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都:冬播马铃薯喜获丰收

360影视 日韩动漫 2025-05-16 10:26 3

摘要:初夏时节,走进武都区两水镇烟墩沟村,田间地头一派繁忙景象,村民们正抢抓晴好天气采收冬播马铃薯。一颗颗金黄饱满的“致富薯”破土而出,农户们分拣、装袋的身影与成堆的马铃薯交相辉映,田间洋溢着丰收的喜悦。

初夏时节,走进武都区两水镇烟墩沟村,田间地头一派繁忙景象,村民们正抢抓晴好天气采收冬播马铃薯。一颗颗金黄饱满的“致富薯”破土而出,农户们分拣、装袋的身影与成堆的马铃薯交相辉映,田间洋溢着丰收的喜悦。

“我家种了3亩冬播洋芋,亩产5000斤左右,按现在行情能收入1.5万元。收完洋芋就接着种水稻,一年下来收入更稳当!”村民王三林捧着刚挖出的马铃薯笑着说。

冬播马铃薯是武都区独有的特色产业,凭借生长期短、上市早、价格高的优势,成为当地农民增收的“金钥匙”。今年以来,武都区提前统筹规划,组织调运600余吨优质种薯免费发放农户,并建立4000亩高标准示范田,带动全区种植面积达4.1万亩。

“我们精选了抗病高产的‘冀张薯12号’、‘希森6号’等品种,播种后持续跟踪生长情况,并及时为农户解答种植中出现的问题。目前示范田亩产稳定在4吨左右,按当前地头价测算,亩产值可达8000-10000元。”农技人员巩条霞介绍到。

产业兴则乡村兴,产业旺则农民富。近年来,武都区依托区位优势,结合当地气候条件等特点,积极开展粮食作物轮换种植,减少了土地使用“空窗期”。

作为武都区冬播马铃薯核心示范村,烟墩沟村依托白龙江沿岸的光热资源优势,创新推行“水稻+马铃薯”轮作模式,将传统“冬闲田”变为全年无休的“四季田”,进一步提高了土地利用率,实现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下一步,武都区将深化‘政府引导+合作社带动+农户参与’机制,推动马铃薯产业向品牌化、集约化升级,通过统一标准、拓宽销路,让‘小土豆’持续释放乡村振兴‘大能量’”。武都区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新陇南·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李俊兴 通讯员 赵 振

来源:陇南发布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