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正午的阳光透过咖啡厅的落地窗,将林夏面前的柠檬水照得闪闪发光。她选了靠窗的位置——和上次与程远见面时同样的座位,但这次她背对着墙壁,面对整个空间,不再让自己处于被动观察的状态。
破碎的镜像(十一)
正午的阳光透过咖啡厅的落地窗,将林夏面前的柠檬水照得闪闪发光。她选了靠窗的位置——和上次与程远见面时同样的座位,但这次她背对着墙壁,面对整个空间,不再让自己处于被动观察的状态。
手机显示十二点零五分,程远迟到了。林夏小口啜饮着冰水,回想今早与新加坡猎头的通话。她礼貌地拒绝了那个诱人的职位,理由是国内有"未完成的事业"。挂断电话后,她盯着周明上周发来的最后一条信息看了很久:"无论你做什么决定,我都尊重。"
咖啡厅的门被推开,程远快步走进来。他比上次见面时精神了许多,穿着笔挺的浅色西装,头发精心打理过,但眼下仍有淡淡的青黑,透露出内心的疲惫。
"抱歉迟到。"他在对面坐下,手指不安地敲击桌面,"路上堵车。"
林夏没有寒暄,直接问道:"你说有关于周明的事要告诉我?"
程远招手叫来服务员,点了一杯美式咖啡,然后从公文包里取出一个牛皮纸信封:"我知道你们现在走得很近。作为老朋友,我觉得你有权知道这些。"
他将信封推到林夏面前。信封很厚,摸起来里面有照片和文件。林夏的指尖微微发凉,但她没有立即打开。
"这是什么?"
"证据。"程远压低声音,"证明周明在妻子病重期间,与一位女患者有不正当关系。那位患者后来起诉了他,案子最后庭外和解。"
林夏的呼吸一滞,胸口像被无形的手攥紧。她慢慢打开信封,取出里面的内容——几张周明与一位年轻女性在咖啡馆交谈的照片,女子神情激动,周明则握着她的手;一份医疗记录复印件,显示该女子曾是周明的患者;最后是一封律师函草稿,指控周明"违反专业伦理,利用医患关系发展私人感情"。
照片上的周明穿着她熟悉的深蓝色毛衣,表情是她从未见过的关切。女子大约二十五六岁,面容憔悴但美丽,正泪流满面地说着什么。
"这些...从哪里来的?"林夏的声音比自己预想的要平静。
"方媛有个表姐在卫生局工作。"程远啜饮刚上的咖啡,"我听说你和周明的事后,做了些调查。毕竟,你曾经也被亲密的人欺骗过。"
最后这句话像一把小刀,精准地刺入林夏最脆弱的部位。她将材料塞回信封,手指微微发抖。
"为什么现在告诉我这些?"
程远放下咖啡杯,眼神复杂:"因为我欠你一个真相。当年我和方媛的事...我确实处理得很糟糕。但至少我没有假装是道德楷模。"他顿了顿,"林夏,你值得更好的,而不是另一个欺骗者。"
服务员过来添水,打断了谈话。林夏趁机整理思绪,强迫自己深呼吸。照片上周明的表情确实过于亲密,但仅凭这些能证明什么?医疗记录显示咨询关系在照片拍摄前三个月就已结束,律师函也只是草稿,没有正式提交的痕迹。
"我会核实这些信息。"她最终说道,将信封放进包里,"如果没有其他事,我还要回公司开会。"
程远似乎没料到这样冷静的反应:"你就这么相信他?即使看到这些证据?"
"我不盲目相信任何人。"林夏站起身,"但也不会根据片面之词下结论。谢谢你的...关心。"
走出咖啡厅,烈日当头,林夏却感到一阵寒意。她叫了辆出租车,机械地报出公司地址。车窗外的城市景象模糊成一片,脑海中不断闪回那些照片——周明握着那个女孩的手,眼神中的关切超越了专业范畴。
公司大厅的冷气让她打了个寒颤。电梯里,她对着镜子整理表情,将那个信封深深塞进公文包最底层。无论个人生活如何动荡,工作必须继续——这是她这几个月学会的最重要的一课。
"林总监!"小李抱着一叠文件匆匆赶来,"市场部的数据刚送来,他们坚持用旧模板,完全不符合新加坡方面的要求!"
