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情惨不忍睹!和田玉千万囤货沦为贱卖,直播间仍在天价售卖

360影视 国产动漫 2025-05-10 05:43 1

摘要:这个 2016 年在和田河坝开着丰田霸道挑籽料的狠人,如今指甲缝里全是玉粉,面前摆着一堆 “毛孔造假” 的山料。距离他豪掷 1500 万囤和田玉籽料的巅峰期,不过 7 年。

在苏州相王弄的玉雕工作室,我遇见了蹲在地上分拣玉料的老陈。

这个 2016 年在和田河坝开着丰田霸道挑籽料的狠人,如今指甲缝里全是玉粉,面前摆着一堆 “毛孔造假” 的山料。距离他豪掷 1500 万囤和田玉籽料的巅峰期,不过 7 年。

老陈是新疆乌鲁木齐人,父辈在二道桥市场卖玉器。2013 年和田玉暴涨时,他在玉龙喀什河收到一块 1.2 公斤的洒金皮籽料,切开后出了 8 只手镯,每只卖 20 万,净赚 1200 万。那时候他总拍着胸脯说:“籽料越来越少,囤玉比买房还保值。”

谁能想到,这句 “至理名言” 最后成了他的噩梦。

从 2010 年起,我在上海做和田玉保真生意,只收带NGTC 国检证书的籽料,每克利润控制在 20%-30%。

比如一块 10 克的青白籽料挂件,成本 800 元,卖 1000-1200 元,靠口碑积累客户。我常说:“和田玉水太深,新手先学会看懂证书和毛孔。”

老陈瞧不上我卖 “小挂件” 的生意,他专盯克价过万的羊脂玉籽料和 “俄料冒充的籽料”,利润至少 50%。

2017 年 “籽料绝矿” 传闻沸沸扬扬,他凑了 1500 万,在河南镇平收了 800 公斤 “滚筒料”(山料滚磨成籽料),在直播间当 “新疆籽料” 卖,克价 2000-5000 元。他笑我保守:“现在不囤,以后连山料都没得卖!”

2020 年后,和田玉行情急转直下。

老陈的仓库里,800 公斤滚筒料堆成小山,皮色褪色成斑驳的铁锈色,毛孔呆板如麻子脸,曾经标价 50 万的 “羊脂玉把件”,现在 5 万都没人问。

而直播间里,主播举着 “新疆玉龙喀什河籽料” 大喊 “放漏”,一块成本 80 元的青海料染色挂件,能卖 1980 元,弹幕全是 “捡漏了”“传家宝”。

这里我说一下滚筒料工艺。其实就是把青海料、俄料切成小块,放进滚筒机加鹅卵石打磨 3 天,做出 毛孔。再泡入高锰酸钾溶液 + 铁锈水染色,7 天后皮色 “以假乱真”,成本才不过 50-200 元 / 公斤。

有一个重灾区案例,可以查的就是2023 年某直播间卖 “和田玉籽料手串”,9 颗珠子全是俄料滚筒染色,检测机构却出具 “天然玉石” 证书,2000 多名买家被骗。

按照老陈说的话,真籽料毛孔大小不一、深浅自然,像人类皮肤的汗孔。假毛孔呈规律点状,皮色浮在表面,用开水煮会褪色。

证书写 “和田玉” 不注明产地(青海料、俄料都能出和田玉证书),写 “羊脂玉” 不要求白度和油性达标,实际是 “擦边球”。

淘宝 200 元能买 “定制证书”,编号可查但实物不符,老陈曾花 3 万买的 “羊脂玉”,证书竟是套用五年前的籽料数据。

有一个避坑铁律就是,只认NGTC、GIA等国家级证书,且证书必须标注 “籽料”“颜色成因未测”(染色料不敢标)。

那么为什么有这些谎话呢?玉龙喀什河每年仍有新籽料开采,然而 90% 是 10 克以下的小料,商家炒作 “最后一批籽料”,实际上是清库存的山料。

这就造就了帝王玉神话。直播间把白度高的俄料称为 “帝王白”,克价炒到 8000 元,实际俄料油性差、易起性(开裂),根本不值钱。

老陈苦笑说,“2015 年羊脂玉籽料克价 2 万,现在同品质克价 8000,反倒是炒作的山料跌了 70%。 新手记住,真籽料永远抗跌,假的全是泡沫。”

他给新手的 3 条建议就是:

预算 5000 元以下,直接买青海料 / 俄料正装:青海料冰透适合做手镯(市场价 2000-5000 元),俄料白度高适合做挂件(1000-3000 元),别迷信 “籽料”,这个价位 99% 是假的。

买籽料必查 “三要素”:毛孔:用 40 倍放大镜看,自然不规则。皮色,过渡处有深浅变化,裂处颜色深于表面。证书,必须有 “籽料” 备注,且能在检测机构官网查到原图。

拒绝 “捡漏心态”:克价低于 500 元的 “籽料”,99% 是滚筒料。直播间 “放漏” 的 “羊脂玉”,白度连一级白都不到,实际是 “羊脂白”(商家自创概念)。

老陈现在每天在工作室,用超声波清洗假皮色:“以前总觉得自己能忽悠住客户,现在明白:和田玉最大的 “漏”,是别去碰那些花里胡哨的套路。”

老陈仓库里的 800 公斤滚筒料,现在按公斤价卖都无人问津。而直播间的 “帝王玉” 故事仍在上演,一批又一批新手揣着 “传家梦”,前赴后继地为概念买单。

和田玉从来不是 “疯狂的石头”,让人疯狂的,是对 “产地” 和 “神话” 的盲目迷信。


你在直播间买过和田玉吗?遇到过哪些离谱话术?是幸运捡漏,还是不幸踩坑?评论区快聊聊,说不定你的经历能帮更多人避坑!也欢迎懂行的朋友分享鉴别技巧,一起揭开和田玉市场的 “神秘面纱”!

来源:农人乐华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