观鲸时长才是合理且可接受的,这在保障生态平衡的同时,也兼顾了社会经济效益。

他特别提倡使用风帆船,来替代机动船只,进行观鲸活动。因为,“帆船观鲸”没有噪音污染,也不存在螺旋桨造成的直接威胁,是真正实现“零干扰、零伤害”的理想方式。

▲上图:王敏幹(John MK Wong)教授

在制度层面,他提出,在获发旅游许可前,需要确保所有从事观鲸、观豚旅游的船长和操作人员接受官方培训,才能获得许可证,以确保执业人员具备生态友好型操作知识和技能。这不仅能保障海洋动物安全,也有助于打造可持续的生态旅游模式。

王敏幹指出,国际上有许多成功经验、失败教训可供借鉴和参考。比如加拿大和美国等国家的观鲸旅游已运行三十多年,在良好管理下,既未对鲸类种群造成伤害,又为当地社区带来了长期的、稳定的经济回报。

(注:1.本文仅代表专家本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

专家观点 | 王敏幹(John MK Wong) 翻译 | 王昆山

编辑 | Linda

排版 | 绿叶

王敏幹.献策广西可持续生态旅游,建言《北部湾涠洲岛观鲸护鲸指南(征求意见稿)》和《北部湾三娘湾观豚护豚指南(征求意见稿)》.海洋与湿地.2025-05-15

海湿资讯·欢迎评论

OceanWetlands

©摄影:Linda Wong | 绿会融媒·“海洋与湿地”(OceanWetlands)

【参考资料】

广西壮族自治区生态环境厅关于公开征求《北部湾涠洲岛观鲸护鲸指南(征求意见稿)》和《北部湾三娘湾观豚护豚指南(征求意见稿)》意见的公告

http://sthjt.gxzf.gov.cn/gxhd/myzz/opinionDetail.shtml?opinionid=10009

关于“海洋与湿地

OceanWetlands

“海洋与湿地”(OceanWetlands)创立于2022年12月8日,作为“绿会融媒”旗下的公益与科普传播、科技服务平台,致力于推动生物多样性主流化,聚焦海洋与湿地生态系统保护,提供前沿资讯、支持学术研讨,并推动中国专家参与全球环境治理与科技治理,服务于科研人员、环保从业者、科研人员、政策制定者及广大公众‌。平台长期跟进各大环境公约、政府间机构、国际组织等全球环境治理机制的最新动态以及全球重大环境议题(如《湿地公约》、《生物多样性公约》、《保护野生动物迁徙物种公约》、BBNJ、深海采矿等);内容涵盖国际公约和国际组织动态、全球海洋与湿地科学最新研究、国际环境政策解读、科考成果及保护实践,旨在提升公众生态意识并促进跨国合作。


“海洋与湿地”持续发布前沿资讯、倡导科学传播、支持学术交流,推动社会各界加深对生物多样性价值的理解、形成保护共识,并积极参与全球生物多样性治理进程。该平台坚持传播具有创新性、时效性的原创内容,重点关注野生动植物、海洋生物多样性、湿地生物多样性、塑料污染治理、深海采矿、湿地碳汇、国际法、气候变化与适应等全球环境治理前沿议题,同时作为“科技工作者之家”,积极助力中国科技工作者、保护工作者、青年积极参与全球环境治理。“海洋与湿地”通过搭建知识共享桥梁,推动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封面海龟图摄影©王敏幹(John MK Wong)


来源:中国绿发会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