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人这一辈子要有追求,要勇于尝试做自己认为有意义的事,不能平平庸庸,碌碌无为,就拿收藏来说,可以说是五花八门,但总体来说收藏可以认为是对历史的尊重和对文化的传承。
《三青之声工作室》
(为百姓发声 为凡人立传)
收藏爱好者赵奎成系列报道之十
感受不一样的生活乐趣
——读《在执着坚持中寻找快乐》有感
荣彦颖
人这一辈子要有追求,要勇于尝试做自己认为有意义的事,不能平平庸庸,碌碌无为,就拿收藏来说,可以说是五花八门,但总体来说收藏可以认为是对历史的尊重和对文化的传承。
为了寻找藏品,人们搜寻于山川河野,徜徉于市场店铺,浏览于展厅藏馆,淘的过程就是在希望之路上奔波的过程,就是享乐的过程。而今天,原涿州市广播电视局知名、资深记者张三清老师笔下的这位主人公收藏家赵奎成,那真是“播下的是收藏,收获的是快乐。”
赵奎成老先生1951年生人,而追溯他喜欢收藏的年代是久远的1962年。在张三清老师的文章里赵奎成是这样自我介绍的:“1962年上小学时,周日在父亲的办公桌上看到一个信封,上面那张花花绿绿的邮票吸引了我。我把它撕下来夹在了日记本里,自此不知不觉地爱上了集邮。1970年参加了工作,单位是涿州市造纸厂,上班后发现时常有中直机关,市直机关,邮局等单位把一些过时的文件,信件,邮寄包裹的单据,送过来销毁,直接放入纸浆池粉碎捣烂,重新造纸。这又给了我收藏的机会。为了把有价值的东西收藏起来,我时常去粉碎机旁捡漏,收获不小。特别是邮局那包裹单上贴的都是多连票,甚至还有成版信销票。就这么着,利用这个机会我得到了数不胜数的好东西。为了让我的邮票更全面,更丰富,我又采取和其他邮友交流交换的方式,互通有无。我这里搜集的邮票以信销票为主,除那些珍稀品种外,大多数票都有,值得一提的是,我把国家1999年发行的中华民族大团结邮票,一套56张信销票,全部集齐”。天啊!这得需要有多大的细心和耐心呀!集邮收藏不是昙花一现的潮流,它承载着历史、艺术与情感,是文化的传承,集邮收藏靠的是它的艺术欣赏性、史料珍贵性、存世珍罕性。这也是赵奎成老先生集邮收藏卓有远见和意义所在。
赵奎成还喜欢收藏主席像章和票证,那可是一个年代的特定记忆,我相信六十岁往上年纪的人都有收藏主席像章的经历,而随着时间的流逝绝大多数人有始无终了。如今,像赵奎成老先生能收藏保存各式各样,各种材质,二千多枚,千余种主席像章的收藏者恐怕真的不多啊。
如今,赵老先生退休多年了,但他依然感到生活的充实和快乐,茶余饭后,安安静静地欣赏藏品,面对的是几十年,甚至是几百年,叫作“历史”的东西,它完全不同于书本上看到的历史,它就在你的面前,你可以用手触摸到它。这都是喜欢收藏给他带来的丰富的精神食粮。
“收藏圈也有这样一句话,那就是收藏到了一定的程度,就不是为自己收藏了,而是为社会、为国家收藏。收藏 的成就不完全在于藏品的数量多少和价值高低,还在于藏家的精神和品格”。赵奎成老先生就是这样的一个真正有精神和品格的收藏家,我们由衷地对赵老先生说声“谢谢您”!是您让我们对历史背景有了更深刻的认识,祝赵老先生身体健康,精神之树永远长青。
2025年4月29日
来源:涿州三青之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