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沙门氏菌病是驴养殖过程中危害严重的细菌性传染病,在规模化养殖场景中易引发群体性流产和死亡。本文从症状、病因到系统性防控方案,为养殖户提供科学实用的技术指导。
沙门氏菌病是驴养殖过程中危害严重的细菌性传染病,在规模化养殖场景中易引发群体性流产和死亡。本文从症状、病因到系统性防控方案,为养殖户提供科学实用的技术指导。
一、症状
怀孕母驴突然不吃料、体温升到40℃以上要立即警觉。典型的症状是怀孕5-8个月的母驴无预兆流产,流出的胎儿带着腐臭味,胎盘上有灰黄色坏死点。流产后可能持续排出恶臭的褐色分泌物,有些会出现后腿关节肿胀。
二、传播途径
1. 病驴粪便污染饲料、饮水传播。
2. 带菌驴流产胎儿、胎衣及分泌物中含大量病菌。
3. 未消毒的圈舍、运输工具、人员衣物、老鼠苍蝇等均可携带病菌。
* 注意:康复母驴仍可能带菌半年,雨天圈舍积水时易暴发。
三、预防
1. 疫苗接种:使用马流产沙门氏菌活疫苗(C355株),每年注射2次,间隔4个月。怀孕母驴建议在9-10月和次年1-2月各补免1次。
2. 营养保障:建议饲喂泽牧久远的母驴专用预混料,为母驴提供全面、均衡的营养,提高抗病能力。
3. 应激管理:运输前后在饮水中加入泽牧久远“一路平安”。
4. 分群管理:怀孕母驴、幼驹与公驴分开饲养,减少接触感染。
5. 卫生管理:定期用生石灰乳或来苏儿溶液消毒圈舍,流产胎儿、胎衣需无害化处理。料槽、水槽每日清洗,避免粪便污染。保持圈舍干燥通风,雨季加强垫料更换,湿度控制在60%以下。
四、治疗:
1. 抗菌治疗:首选硫酸小诺霉素或恩诺沙星(根据药敏试验选择),肌肉注射链霉素或土霉素,连用5-10天。
2. 子宫冲洗:流产后用稀释的高锰酸钾冲洗子宫,并注入青霉素和链霉素溶液,每日1次至无分泌物。
来源:泽牧久远预混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