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武都区紧抓政策机遇,依托甘肃省“26条硬核措施”,将电子商务师、互联网营销师等职业纳入紧缺人才目录,并通过培训、补贴等方式培育电商主体。同时,全区建成智能快递分拨中心3家、区级寄递物流共配中心1处,配备乡村电商寄递物流公益性岗位225名,实现农村物流全覆盖,快
近年来,武都区以电商为引擎,推动特色产业与数字经济深度融合,走出了一条“创新驱动、品牌引领、全域联动”的电商发展之路,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力。
武都区紧抓政策机遇,依托甘肃省“26条硬核措施”,将电子商务师、互联网营销师等职业纳入紧缺人才目录,并通过培训、补贴等方式培育电商主体。同时,全区建成智能快递分拨中心3家、区级寄递物流共配中心1处,配备乡村电商寄递物流公益性岗位225名,实现农村物流全覆盖,快递成本降至3公斤以内1.5元,日均发货量超1万单。
通过“直播天团”“全民带货”等新模式,武都区掀起电商消费热潮。2024年,全区新媒体直播带货销售额突破2亿元,河南网红团队“张东在农村”日均销售超1万单。带动淘宝、拼多多等多平台销售超800万元。此外,跨境电商实现突破,“武都花椒”“油橄榄”等品牌远销欧美、东南亚,2024年跨境销售额达724.74万元。
聚焦“3+6”特色产业,武都区开发橄榄炒酸菜、麻椒鸡、绿茶含片等40余款网货产品,并注册“武都崖蜜”“武都辣椒”等地理标志商标40余个,打造区域公用品牌矩阵。通过建设标准化网货供应基地,整合生产、仓储、配送链条,形成“三商联动”机制,带动全区电商年销售额达23亿元。
武都区率先启用无人驾驶智能快递车,年配送42万件,降低人力成本;建成区级远程监管系统,覆盖50处营业场所,实现安全与效率双提升。京东助农馆、阿里巴巴产业带等平台入驻商家超400家,助力农产品从“山货”向“网货”转型。
目前,武都区电商交易总额突破57.6亿元,开办网店2250家,带动就业超1.6万人,农民人均增收430元。未来,武都区将深化“电商+产业”融合,加速品牌国际化,为乡村振兴书写更辉煌的篇章。
新陇南·市融媒体中心通讯员 赵 振
来源:陇南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