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最近印巴空战的细节越挖越多,原本以为只是一场普通的冲突,结果越看越让人震惊——这哪是普通的空中对战,分明是一场“技术代差”碾压的现场教学。印度空军辛辛苦苦练了这么多年的“传统战术”,在巴基斯坦手里的“新玩意儿”面前,简直像拿着大刀长矛去砍坦克,根本不是一个时代
最近印巴空战的细节越挖越多,原本以为只是一场普通的冲突,结果越看越让人震惊——这哪是普通的空中对战,分明是一场“技术代差”碾压的现场教学。印度空军辛辛苦苦练了这么多年的“传统战术”,在巴基斯坦手里的“新玩意儿”面前,简直像拿着大刀长矛去砍坦克,根本不是一个时代的产物。
先说印度这边的操作。5月7号那天,印度空军其实打得挺“教科书”的。他们学聪明了,吸取了之前被锁定的教训,把飞机分成4个机群,从不同方向进攻,想让巴基斯坦的精锐战机顾此失彼,然后用数量优势搞“群殴”。
“阵风”和苏-30MKI也都贴着地面飞,利用地形藏自己,躲开雷达。说实话,这战术规划和飞行员的配合,换做一般国家还真做不到,巴基斯坦自己都承认印度这次打得不差。
但问题是,印度碰到了两个“不讲武德”的东西:电子干扰和雷达下视能力。巴基斯坦不知道用了啥招,直接把印度空军的“微信群”给搅黄了,各机群之间信号断了,飞行员只能用明码喊话,跟大街上喊人似的,巴基斯坦听得一清二楚。
更要命的是,巴基斯坦的雷达就像长了“透视眼”,以前大家都觉得低空飞能躲雷达,结果人家不仅能看见,还看得明明白白,印度飞机刚起飞就被盯上了,说好的“隐蔽突袭”变成了“直播散步”。
真正让印度绝望的,是巴基斯坦的霹雳-15E导弹。这玩意儿太狠了,就像游戏里开了“外挂”。
传统导弹打出去,飞机还能靠机动躲一躲,但霹雳-15E有个双脉冲发动机,就像给导弹装了两个推进器,飞着飞着突然加速,苏-30MKI那种花里胡哨的机动根本没用。
而且这导弹射程老远,印度飞机还没看见巴基斯坦战机呢,导弹就已经追过来了。最邪乎的是,“阵风”被打下来前一点警报都没响,估计是导弹用了啥“隐身”技术,偷偷摸摸就来了,印度飞行员到死都没反应过来。
西方媒体事后使劲埋汰印度飞行员和“阵风”战机,其实根本没说到点子上。印度那天的表现放常规战场上,不说赢面多大,至少不会输得这么惨。
但巴基斯坦这边有整套的“中国技术套餐”:能看透低空的雷达、能掐断通信的电子战设备、能超视距秒杀的导弹,还有预警机在天上指挥,这一套组合拳下来,印度就像被人蒙住眼、捆住手,只能被动挨打。说白了,这不是印度人不行,是他们玩的还是“上赛季”的战术,人家巴基斯坦已经更新到“最新版本”了。
现在大家才明白,为啥印度打完仗急着想买隐身战机了。因为在巴基斯坦这套“中国体系”面前,非隐身战机不管多先进,都是活靶子。就像拿弓箭去射战斗机,再准也没用。
而中国的歼-20早就把“看得到、打得远”当成核心,以后要是歼-35这些新装备上场,说不定还能玩出更狠的“新套路”。
这场空战说白了,就是“技术自主”和“万国牌拼装”的差距。巴基斯坦背后有中国完整的军工体系撑着,雷达、飞机、导弹都是一家人,配合起来跟兄弟似的。
印度呢,飞机从法国买,导弹从俄罗斯买,雷达从以色列买,各说各的话,打起来跟一盘散沙似的。这就好比打游戏,人家组队开黑有语音指挥,印度这边各玩各的,能赢才怪。
以后的战场,拼的不再是单个武器多牛,而是整个体系有多“聪明”。印度要是还靠买别人的装备凑数,就算买再多“阵风”“S-500”,遇到这种“技术代差”还是得吃瘪。而中国军工通过巴基斯坦这场实战,已经向全世界证明了:现代空战,早就不是靠“蛮力”拼杀的时代了,谁掌握了技术主动权,谁才能在天上说了算。
来源:百态追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