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活汽车消费还需三箭齐发

360影视 日韩动漫 2025-05-16 12:06 2

摘要:近年来,中国汽车产业在规模、创新和全球化层面实现跨越式发展。2024年在“两新”政策带动下,汽车市场取得了不错的成绩。据统计,2024年我国汽车流通行业总产值高达4.8万亿元,占全国社会消费品零售额的比重接近11%,首次超越房地产成为国民经济第一支柱。

汽车稳则社零增长动力强,愈发成为共识。

近年来,中国汽车产业在规模、创新和全球化层面实现跨越式发展。2024年在“两新”政策带动下,汽车市场取得了不错的成绩。据统计,2024年我国汽车流通行业总产值高达4.8万亿元,占全国社会消费品零售额的比重接近11%,首次超越房地产成为国民经济第一支柱。

今年,我国继续加力扩围实施“两新”政策,汽车市场还有哪些潜力待挖?在4月25日举办的2025中国汽车消费论坛上,与会人士着重探讨了汽车流通行业应如何抓住政策机遇激活消费动力,以及在“两新”政策之外,如何培育汽车消费的新增长点,从而推动汽车消费扩容等话题。

01

流通端多方发力提振车市

“汽车行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汽车消费作为国内消费市场和对外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国家提振消费、创新业态的核心任务息息相关。”中国汽车流通协会会长肖政三表示,中国汽车流通协会紧密配合政府主管部门,以各项促进汽车消费政策落地为核心,从三个方面提振汽车消费市场进一步升级。

首先,带领行业构建新型流通与服务体系,创新销售与体验模式,增强消费者数字化购车体验和对智能网联技术的认知,加大对包括新能源汽车在内的整体汽车消费升级。进一步优化二手车流通生态,推动二手车经销企业专业化发展,提升二手车信息透明,引导更多优质“品牌二手车”占领市场;推动二手车出口试点,拓展海外市场。加大对新车、二手车销售企业的服务力度,推动更多资金资源服务于流通行业企业渡难关、促发展。

其次,围绕“以旧换新”政策的进一步推进,深入调研,针对区域差异化需求,为政策决策提供相关的具体建议,加大对需求较大县域等农村地区的补贴倾斜力度,从而激发下沉市场消费潜力。通过不同渠道加大宣传力度,确保以旧换新政策和补贴路径深入人心,通过信息化手段和数据工具,帮助汽车销售企业简化申领流程,提升消费者参与度,同时防止出现冒领情况,确保补贴用到实处。

第三,加大汽车流通领域的数字化转型和大数据应用,提升汽车流通和消费效率。通过建设“中国汽车流通行业可信数据空间”,尽快打通新车、二手车、报废车等环节关键数据,构建汽车全生命周期信息平台,推动汽车流通行业数字化转型升级,帮助企业建设线上线下融合的新车、二手车销售服务体系。鼓励和引导更多的服务商利用汽车流通行业的数据,研发服务于汽车消费各环节的配套数据产品,加快汽车流通行业数据资产化进程,为汽车销售企业发展提供新的增长渠道和业务抓手。

随着行业政策的大力扶持,消费观念的不断转变,二手车交易量逐年上升。2024,全国二手车交易量1961.42万辆。但我国二手车流通行业仍然面临着诸多亟待解决的难题。

在优化二手车流通生态方面,CADA柠檬查副总经理常亮表示,制约二手车市场发展最核心的问题是信任。在中国汽车流通协会的指导下,根据国家部委的相关要求,结合各部委的相关数据,CADA柠檬查建立了二手车信息服务平台。通过这几年的发展,CADA柠檬查报告已经覆盖了乘用车、商用车、摩托车、特种车等,并且服务区域包含了全国各个省份。

02

车市向好但问题依然突出

今年一季度,我国乘用车市场出现了稳中有进、结构优化的显著特征,新能源乘用车消费持续领跑,政策效应与消费升级协同发力,为全年行业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根据中国汽车流通协会统计,2025年一季度,全国乘用车累计零售512.7万辆,同比增长6%,其中新能源乘用车累计零售242万辆,同比增长36.4%。国内新能源渗透率综合达到47.2%,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

今年3月,中国汽车经销商库存预警指数为56.9%,虽然在荣枯线之上,但是终端去库存的节奏在加快。另外,3月二手车经理人指数为48.2%,环比增长了8.8个百分点。二手车市场景气度显著提升。

中国汽车流通协会预测,2025年全国乘用车市场零售总量将突破2400万辆,同比增长达到5%,新能源汽车零售渗透率将会达到55%,市场增长态势有望延续。不过,汽车市场向好的背后,问题也不容忽视。

