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Pavane以灵动、细腻的笔触,描绘出一幅完整的音乐画卷。不同于爱之悲那样冷硬挺拔、也不同于夏空相对温和宽松,Pavane以另一种方式让我们感受到了更有‘人情味’的调音风格。”
水月雨 MOONDROP
Pavane帕凡舞曲
类型:平头塞
“Pavane以灵动、细腻的笔触,描绘出一幅完整的音乐画卷。不同于爱之悲那样冷硬挺拔、也不同于夏空相对温和宽松,Pavane以另一种方式让我们感受到了更有‘人情味’的调音风格。”
曾经有个理想,就是有个自己的影音室,里面存放自己喜欢的设备和唱片,有空就一个人去听歌、喝茶,亦或睡一会。这个影音室无所谓大、也无所谓豪华,甚至设备也无所谓是否高端,但门口一定要贴上一副楹联:
“世事洞明皆HiFi 人情练达即发烧”
这肯定是个笑谈,大家也都看出这个楹联来自《红楼梦》。
我小时候读《红楼梦》的时候,能大概理解前半句的“世事洞明”,也就是理论要联系实际,身边每一件事都是要学习的对象;直到前几年,才稍微算明白了一点“人情练达”的意味和重要性。
我们今天把这副对联套用在HiFi领域的话,所谓的“世事洞明”可能是我们对于音乐的理解和自身阅历的感悟;而“人情练达”则是人与人通过音乐和器材的韵味进行的交流和思考了。
说起水月雨,我们今天可以感受到这个品牌丰富的产品类型,从入耳塞到大耳机,从蓝牙设备到CD机,水月雨几乎涵盖了随身HiFi领域的每一个角落。但其实稍微有些阅历的老烧友都知道,水月雨最早的主力产品,就是这平头塞。
虽然前两代旗舰平头的名字分别是Liebesleid【爱之悲】和CHACONNE【夏空】,但发烧友们还是更乐于因其外形称呼为花洒一代和花洒二代,如今第三代产品Pavane【帕凡舞曲】来到我们面前,如果不出所料,也将会被冠以“花洒三代”的称呼。
Pavane在外观设计上与前两代旗舰平头塞一样,都采用了全金属腔体。平头塞采用金属腔体的一个典型特点就是可以比较精准地控制腔体内的混响,对声音有明显的净化作用;另一个特点则是,金属腔体也具有较大的重量,前两代花洒均采用了黄铜腔体,因而也经常被发烧友戏称为“流星锤”,Pavane则采用了不锈钢腔体,在降低了材料密度的同时,也相对减少了结构厚度,让耳塞的重量有了明显降低。
Pavane的腔体采用了全金属车铣复合工艺,耳塞外观精美且具有极高辨识度。同时,不锈钢材质也具有更强的耐久性,避免了很多平头塞老化后容易开裂的隐患。特别值得一说的是,Pavane在左侧线柄上同样设计了凹槽,作为夜间使用的盲点辨识的同时保证了外形设计语言的高度一体性,这个在上一代CHACONNE上收获高度好评的小巧思在Pavane被延续并进一步优化了。
Pavane采用了13.5mm球顶动圈单元,振膜采用了第三代DLC类金刚石材质,具有刚性高、阻尼系数大的特点,所以Pavane需要很长的煲机时间才能进入状态。我手里用了多年的Liebesleid也是在使用多年后发现声音越发柔和、宽松,所以我们应该给予Pavane多一点的耐心,来感受声音逐渐变化、协调的过程。
与前两代花洒相同的是,Pavane也采用了不可换线的设计方案;与前两代花洒不同的是,Pavane可以更换插头,让我们可以自由选择单端和平衡的接口方式。
1、素质
说起平头塞的素质,我觉得近些年来,各路旗舰级平头耳塞的表现基本大同小异,毕竟从结构上来讲,平头确实没有入耳那么丰富,更多还是利用动圈的尺寸、材质以及后腔、笛管这样的辅助结构进行调整。
