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为破解基层治理碎片化难题,安靖街道探索建立“宣传教育精准化、风险防控前置化、服务供给精细化”工作体系,通过反诈矩阵、安全文化IP、“敲门行动”三大创新实践,形成“预防——治理——巩固”全链条闭环,推动平安建设从“单兵突进”向“协同共治”跃升,全方位筑牢乡村安全
为破解基层治理碎片化难题,安靖街道探索建立“宣传教育精准化、风险防控前置化、服务供给精细化”工作体系,通过反诈矩阵、安全文化IP、“敲门行动”三大创新实践,形成“预防——治理——巩固”全链条闭环,推动平安建设从“单兵突进”向“协同共治”跃升,全方位筑牢乡村安全防线。
银龄反诈出实招
多维宣传护“钱袋”
“接到自称电商客服的电话要求退款该怎么办?”“如何辨别真假银行短信?”在防诈骗知识专题讲座上,社区民警结合近期发生的真实案例,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村民详细讲解电信诈骗的常见手段、作案方式以及防范技巧,总结了“三不一多”原则(未知链接不点击、陌生来电不轻信、个人信息不透露、转账汇款多核实),并现场演示“国家反诈中心”APP的举报预警、风险查询功能,指导居民开启“转账密码提示”屏障,并发放《反诈知识手册》,帮助村民将防骗技巧“带回家”。
土地村不断拓展宣传形式,创新融入文艺元素,充分发挥“银龄”宣传力量,将反诈知识融入传统民俗表演。“夕阳红志愿服务队”“夕阳红腰鼓队”等志愿服务队身着统一标识服装,沿村主干道及文化广场开展巡回宣传。欢快的节奏、生动的演绎,配合朗朗上口的宣传标语,吸引众多村民驻足,让反诈宣传“声”入人心。
此外,土地村精心设计“反诈知识游园会”,以展板形式罗列常见诈骗话术及防范要点,开展答题集章活动,村民在欢声笑语中巩固强化对反诈知识的理解。
土地村精准发力,通过“理论授课强基础、特色宣传造声势、趣味互动促转化”三位一体模式,构建起全方位、立体化的反诈宣传矩阵。
坝坝电影进乡村
安全知识润心田
近日,沙湾村二社园区空地上热闹非凡,村民们搬着小板凳齐聚一堂。现场通过生动形象的讲解和演示,向村民传授火灾预防、应急逃生、灭火器使用等消防安全知识。知识宣讲结束后,村民还一同观看相关宣传片,进一步加深对安全知识的理解和记忆。观影中途,网格员和志愿者穿梭在人群中,为村民发放宣传资料,面对面解答疑问,现场氛围热烈。
此次坝坝电影放映活动,不仅让村民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到实用安全知识,提高了反诈意识和安全意识,还唤醒了大家对“坝坝电影”的美好时代记忆,为乡村文化生活增添了新的色彩。
为筑牢乡村安全防线,丰富村民精神文化生活,沙湾村打造沉浸式安全教育场景,定期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坝坝电影放映活动,以接地气的形式向村民普及防电信诈骗、消防安全、居家安全等知识。
“敲门行动”聚合力
多元共治暖民心
“您好,我们是社区工作人员,来检查一下家里的燃气安全。”“叔叔,现在电信诈骗手段层出不穷,您可一定要提高警惕,陌生链接千万不要点。”……为深化小区综合治理,夯实平安建设基础,提升基层治理精细化水平,喜安社区把“敲门+安检”“敲门+问询”“敲门+核实”“敲门+宣教”四大“敲门行动”作为深化基层治理的重要抓手,通过“社区工作人员+网格员+治保队员+志愿者”包联机制,对辖区楼栋实施网格化管理。
“‘敲门行动’共走访居民1248户,核查人员信息544人,发现安全隐患问题17处、整改问题8处,限期整改9处,发放宣传资料4000余份。”喜安社区工作人员表示,“敲门行动”围绕人车分流民意征集、燃气电路安全检查、流动人口信息核验、反诈知识宣传四大核心任务,按照标准化台账采集信息,全面织密基层治理信息网络。
“敲门”敲开的是家门,连接的是民心。喜安社区通过党建引领凝聚部门合力,以“敲准需求、敲细问题、敲实服务”的工作态度开展全覆盖走访,将“敲门行动”作为实践载体,既强化了小区管理力度,更彰显民生服务温度,用“小敲门”撬动“大治理”,切实提升居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社区治理新格局。
安靖街道各村(社区)通过一系列扎实有效的活动,在反诈宣传、安全知识普及以及基层治理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为乡村的平安和谐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接下来,安靖街道将继续探索创新,不断提升服务水平,为居民创造更加安全、美好的生活环境。
记者 郭芯屹
来源:天府郫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