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全球对气候变化议题的关注度持续攀升之际,世界各国相继制定严苛的碳排放目标,加速向清洁能源转型。光伏发电凭借清洁、可再生、分布广泛等显著优势,成为众多国家实现能源转型的关键路径。以欧洲为例,在经历能源危机后,其摆脱传统化石能源依赖的决心愈发坚定,正大力推动光伏
在全球对气候变化议题的关注度持续攀升之际,世界各国相继制定严苛的碳排放目标,加速向清洁能源转型。光伏发电凭借清洁、可再生、分布广泛等显著优势,成为众多国家实现能源转型的关键路径。以欧洲为例,在经历能源危机后,其摆脱传统化石能源依赖的决心愈发坚定,正大力推动光伏等可再生能源发展,为光伏企业开辟了广阔的市场空间。
欧洲各国可再生能源发电占比提升计划:
希腊:根据希腊政府在欧盟能源峰会上提出的《国家能源和气候计划》(NECP),截至 2030 年,可再生能源将占希腊总能源消耗的 42.8%,在电力生产领域,可再生能源将生产约 76.8% 的国家电力,远高于欧盟设定的 69% 的目标。在能源结构方面,希腊的光伏装机容量、陆上风力发电、海上风电容量、水力发电容量都有显著的增长规划,同时褐煤发电将在 2028 年前从整个能源结构中彻底淘汰。
德国:德国提供 80 亿欧元用于支持气候行动计划,规划 2030 年实现光伏装机 215GW,2035 年实现陆风装机 160GW,以提升可再生能源在能源结构中的占比。
英国:英国计划 2030 年实现海上风电 50GW,包括 5GW 漂浮式海上风电,以增加可再生能源发电的比重。根据 WindEurope 的数据,2023 年英国陆上和海上风电发电量合计占总电力消费的比例为 20%,计划到 2030 年将海上风电这一比例提升至 50%。
葡萄牙、爱沙尼亚、丹麦、奥地利:截至 2024 年 11 月,这些国家计划到 2030 年实现可再生能源发电占比超过 90%。
欧盟整体:2023 年,欧洲议会通过了可再生能源指令 REDⅢ,提出到 2030 年将可再生能源在欧盟终端能源消费中的占比提高到 42.5%,并简化可再生能源项目的审批流程,同时鼓励成员国努力达到 45% 的目标。
多家光伏企业与海外签订战略合作协议
在全球能源转型加速的背景下,光伏企业加强国际化布局,通过技术创新和战略合作不断提升市场竞争力。2025年5月以来,爱旭、通威、晶澳、隆基、等光伏龙头企业接连签约海外光伏项目订单。
众多订单中,很大一部分于 2025 年德国慕尼黑太阳能光伏展览会期间敲定。作为全球规模最大、影响力最强的太阳能光伏展会之一,其为光伏企业与全球客户搭建了绝佳的交流合作平台,也成为此番龙头企业集中斩获订单的关键契机。
爱旭在展会期间风光无限,凭借 ABC (All Back Contact) 组件的卓越性能,与欧洲及全球合作伙伴密集签署电站合作协议。其中,与欧洲东南部可再生能源开发商 Versolvio d.o.o.、捷克知名光伏组件销售商 GBC Solino s.r.o. 以及 DEVELO 集团旗下光伏电站开发商 Wisely Energy 分别达成 200MW、200MW 和 50MW 的合作,为这些公司的电站项目供应高效 ABC 组件,应用场景覆盖集中式、分布式等。不仅如此,在非洲市场,爱旭与 CrossBoundary Energy 签约,将为刚果 (金) 卡莫阿项目供应 225MW 恒星系列 ABC 组件。展会开幕首日便成果丰硕,标志着 ABC 组件在海外尤其是欧洲市场的认可度与出货量正齐头并进、迅猛增长。此后,爱旭又成功与海外客户签约 1GW 集中式订单,其中包括 340MW 欧洲最大 BC 地面电站项目,进一步巩固了其在全球集中式光伏市场的地位。
通威同样成绩斐然,在 Intersolar 展会期间,与欧洲能源服务商 BayWa r.e. Solar Trade Holding GmbH 正式签署 2025 年战略合作协议,双方计划在欧洲市场围绕 TNC 2.0 全场景产品,深入开展项目开发、系统集成与运维支持等工作,实现资源共享与优势互补。同期,通威还与 INFO-Telecom 签署东欧地区项目供应协议,并与 Memodo、Elix Group 达成战略合作伙伴三方协议。早在今年 3 月,通威就与荷兰知名可再生能源企业 Generation Green 签署了高效光伏组件供应协议,将于 2025 年 5 月实现首批组件交付,应用于荷兰当地地面项目。而在 2024 年,通威组件海外销量同比增长 98.76%,新增沙特 ACWAPOWER 等客户并签署 GW 级订单,其在海外市场的拓展步伐愈发稳健。
