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当人类站在能源革命的十字路口,可控核聚变正以雷霆之势撕开未来的帷幕。这项被誉为 “人造太阳” 的终极能源技术,不仅承载着零碳能源的梦想,更酝酿着一场规模达万亿级的资本盛宴。2023 年全球超 100 亿美元的热钱涌入、中美欧相继突破能量增益关键节点、我国 “十
当人类站在能源革命的十字路口,可控核聚变正以雷霆之势撕开未来的帷幕。这项被誉为 “人造太阳” 的终极能源技术,不仅承载着零碳能源的梦想,更酝酿着一场规模达万亿级的资本盛宴。2023 年全球超 100 亿美元的热钱涌入、中美欧相继突破能量增益关键节点、我国 “十四五” 规划的战略背书,都在宣告:可控核聚变商业化的倒计时已然启动!
颠覆认知的 “能源圣杯”
如果说石油开启了工业文明,那么可控核聚变将彻底重塑人类能源版图。从海水提取的氘氚燃料储量近乎无限,1 克燃料蕴含的能量相当于 8 吨石油;无核废料排放、近乎零污染的特性,让它成为碳中和时代的终极答案;更关键的是,其反应条件极为苛刻,天然杜绝了核泄漏风险,安全性远超传统核电。
技术狂飙:商业聚变进入 “读秒阶段”
技术突破的浪潮正在全球掀起:美国国家点火装置(NIF)在 2022 年 12 月实现净能量增益,率先打破能量产出小于投入的困局;中国 “人造太阳” EAST 装置以403 秒的连续运行刷新世界纪录;而全球首个商业聚变电站更是计划在 2030 年并网发电 —— 这意味着,可控核聚变将从实验室走向千家万户。
三匹黑马抢占黄金赛道
在这场能源革命中,3 家 A 股上市公司凭借硬核技术和先发优势,已牢牢锁定核心赛道。
1. 中国核建:国家队领衔,手握千亿订单密码
作为我国核工程领域的 “定海神针”,中国核建承建了国内所有重大核工程,更深度参与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ITER)项目。2023 年新签核工程合同超 500 亿元,营收增速 18% 领跑行业,12 亿元的研发投入彰显技术雄心。中信证券更是给出 12 元的目标价,随着我国 CFETR 项目招标启动,这家企业有望迎来新一轮增长爆发。
2. 安泰科技:材料之王,垄断核心部件供应链
在可控核聚变的 “心脏” 部位,安泰科技的身影无处不在。独家供应 EAST 装置偏滤器材料,钨铜复合材料市占率超 80%,技术壁垒坚不可摧。公司不仅突破聚变堆第一壁材料技术,还与中科院共建联合实验室,单台聚变装置超 10 亿元的材料需求,以及核燃料包壳材料的量产预期,正为其打开巨大成长空间。
3. 久立特材:特种管材霸主,打破欧美技术垄断
在超导线圈和核级管材领域,久立特材上演了 “国产替代” 的传奇。作为 ITER 超导线圈结构件供应商,公司成功打破欧美长达数十年的技术封锁。2023 年净利润飙升 45%,动态 PE 仅 22 倍,显著低于军工材料行业平均水平,30% 的海外收入占比更彰显其全球竞争力。
能源革命的号角已经吹响,可控核聚变正从科幻照进现实。这 3 家核心企业,不仅是技术创新的先锋,更是万亿蓝海市场的首批掘金者。当 “人造太阳” 真正照亮世界,谁将成为这场革命的最大赢家?答案或许就藏在它们的成长曲线之中。
声明:本文绝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引导或承诺,仅供学术研讨,请审慎阅读,市场有风险,投资决策需建立在理性的独立思考之上。
来源:体育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