沂蒙山深处“永不消逝的电波”——探访618战备电台

360影视 国产动漫 2025-05-16 11:43 2

摘要:自1966年开工,历时8年,坑道建成总长度470米、面积2820平方米。为了保密,工程没有采用爆破的方式,全部由两支部队的工程兵以人工挖造而成。

1966年,是“60后”的孩童时代。那时很少有人知道,一条T字形秘密坑道正在山东沂源一座大山的“肚子”里悄悄延伸。

自1966年开工,历时8年,坑道建成总长度470米、面积2820平方米。为了保密,工程没有采用爆破的方式,全部由两支部队的工程兵以人工挖造而成。

1974年竣工后,坑道内开始发出“神秘的电波”,转播的山东人民广播电台节目等覆盖淄博、临沂、潍坊和泰安等多个市县。

“进入21世纪,这座代号618的战备电台早已完成了它的战备使命,经当地有关部门整修复原,改建成一座收藏广播电视老物件、再现当年历史风貌、反映新中国成立以来广播电视发展历程的博物馆。”讲解员宋以霞说。

宋以霞在坑道南出入口介绍概况。

据介绍,618战备电台旧址原为山东人民广播电台战备台,系20世纪60年代,为适应国防需要,根据中央军委命令,由时任济南军区司令员的杨得志将军亲自选址兴建,位于沂源县鲁村镇凤凰官庄村北山,占地265亩。这是华东地区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一处战备电台。

坑道东出入口。

5月气温升高,渐渐入夏,山上丛林茂密。站在山坡上看,618战备电台出入口仅一人高,上方有植被遮蔽着。走进坑道,才发现别有洞天。

坑道总长度470米。

长长的坑道两侧是大大小小的房间,食堂、水库、浴室、宿舍、卫生室、阅览室、小礼堂等生活设施一应俱全,更有电台操作室、警卫室、导播室、机械加工、发电、配电、电子管发射等全部工作设备设施。

坑道内展室一角。

“直到现在,618战备电台的部分功能如中波广播仍在使用中。”宋以霞介绍。在这个坑道里,一批又一批干部职工为党的广播事业坚守岗位,留下了奋斗足迹。他们之中有的在此度过了最宝贵的青春年华,有的在此撒下了热血,有的工作至光荣退休。

坑道内机房重地一角。

年前,凤凰官庄村成功入选第四批“山东省红色文化特色村”。凤凰官庄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齐元陵说:“618战备电台旧址逐渐成为研学游的热门地点,为村庄文旅融合发展带来新的契机。”

据介绍,618战备电台旧址现为国家AAA级景区,是山东省党史教育基地、国防教育基地、文物保护单位、教师实践教育基地、中小学红色研学教育基地,淄博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总体国家安全观现场教学点。基地还建设了集餐饮、住宿、会议为一体的接待中心。

“今年五一期间,我们接待由家长带来的少年儿童游客特别多。”宋以霞说,“618战备电台旧址作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正式开放以来深受欢迎,每年接待参观者3万多人。”

来源:农村大众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