晶澳科技积极布局海外市场,于近日分别与澳大利亚知名清洁能源企业 NSEG、YES Group 签署 MOU 协议,约定 2025 年向澳洲市场供货总计 250MW 高效光伏组件。这一合作不仅展现了晶澳科技与澳洲本土领军企业的深度互信,更彰显了其 DeepBlue 4.0 Pro 组件在澳洲复杂地理气候环境下的卓越适应性与市场领导地位。长期以来,晶澳科技不断深化在澳大利亚的战略布局,先后与新南威尔士大学(UNSW)共建光伏联合研发实验室,与澳洲最大的清洁能源方案提供商 OSW 签订全球 1GW 组件深度合作协议,户用分销市场占有率始终稳居澳洲前二。此外,晶澳科技还中标了中国电建水电四局哥伦比亚光伏电池组件采购项目,进一步拓展了其在国际市场的版图。
隆基绿能则携手全球知名能源集团 ENGIE、全球领先的电力建设企业中国电建,在法国巴黎签订重磅战略合作协议,隆基绿能将在合作中提供超 1GW 的高效升级版 Hi-MO9 组件。此次合作将有力推动中东非地区可再生能源目标的实现,加速当地能源结构的清洁化转型 。
众多光伏龙头企业集体发力海外市场,背后有着深层次的驱动因素。从全球视角来看,随着各国对气候变化问题重视程度不断提升,纷纷制定严苛的碳排放目标,加速能源转型进程。光伏发电因清洁、可再生、分布广泛等优势,成为各国实现能源转型的不二之选。以欧洲为例,经历能源危机后,摆脱对传统化石能源依赖的决心更加坚定,大力推动光伏等可再生能源发展,如德国计划在 2030 年前将可再生能源发电占比提升至 80%,极大地刺激了光伏项目的装机需求,为光伏企业创造了广阔市场空间。在新兴市场国家,沙特、阿联酋、阿曼等在政府支持与多个公用事业规模项目的带动下,对光伏产品的需求也显著上升 。
中国光伏企业自身的优势也为斩获海外订单筑牢了根基。长期以来,这些企业高度重视技术研发投入与创新,持续提升产品性能、降低生产成本,使得中国光伏产品在国际市场上兼具高质量与价格竞争力,能够充分满足海外客户需求。与此同时,光伏龙头企业积极与海外当地企业、经销商、项目开发商等建立紧密的战略合作关系,不断拓展市场渠道,进一步提升了在国际市场的认可度与影响力 。
光伏龙头企业接连签约海外项目订单,不仅为自身发展开辟了新的增长空间,也为全球清洁能源事业注入了强大动力。未来,随着技术的持续进步与市场的不断拓展,中国光伏企业有望在全球能源转型进程中扮演更为重要的角色,助力世界早日实现碳中和目标 。
碳中和ETF是全市场规模最大的碳中和主题基金。跟踪中证内地低碳经济主题指数,聚焦电池、电力、光伏设备等低碳主题公司,受益于国家“3060”碳达峰、碳中和,相关新能源、节能环保公司,业绩增长空间广阔。指数覆盖社会经济各领域与减碳相关的行业及企业,便于投资者精准全面把握市场热点。
新能源ETF基金及其联接基金(017571/017572)聚焦新能源赛道,侧重电池、电力、光伏等板块,便于投资者精准全面把握新能源板块热点机会。
创业板新能源ETF华夏是全市场唯一跟踪创业板新能源指数的ETF基金,该指数主要涵盖新能源和新能源汽车产业,能够更好的体现市场对新能源行业尤其是电动汽车和光伏组件等行业的市场表现。包含新能源产业中的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核能;新能源汽车产业中的动力电池、电池材料、充电设施、整车、电机和电控等。
同时值得一提的是,在费率方面,创业板新能源ETF华夏管理费率为0.15%,托管费率为0.05%,合计仅为0.2%,费用低廉助力大家“一键上车”快速把握投资机遇。
风险提示:
申购:A类基金申购时,一次性收取申购费,无销售服务费;C类无申购费,但收取销售服务费。二者因费用收取、成立时间可能不同等,长期业绩表现可能存在较大差异,具体请详阅产品定期报告。
本资料仅为服务信息,不作为个股推荐,不构成对投资人的任何实质性建议或承诺,也不作为任何法律文件。投资者在投资本基金之前,请仔细阅读本基金的《基金合同》、《招募说明书》和《产品资料概要》等基金法律文件,充分认识本基金的风险收益特征和产品特性,认真考虑本基金存在的各项风险因素,并根据自身的投资目的、投资期限、投资经验、资产状况等因素充分考虑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在了解产品情况及销售适当性意见的基础上,理性判断并谨慎做出投资决策,独立承担投资风险。我国基金运作时间较短,不能反映股市发展的所有阶段。市场有风险,入市需谨慎。碳中和ETF、新能源ETF基金及其联接基金、创业板新能源ETF华夏基金风险等级为R4,属于指数基金,存在标的指数回报与股票市场平均回报偏离、标的指数波动、基金投资组合回报与标的指数回报偏离等主要风险,其联接基金存在联接基金风险、跟踪偏离风险、与目标ETF业绩差异的风险等特有风险,且市场或相关产品历史表现不代表未来。
来源:华夏基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