Pavane在声音整体素质上,与前两代花洒类似,都属于具有高度解析能力,声音内容丰富、细节明晰的类型,如果放在整个平头塞领域中,花洒系列的解析能力也属于首屈一指的存在。Pavane也是充分延续了花洒家族的高解析传统,特别是声音细节处,仍能表现出特有的音色和质感,比如声场远端的音树或三角铁,大多数平头塞在细节处理上原本就相对含糊一些,能够给出一个准确清晰的结像就已经很好,而Pavane则在此基础上,更为突出地表现出声音的亮度和密度,最大程度地还原这种轻型打击乐应有的特色和细节。
相对于前面两代花洒,Pavane在声音的纯净度上有了明显的提升,声音的整体空间更加干净通透,声音的内容和位置得以更真实完整地展现出来。
当然,我觉得Pavane在声场和动态方面的表现如果相比于目前市面五千至万元级的一些平头塞还有所不足。平头塞的声场往往都是比较开阔自然的,Pavane其实也不例外,其声场空间的排布也具备足够的深度和分离度,只是相对而言,其中频略显贴耳,整体空间也适度地收缩了一点,以提高音乐的整体氛围感。这样的声场对于小编制音乐是适度的,但对于大型编制的音乐,则略显局促。个中取舍,还是听者自行判断。
2、调音
如果我们把整个花洒系列的一、二、三代放在一起,就会很容易地发现,Liebesleid(一代)是偏向于直白、冷峻的,我觉得也是最富于个人特色喜好的,可能很多人并不完全理解这条耳塞的味道,如果你能了解水月本人以前自用的日常设备是iPod捆绑耳放推ER4B的话,就不难想象他在那条耳塞上投射的个人意味;而CHACONNE(二代)则明显增加了声音的温度和厚度,打磨了一些棱角,让耳机更富于耐听性和感染力,这是根据用户的喜好进行了一部分优化和调整。
Pavane在这一点上做得更加彻底,它在极高、极低两端频段上,以可控、稳定为前提进行了充分延展,但严格控制量感,点到为止、绝不恋战,不会以极端的声音刺激人的感官,而让高低两端作为音乐中适度的点缀。Pavane的主要能量还是集中在了中频和中高频方面,从声音的厚度、纵深,到结像位置、密度各个方面,我们都可以感受到Pavane在中频和中高频上重点做了文章。
同时,Pavane在中频与中高频衔接的位置,还进行了一点点拉高,也就是让人声稍显年轻一点,器乐更清亮一点以提高我们的感官效果。
从乐器内容上来讲,Pavane突出表现了人声、吉他、电子乐和键盘中高区段的声音表现,这包含了常规流行音乐百分之七、八十的元素和重点。
因而,如果以音乐风格对Pavane进行定义,我觉得是以常规流行、女声为见长的,如果用来听年轻人喜爱的ACG类,也是十分恰当的,甚至可以说Pavane是目前最适合ACG类音乐的高端平头耳塞。当然,如果用Pavane来听一些弦乐或氛围音乐也是可以的,但需要搭配比较合适的前端,拉动一下声线的厚度和稳定性。
3、声音特色
如前文所述,我觉得花洒系列的设计、调音理念重点突出了“以人为本”的宗旨,而Pavane则是将“人情味”落实得最好的一个。
爱之悲可能更强调个性的表达、夏空则相当重视听者的舒适度,那么Pavane是给我们提供了一个更具有味道、更有色彩和画面感的声音。
前文我们说过,Pavane在中频位置上进行了重点打磨,而且进行了适度的染色,让我们在听人声的时候,会觉得多了一点甜美;在听吉他、弦乐的时候,也多了一些光泽,让我们感觉到仿佛歌手在演唱时感情更充沛,因而使得嗓音的表现层次更加丰富;同时,弦乐也由于更加通透,而显得更具激情和活力。
所以说,我觉得Pavane之所以将声音如此打造,主要还是希望调动起听者的音乐情绪,让Pavane对音乐的理解,以声音韵味的形式传递给听者,从而形成精神共鸣。如果概括起来,这是一个很有“人情味”的、我们听起来感觉到真实、自然、亲切的风格。
4、驱动
提起平头塞,很多发烧友第一时间都会疑问“这家伙难推吗?”
