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当今风云变幻的科技浪潮中,消费电子产业链宛如一艘巨轮,破浪前行,其发展态势引人瞩目。从政策扶持到市场驱动,从技术革新到产品创新,消费电子产业链的每一个环节都在紧密协作,奏响一曲高亢激昂的发展之歌。
在当今风云变幻的科技浪潮中,消费电子产业链宛如一艘巨轮,破浪前行,其发展态势引人瞩目。从政策扶持到市场驱动,从技术革新到产品创新,消费电子产业链的每一个环节都在紧密协作,奏响一曲高亢激昂的发展之歌。
政策暖风频吹,国产替代开启星辰大海。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局、通信管理局联合发布的《北京市算力基础设施建设实施方案(2024 - 2027 年)》,为国产替代注入了强劲动力。到 2027 年,北京市智算基础设施软硬件产品全栈自主可控,是何等宏伟的目标!政策提出扩大资金支持,对采购自主可控 GPU 芯片开展智能算力服务的企业给予投资额比例支持,这是实实在在的助力。2025 年基本建成智算资源供给集群化等多化格局,引领京津冀蒙地区建成国际影响力的智算产业创新应用高地,这无疑是国产替代产业链的高光时刻。当政策的目光聚焦于自主可控,国内相关企业和产业迎来前所未有的机遇,从芯片研发到系统集成,从硬件制造到软件开发,整个国产替代产业链如沐春风,茁壮成长,有望在全球科技舞台上大放异彩。
全球半导体市场持续火热,高位需求不下。SIA 最新数据显示,2025 年第一季度全球半导体销售额达 1677 亿美元,比 2024 年第一季度增长 18.8%,如此亮眼的数据让人不禁感慨科技的蓬勃生命力。尽管比 2024 年第四季度减少 2.8%,但 2025 年 3 月全球销售额环比增长 1.8%,达到 559 亿美元。这背后是数字化转型的加速,是人工智能、5G 等新兴技术的蓬勃发展,推动着半导体行业在全球范围内高歌猛进,为消费电子产业链奠定了坚实基础,让各类消费电子产品得以不断升级,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科技需求。
VR 头显市场,正站在风口之上。海外大厂的引领和技术升级,让 VR 头显市场规模有望加速增长。2024 年 VR(含 MR)头显全球出货量预计达 960 万台,同比增长 8.8%。Meta 的低价策略,让 quest3s 以 299 美元价格抢占中端市场;苹果 vision pro 则切入高端 ToB 应用场景,贡献 48 万台出货量。回首往昔,2019 - 2021 年 VR 头显出货量增速迅猛,尤其 2021 年 meta quest2 成为爆款,叠加疫情居家娱乐需求,市场一片火热。虽 2022、2023 年出货量下滑,但 2024 年市场回暖,2025 - 2026 年苹果预计推出高端 / 入门双版本头显,OLEDoS 技术渗透率有望提升,到 2030 年全球 VR 头显出货量有望达 5500 万台,2024 - 2030 年 CAGR 达 33.8%。这一增长轨迹令人振奋,VR 头显正逐步走进大众生活,为消费电子产业链开辟新天地,从硬件研发到内容制作,带动相关产业协同发展,让我们看到沉浸式娱乐和办公的无限可能。
再看 “果链”,关税缓和、低估值共振产品创新,迎来修复契机。前期受高关税和宏观经济不确定性影响,“果链” 公司超跌,估值处于低位。如今,随着关税缓和,超跌反弹可期。2025 年秋季苹果新品涨价预期,更是为市场注入强心剂。苹果 2026 - 2027 年将迎来新一轮产品创新周期,折叠屏手机、AI 眼镜、带摄像头的 AirPods 等新品蓄势待发。折叠屏手机采用横向左右折叠设计,升级铰链技术,采用多种先进材料实现近无折痕效果;AI 眼镜也在储备开发中,定制芯片满足高性能低功耗需求。这一系列创新,将推动 “果链” 企业估值提升,带动消费电子产业链相关企业步入增量上行通道,为整个行业注入活力与新动能,开启新一轮的科技盛宴,引领消费电子潮流走向新高度。
智能手机和 PC 市场,同样在变革中前行。2025 年第一季度,在中国、拉美及东南亚需求推动下,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同比微增。苹果手机 25Q1 出货同比增速达双位数,市场份额略低于三星位居第二。而 PC 市场延续正增长,受关税备货及 AI PC 渗透影响,增速显著抬升。消费电子板块 25Q1 整体收入增速同比突破双位数,业绩及 Capex 双增,呈现良好成长势头。从国补政策带动国内手机销量温和复苏,到关税备货下 PC 市场头部品牌集中度提升,消费电子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协同共进,展现出强大的复苏韧性,为未来增长奠定坚实基石。
展望消费电子产业链的未来,机遇与挑战并存。技术的不断进步将推动产品持续创新,市场需求的多样化将为企业提供广阔发展空间。但同时,技术更新换代快、市场竞争激烈等问题也不容忽视。然而,当我们看到政策支持的力度、企业创新的决心、市场需求的潜力,我们有理由相信,消费电子产业链将在破晓前行中不断发展壮大,为我们的生活带来更多科技便利与惊喜,书写属于这个时代的辉煌篇章。
消费电子ETF:本基金跟踪的标的指数为国证消费电子主题指数,为反映A股市场中消费电子行业优质上市公司的市场表现,为投资者提供更丰富的指数化投资工具,编制国证消费电子主题指数。
芯片ETF:本基金跟踪的标的指数为国证半导体芯片,为反映A股市场芯片产业相关上市公司的市场表现,指数成分股业务范畴涉及芯片产业中材料、设备、设计、制造、封装和测试等环境,以被动投资的形式对沪深上市芯片产业一键打包布局。
(文中应用资料来源于半导体产业纵横、民生证券、天风证券、Canalys、Counterpoint Research、IDC、Trendforce 集邦咨询、中商产业研究院、中国证券报等相关报道与研究。)
风险提示:1.本基金为股票基金,主要投资于标的指数成份股及备选成份股,其预期风险和预期收益高于混合基金、债券基金与货币市场基金,属于中高等风险(R4)品种,具体风险评级结果以基金管理人和销售机构提供的评级结果为准。3.投资者在投资本基金之前,请仔细阅读本基金的《基金合同》、《招募说明书》和《产品资料概要》等基金法律文件,充分认识本基金的风险收益特征和产品特性,并根据自身的投资目的、投资期限、投资经验、资产状况等因素充分考虑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在了解产品情况及销售适当性意见的基础上,理性判断并谨慎做出投资决策,独立承担投资风险。4.基金管理人不保证本基金一定盈利,也不保证最低收益。本基金的过往业绩及其净值高低并不预示其未来业绩表现,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的业绩并不构成对本基金业绩表现的保证。5.基金管理人提醒投资者基金投资的“买者自负”原则,在投资者做出投资决策后,基金运营状况、基金份额上市交易价格波动与基金净值变化引致的投资风险,由投资者自行负责。6.中国证监会对本基金的注册,并不表明其对本基金的投资价值、市场前景和收益作出实质性判断或保证,也不表明投资于本基金没有风险。7.本产品由华夏基金发行与管理,代销机构不承担产品的投资、兑付和风险管理责任。8.市场有风险,投资须谨慎。9、文章所提个股不做推荐。
来源:华夏基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