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我经常看电视到深夜,这样很容易就睡着了,但早上起来总感觉头晕不适。”“我虽然睡得早,但真正睡着的时间很少,睁眼到天明的滋味真不好受。”医院里经常有老年人因睡眠问题前来就诊咨询,其实,对老年人而言,睡得少和睡得晚都不是好习惯。
“我经常看电视到深夜,这样很容易就睡着了,但早上起来总感觉头晕不适。”“我虽然睡得早,但真正睡着的时间很少,睁眼到天明的滋味真不好受。”医院里经常有老年人因睡眠问题前来就诊咨询,其实,对老年人而言,睡得少和睡得晚都不是好习惯。
睡得晚有何危害
打乱生物钟老年人睡眠调节能力下降,睡得晚会进一步破坏昼夜节律,导致失眠、早醒等问题。长期生物钟紊乱会加速神经退行性疾病(如阿尔茨海默病)的进程。
不利于心血管健康老年人睡得晚会导致夜间血压波动,增加心血管疾病和脑卒中的发生风险。在凌晨时段交感神经兴奋,易诱发心律失常,甚至猝死。
引起代谢功能异常睡眠时间后移会扰乱胰岛素分泌,导致血糖控制困难。熬夜晚睡还会降低免疫细胞活性,使老年人更易生病,且恢复能力下降。
睡得少有何危害
认知功能下降睡眠不足会抑制深度睡眠期间类淋巴系统对β-淀粉样蛋白的清除效率,同时增加神经元活性,以生成更多β-淀粉样蛋白,形成“生成增多、清除减少”的恶性循环。长期积累的β-淀粉样蛋白会损伤海马区神经元,干扰突触传递,加速记忆衰退和认知功能下降。
引发情绪问题睡眠不足会影响大脑神经递质平衡,降低血清素和多巴胺水平,提高皮质醇等激素浓度,这种生理变化会引发焦虑、烦躁等负面情绪。
加速身体机能衰退睡眠不足会通过多重机制加速身体机能衰退,如肌肉蛋白质合成受阻,引发肌肉量减少和力量下降;神经-肌肉协调性受损,削弱大脑对肢体动作的精准控制。在长期累积效应的影响下,老年人跌倒、骨折等风险上升。
给老年朋友的睡眠建议
对于睡得晚和睡得少的老年人,医生有以下建议:
一是固定作息,营造良好的睡眠环境。老年人需养成固定作息习惯,每天尽量在同一时间起床和入睡,即便前一晚睡得少或睡得晚,第二天也要规律作息,让生物钟尽快回归正轨。保持卧室安静、黑暗且温度适中,选择支撑性好的床垫和枕头,减少夜间不适与翻身,身体在放松的环境中更易进入睡眠状态。
二是调整睡前行为,放松身心。老年人应避免在睡前摄入咖啡因、酒精及大量液体,减少使用电子设备。让身体逐渐放松下来,为入睡做好准备。老年人还要保持积极的心态,避免因焦虑加重失眠症状。
三是重视睡眠问题,积极寻求专业支持。老年人如果长期存在入睡难、睡眠浅或早醒等问题,且自我调整无果,应及时寻求专业医生帮助。医生会根据老年人的具体情况,给出睡眠评估、心理治疗或药物治疗等建议。
文:浙江省宁波市北仑区人民医院医疗健康服务集团春晓院区全科副主任医师 颜世昊
整理:仇聪
策划:郑颖璠
编辑:王千惠 秦明睿
校对:杨真宇
审核:管仲瑶 徐秉楠
本文经「原本」原创认证,作者健康报社有限公司,访问yuanben.io查询【1Q3GXEDS】获取授权
来源:晓月月聊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