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一场生死救援引发的温暖回响,在金华这座充满英雄基因的城市持续蔓延。5月14日,勇救落水者孙女士的市民郑志军迎来多重暖心时刻:被公安机关正式授予“见义勇为”荣誉证书,所在企业以特殊方式表达嘉奖,工会组织送来关怀慰问,而被救者一家更以超越常规的感恩之举,让这场凡人
一场生死救援引发的温暖回响,在金华这座充满英雄基因的城市持续蔓延。5月14日,勇救落水者孙女士的市民郑志军迎来多重暖心时刻:被公安机关正式授予“见义勇为”荣誉证书,所在企业以特殊方式表达嘉奖,工会组织送来关怀慰问,而被救者一家更以超越常规的感恩之举,让这场凡人善举升华为全社会的精神共鸣。
当日上午,金华市公安局金东分局举行简短而庄重的授证仪式。经多方调查核实,郑志军5月2日不顾龙潭景区水域复杂环境、纵身跃入湍流托举救人的行为,被依法认定为见义勇为。“从监控画面看,他当时完全不顾个人安危,两次调整托举姿势才成功将人带向岸边。”参与案件调查的民警介绍,这一认定既基于《浙江省见义勇为人员奖励和保障条例》的严谨程序,更源于对“危急时刻挺身而出”这一朴素正义的价值认同。
授证现场,郑志军胸前的荣誉证书与身后“金华捷科有限公司100000元”的展示牌形成特殊画面。尽管企业尚未正式说明款项性质,但网友普遍认为这是对员工义举的嘉奖。“英雄就是公司最好的名片!”有求职者在社交媒体留言,“这样的企业必有担当,值得追随。”
被救者孙女士一家用“涌泉相报”诠释着感恩的深度:
- 亲情缔结:带着女儿亲手绘制的“英雄舅舅”画像,孙女士正式认郑志军为兄长。“以后每年生日,我们全家都要陪哥哥一起过。”她在致谢词中哽咽道,女儿更在作文中写下:“舅舅的手像锚一样稳,把妈妈从漩涡里拉回了我们身边。”
- 公益反哺:丈夫王先生向市红十字会捐赠20万元,指定用于全市涉险水域安全设施升级。“希望这笔钱能让更多家庭免于我们曾经历的恐惧。”这笔捐款已转化为首批50处水域的防滑步道改造工程,让个人感恩升华为公共安全福祉。
- 常态联结:两家人组建的“江畔守护者”微信群里,每日分享着生活点滴。郑志军笑称:“现在多了个妹妹,逢年过节又多了个回家的理由。”这种超越功利的情感维系,成为现代社会人际关系的温暖注脚。
授证现场,郑志军多次提及的“孟祥斌精神”成为贯穿事件的灵魂线索。2007年,军人孟祥斌为救跳江女子壮烈牺牲,其“舍身取义”的壮举曾感动中国。如今,郑志军在同一座城市、同一片水域践行着同样的担当:“从小听着孟班长的故事长大,关键时刻冲上去,是每个金华人刻在骨子里的本能。”
这种精神传承在城市治理层面亦有体现:市文明办已将郑志军事迹纳入“八婺榜样”宣讲计划,文旅部门同步推出“英雄足迹”城市漫步路线,串联孟祥斌纪念馆与救人水域。“这不是偶然,而是城市精神培育的必然结果。”社会学者李教授分析,“从‘一人救一人’到‘一人影响一城’,金华正在构建见义勇为的生态系统。”
事件衍生的“蝴蝶效应”正在发酵:
- 企业责任共鸣:捷科公司宣布设立“志军正能量基金”,每年投入10万元用于员工公益行为奖励,“我们不仅需要创造价值的员工,更需要守护价值的公民。”企业负责人的表态获得行业内12家单位响应。
- 安全治理升级:市应急管理局借此启动“平安水域”专项行动,对全市213处开放式水域进行风险排查,新增救生圈、警示牌3000余处,实现“个案教训”到“系统防范”的转化。
- 公众参与热潮:抖音话题#挺身而出的普通人#播放量超2.3亿次,网友自发上传身边的暖心瞬间:退休教师勇救低血糖路人、外卖小哥雨中疏导交通……“原来英雄就在身边”成为最高赞评论。
来源:璞玉看文章一点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