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又添文化新地标!玉架山考古博物馆5月18日开馆解锁良渚文明神秘密码

360影视 欧美动漫 2025-05-16 07:14 2

摘要:5月18日,浙江省杭州市临平区将迎来一座意义非凡的文化新地标——玉架山考古博物馆。这座承载着良渚文明千年历史底蕴的博物馆,凭借“以玉为媒,间架为山”的设计理念与独具匠心的特色展陈,为公众精心打造了一场沉浸式的文化盛宴,带领人们穿越时光的长河,探寻良渚文明的神秘

5月18日,浙江省杭州市临平区将迎来一座意义非凡的文化新地标——玉架山考古博物馆。这座承载着良渚文明千年历史底蕴的博物馆,凭借“以玉为媒,间架为山”的设计理念与独具匠心的特色展陈,为公众精心打造了一场沉浸式的文化盛宴,带领人们穿越时光的长河,探寻良渚文明的神秘魅力。

玉架山考古博物馆坐落于杭州市临平区东湖街道,博物馆总建筑面积约2.5万平方米,建筑设计别具一格。纯白色的开放式石材幕墙,巧妙地勾勒出山峦的意象,不仅与玉架山遗址的自然风貌相得益彰,更以现代建筑语言对古代文明进行了独特的诠释,彰显出历史与现代的完美交融。博物馆内部空间布局科学合理,基本陈列采取“3+1”的格局进行展陈,设有临平遗址群厅、茅山遗址厅、玉架山遗址厅三大展厅,并在国内博物馆首次设置无障碍展厅。博物馆展陈从考古学专业视角出发,综合运用文物陈列、多媒体互动、复原展示等多元化手段,全面且系统地阐释良渚文明,全方位呈现临平地区的文明源流以及在中华五千年文明发展史上的独特价值。

踏入临平遗址群厅,一幅描绘临平地区从古至今发展历程的历史长卷便在观众眼前徐徐展开。临平遗址群厅内共有4个单元,其中重点文物为其中新石器时代良渚文化简化神人面纹双联玉琮、新石器时代良渚文化玉柱形器、新石器时代良渚文化兽面纹玉三叉形器等。

在“水乡”单元,借助丰富的图版和直观的岩芯模型,观众可以清晰地了解到临平地区在万年前至四千年前,古地貌如何从波涛汹涌的海湾、潮滩逐步演变为适宜人类居住的滨海平原。“宜居”单元则将目光聚焦于临平先民的生活轨迹,时间跨度从马家浜文化延续至广富林文化,长达三千余年。“秩序”单元以墓葬为切入点,选取横山 M2、后头山 M18、三亩里 M4 等具有代表性的墓葬,生动地展现了良渚社会鲜明的等级分化特征,同时也彰显出良渚社会高度一致的文化认同感,让观众得以一窥当时社会的阶层结构和文化内涵。“事神”单元深入揭示了良渚文化中玉器与信仰之间千丝万缕的联系。

茅山遗址厅同样亮点频出。茅山遗址厅内共有5个单元,“初开:马家浜文化时期的茅山村”单元,向观众展示了6000多年前茅山人因地制宜开凿半地穴式住所的智慧,以及当时丰富多样的生活用具,让人们对马家浜文化时期的生活有了更为直观的认识。“承启:崧泽文化时期的茅山村”单元,着重凸显了这一时期在文化传承方面的重要作用。“丰稔:良渚文化时期的茅山村”单元是茅山遗址厅的核心部分。通过建筑遗迹F8的复原模型,观众可以直观地感受良渚时期茅山村的居住环境。“堙没:广富林文化时期的茅山村”单元,讲述了4000多年前茅山村被洪水淹没的历史故事。“穑火相传:茅山遗址与稻作文明”单元,从源流、传播、永续三个维度,系统且深入地阐述了稻作文明在长江下游地区的起源、发展历程,以及对周边地区产生的广泛影响。

除了上述精彩的基本陈列展厅外,博物馆的临展厅还特别举办了“星斗——古国时代的中国”展览。展览时间为2025年5月18日至2025年8月25日。该展览详细介绍了中华文明早期起源的漫长过程,带领公众循着陶土的温度、玉器的润泽、青铜的光辉,走进跨越两千年的古国历程,共同体悟中华文明连绵不断、多元一体、兼收并蓄的独特魅力,触摸中华文明五千年生生不息的物质根基与文化基因。

来源:文汇网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