林夏深吸一口气,切换至工作模式:"约他们主管十分钟后在小会议室见。准备两份对比报告,一份用他们的数据但我们的模板,一份完全按我们的标准重做。"
"但是时间..."
"足够。"林夏打断她,声音坚定,"告诉他们,如果最终采用我们的版本,功劳算双方的;如果坚持用他们的,责任也由双方共担。"
小李瞪大眼睛:"林姐,你变了。以前你肯定会熬夜自己重做所有文件。"
林夏愣了一下,随即微笑:"是啊,我变了。"
会议进行得出人意料的顺利。市场部主管看到两种版本的直观对比后,立刻同意按林夏团队的模板调整。会议结束后,CEO助理特意来告诉她,新加坡高管对她的表现印象深刻。
"他们说很少见到这么既有原则又懂变通的年轻主管。"助理羡慕地说,"王总的旧部在背后搞小动作,但显然没影响到你的声誉。"
回到办公室,林夏锁上门,再次取出那个信封。她仔细检查每份材料,注意到医疗记录上的日期确实比照片早三个月,律师函也没有正式 letterhead 或签名。最奇怪的是,照片上周明穿的深蓝色毛衣——她在他公寓的衣橱里见过,是芸去世后他姐姐送的生日礼物,而芸已经去世三年多了。
"时间对不上..."林夏喃喃自语。如果这些照片是近期拍的,那所谓的"妻子病重期间"就是谎言。但程远为什么要伪造时间?
手机震动起来,是周明发来的消息:"今天去看了墨点吗?她好像有点想你。"
林夏盯着这条平常的问候,手指悬在屏幕上方,不知如何回复。她应该直接问他吗?但如果这背后有误会或苦衷,仓促质问只会伤害他们好不容易建立的信任。可不问清楚,这些影像又会像毒刺一样扎在心底。
最终她只回复:"明天去看她。今天工作忙。"
下班后,林夏没有直接回家,而是去了心理咨询中心附近的书店。她需要在一个能思考的环境中理清头绪。书店咖啡角正播放着柔和的爵士乐,她点了一杯薄荷茶,取出笔记本电脑,尝试搜索周明可能涉及的诉讼。
两小时的搜索一无所获——没有公开记录显示周明曾被起诉。她甚至查了州医疗委员会的数据,周明的执照清清白白,连投诉记录都没有。
"也许程远在撒谎..."林夏揉揉酸痛的眼睛,但那些照片又确实存在。周明确实与那位前患者有过亲密接触,无论时间如何。
走出书店时,天已全黑。心理咨询中心的灯还亮着,透过窗帘能看到周明的身影在书架前走动。林夏站在马路对面,胸口泛起一阵钝痛。她多么想直接走进去,把信封摔在桌上,要求一个解释。但她知道,在情绪激动时做出的决定往往会后悔。
回到家,墨点正趴在窗台上,见她进来懒洋洋地"喵"了一声。林夏给猫添了粮,然后坐在书桌前,取出那个记录"三件好事"的笔记本。过去几个月,这个练习帮助她度过了无数低谷。今天,她缓缓写下:
1. 在职场危机中保持了冷静。
2. 没有根据片面之词妄下结论。
3. 发现我害怕再次相信错误的人。
写完最后一条,林夏的视线模糊了。她不是害怕周明真有不当行为,而是害怕自己好不容易重建的信任能力再次被击碎。就像那幅《破碎的镜像》,一旦裂开,再怎么修复都会有痕迹。
手机再次响起,这次是陌生号码。
"林女士吗?"一个年长的男声,"我是张正清,周明的导师,也是...芸的父亲。"
林夏的心跳骤然加速:"张教授?您怎么有我的电话?"
"周明今天跟我提起你,说你们...很亲近。"老人声音沙哑但温和,"我在整理芸的遗物时发现一些东西,觉得你应该看看。"
"关于什么的?"
"关于周明和那个女孩的事。"张教授的话让林夏浑身冰凉,"有人会拿这个做文章,而真相远比表面复杂。明天下午三点,医学院旧图书馆三楼,我会等你。"
挂断电话,林夏站在窗前,看着远处城市的灯火。墨点跳上窗台,用脑袋蹭她的手,似乎在无声安慰。她轻轻抚摸猫咪柔软的毛发,思绪却飘向那个谜团——周明到底隐瞒了什么?芸的父亲又知道多少?
最重要的是,她准备好面对可能的真相了吗?
来源:一品姑苏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