确实,从十年前到现在,高阻平头似乎形成了一个单独的流派,让发烧友们又爱又恨。但显然,水月雨家族的花洒系列并不属于这个流派。
Pavane总体来讲还是非常容易驱动的,基本上目前市面上的播放器或小尾巴都能够把它驱动到一个很好的工作状态;在较大推力的情况下,Pavane能够表现出一定程度的提升,如声音张力的进一步提高、动态的一些加强,但幅度不是很大。
需要特殊说明一下的是,Pavane需要较好的控制力,否则声音可能会飘,也可能导致尖刺感明显。我们在搭配的时候应该注意。
1、Pavane + 凯音N8
之所以首选了凯音N8,主要是因为我觉得Pavane柔和的声音线条和轻微的染色,搭配胆机应该会有很好的效果。
实际上这个组合的表现也印证了我的猜想,Pavane与N8的组合声音氛围稳重、沉静,但无论人声还是弦乐,都表现出了华丽、明亮的特质,那种对比感,就犹如《天鹅湖》的舞台上给我们呈现的黑白色调的反差感。同时,N8也稍微提高了一点Pavane声线的厚度,让人声听起来更为宽松自然,也更有重量感。
试音曲目《让爱已成往事》(合唱版),一开始的小提琴干净利落,也带有一定泛音以及逐渐弥漫发散的过程。后续的女声跟进,我们可以感受到林忆莲嗓音里独有的韵味,特别是她对尾音的处理非常利落且极具力道,这一点我们在Pavane上也可以很明确地感受到,无论是中频的染色还是人声张力,Pavane都非常准确完整地表达了出来;在男声方面,Pavane基本上表现出了男女声在音色上的对比感和差异化,但是对于李宗盛特有的沙哑嗓音和颗粒感,Pavane表现得并不充分,显得平顺温和了很多。
2、Pavane + 山灵EM7 & ONIX Alpha
相对来讲,山灵EM7和ONIX Alpha都是具有一定调音染色的前端,搭配的Pavane表现出了非常鲜活、生动的声音状态,人声甜美细腻、器乐轻灵飘逸,展现出了强烈的特色和味道,尤其是听年轻女声和ACG类音乐的时候都极具表现力。
对此,平时不怎么听ACG的笔者,也特地找朋友推荐了这个《たっだ一つの思い》,声音完全符合我对于ACG风格的想象,声音柔美、灵动,而需要特别说明的是我觉得Pavane表现出歌手的嗓音温暖婉转而不失辨识度,同时也保持了自身特色音色。重要的是,这种音色不是特意“吊”或者“夹”出来的,而是完全自然真实的。
得益于EM7的推力,Pavane也表现出了比较充沛的力道,让歌曲更具冲击力和代入感。
时隔多年后,水月雨再次发布了旗舰平头塞,素质方面我觉得Pavane总体上略高于前两代“花洒”,而相比目前市面上五千到一万元区间的平头塞,可能在声场和动态上稍有不足。但我还是认为,Pavane在整体水平上,具备与任何平头塞相媲美的基本条件,只是互有长短而已。
风格上,Pavane以灵动、细腻的笔触,描绘出一幅完整的音乐画卷。不同于爱之悲那样冷硬挺拔、也不同于夏空相对温和宽松,Pavane以另一种方式让我们感受到了更有“人情味”的调音风格。
当然,对某些烧友而言,Pavane可能也是一个稍有些“偏科”的塞子,从味道上它具有一定的染色和侧重,从风格上它主要致力于流行音乐和ACG类音乐的表现力,可以兼顾弦乐和民乐,而对于其他风格则并不十分擅长。
同时,Pavane对于器材控制力有较高要求,也需要我们在搭配的时候多加注意。
HiFi的尽头是什么——曾经有无数段子都在探讨这个问题,答案从助听器到水火电,一直到各种玄学神学。
其实,发烧友的执念也无非“高低、贵贱、分合、得失”这些词汇,如《一代宗师》里丁先生所言,其实总结起来就一个字——“我”,如果我都听不见了,器材还有啥用呢?
我们把这个概念延伸到今天聊的耳机上,其实耳机里万般变化的声音,最终也无非落实在这个“人”字上,一方面是人通过器材表达出的乐感理念,另一方面则是听者感受到的好听与舒适。林林总总,耳机里的,不过是一股“人情味”罢了。
来源:耳边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