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声明中公开指责王某举报内容与客观事实不符。虽然王某是举报人,但刘晓庆第一时间作出回应,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这里面必有蹊跷。
2025年5月15日,74岁的刘晓庆在社交平台发布了一份措辞强硬的声明,否认近日沸沸扬扬的“偷税举报”。
前言
刘晓庆的人生剧本里,税务问题像一条暗线。前脚刚举报完,后脚在社交媒体立马发出声明。
声明中公开指责王某举报内容与客观事实不符。虽然王某是举报人,但刘晓庆第一时间作出回应,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这里面必有蹊跷。
15日,举报人王某指控她通过上海弈熙文化传媒中心将330万元借款包装为“形象代言费”,以6%的增值税税率替代最高45%的个人所得税,手法与当年如出一辙。
更微妙的是,涉事公司注册资本仅3万元,无员工、无社保记录,被质疑为“走账工具。
而王某正是刘晓庆名下珠宝公司的前债主,法院刚判完借款纠纷,转头就上演“实名举报”戏码。这不仅仅是个人恩怨,逃税漏税似乎已经成为这个行业的通病。
2002年,刘晓庆因公司偷税1458万元被刑拘422天,她以不知情的情况下,其妹夫靖军作为总经理顶罪入狱,而她变卖房产补缴税款后重出江湖,成了娱乐圈“逆风翻盘”的传奇。
当年她的一句“偷税又不会死,只要不枪毙我,出去又是一条好汉”,显露了他处事不惊的能力和沉着冷静的心态,同时也显示了她临危不乱的风范和从容不迫的气质。不愧是当年的娱乐圈一姐,娱乐圈儿没这两把刷子还真不好混。
2023年,她起诉某珠宝公司滥用其肖像权,获赔55.5万元,法庭上她慷慨陈词“艺术家尊严不容践踏”;
2024年,前男友以私密视频勒索,她反手将对方送进监狱,并借此登上女性励志话题榜。70多岁的年纪还有这样的气魄和姿态,并且还能制造顶级流量,这也许就是粉丝喜欢他的原因吧。
刘晓庆的每一次税务争议,都踩在中国经济转型的节点上。
2002年的案件发生在影视行业资本化初期,明星工作室的税务规则尚如一团乱麻
2003年,刚出狱的她接受杨澜采访,谈及偷税案时说:“那时候大家都这么干,只是我运气不好。”二十二年后,当她在声明中写下“愿意接受核查”时,似乎又验证了这句话。她的运气就这么不好?
2018年范冰冰的“阴阳合同”事件让8.8亿罚单成为行业警钟,2021年薇娅通过个独企业避税被追缴13亿,则揭开了直播行业的逃税套路。
这次我们的“冻龄女神”是否还能全身而退?王某提交的资金流水、股权变更等材料若完全虚假,将面临诬告罪反噬,而目前税务部门已立案调查,暗示存在初步证据。
若税务机关认定举报不实,或查无实据,刘晓庆将以“遭人构陷”的受害者形象反转舆论。但这种可能性极低。
若查实逃税但未达刑事标准,她可能被追缴税款、滞纳金及罚款(预估超千万元),并借“积极整改”重塑形象。这种结局最可能复制其2002年的路径,但需满足一个前提:五年内无逃税行政处罚记录。
若调查证实其通过空壳公司系统性逃税,且存在五年内多次违法记录,74岁的刘晓庆或将面临中国司法史上罕见的“高龄涉刑”案件。尽管实际操作中可能因年龄获缓刑,但此举象征意义巨大,将标志着娱乐圈“罚钱免责”时代的终结。
有的网友还是愤愤不平,
也有的网友力挺刘晓庆,实力举报。
也有的网友还是不敢相信,保持质疑。
复杂的财务构建并不一定是金钟罩。在法治社会真正的生存之道,是要敬畏规则而不是钻法律的漏洞。现在有关部门已经介入,敬请关注。
来源:优点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