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副会长罗磊指出,目前,汽车市场总体呈现增量不增收、增收不增利的特点,需求不足已成为现阶段的最大问题,整个汽车产业链出现严重恶化的状况。而且部分消费需求和消费能力较强的城市,又受到限购政策的制约,如何能够充分合理释放消费潜能,提升消费者的消费品质,是行业当前面临的首要问题。

作为衔接汽车生产和消费的流通环节,处于一线的汽车经销商承受着来自供需双方的持续性压力,处境十分艰难。其中部分是受到厂家品牌结构性调整的波及,而大部分是由于金融机构抽贷、断贷、压贷资金的断裂而造成企业停摆,与汽车经销商的自身经营能力并无直接关系。

从供给看,生产企业的产能释放过度、销售计划过高导致经销商难以完成。从需求看,新车价格倒挂,经销商出现了一定程度的亏损,经销商特别是燃油车经销商存在网点过密、库存高企、盈利能力不足和厂家商务政策不合理的问题。可以说,经销商目前面临的形势仍然十分严峻,需要相关政府部门尽快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加以防范和化解。

03

抓换新、松限购、构生态

罗磊认为,从流通端提振汽车消费需要打好组合拳,可以从以旧换新、限购松绑、重构服务生态3个方面,三箭齐发。

商务部数据显示,截至4月10日,今年全国提交汽车“以旧换新”补贴申请总数达到223.2万份。其中汽车报废更新补贴申请74.7万份,汽车置换补贴申请148.5万份。

今年一季度,自主品牌零售份额已经上升至63%,较去年同期增长了7.9个百分点。头部车企转型升级表现优异,比亚迪、吉利、奇瑞、长安等传统车企的品牌份额提升明显。以旧换新不仅拉动了整体市场增长,也加速了结构调整。

罗磊指出,从限购松绑方面看,今年以来,各级政府部门想方设法促进汽车消费,但现在看来汽车消费增长还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中国汽车流通协会认为,促进汽车消费首先要取消消费限制措施,让受限制的消费爆发出来,其中最大限制就是一线城市的限购政策。

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建议,要从限制汽车购买转为调节汽车使用,让每一位为城市发展做出贡献的市民都能够有机会拥有汽车。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杭州、天津这样具备强大购买力的城市汽车消费的发力,能够让市场形成强大的内生动力。而且利用经济的办法和以成熟的科技手段来调节交通流量和使用强度,形成社会自发调节和汽车使用的动态机制,从而达到取消消费限制,实现交通科学化管理的目的。

据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初步估算,预计近5年内,通过放宽乃至取消限购,全国每年可额外增长乘用车销量100万辆左右,约占乘用车销量的5%,进而每年会拉动社会消费零售总额5%左右,GDP增长0.3%左右。

从重构服务生态方面看,当前零售业务逐渐难以成为行业的主要盈利来源,后市场服务变得更加重要。近段时间,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围绕汽车改装行业的合法化、汽车消费税后移等问题为抓手,不断推进汽车服务的生态重构。比如,在汽车改装方面,随着新兴技术产业的兴起和普及,客户对改装行业的认知正在逐步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汽车改装市场空间广阔。但是发展的前提是要先明确汽车改装行业的政府主管部门,推出相关的行业法规和标准,逐步放开对汽车改装行业的限制。

中国汽车流通协会还建议后移汽车消费税。首先,汽车消费税可以从生产(包括进口环节)改为零售环节征收,并取消加征豪华车乘用车的特别消费税。其次,将新能源用车纳入消费税征收范围的同时,将乘用车消费税按排量征收,改为按价格区间征收。

04

二手车业务不容忽视

在以旧换新政策持续推进下,经销商应把握好置换业务,并不断提升自身能力。

品牌二手车业务专家柴京京回顾了多年前实施的购置税优惠政策。受此影响,乘用车市场销量增长明显,同时析出大量相对优质的二手车源,而此次“两新”政策也起到了类似的效果。因此,厂家和经销商应将二手车业务定位为新车业务的一部分,而非与新车割裂的业务。一般而言,经销商的二手车业务包括自营、集团运营和外包三种模式。汽车经销商集团在资源配给方面需要根据业务分工,比如外包服务商、集团、单店的权责分别有哪些,绩效考核指标中的结果指标、过程指标应该怎么分配,业务利润怎么分配等。无论采用哪种模式,都要设计对应的流程节点和管控制度。

“汽车经销商开展二手车业务优势非常明显,无论是品牌背书、售后保障、管理赋能、资金、场地、车源等,都是经销商集团的优势。”华宏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宏汽车”)二手车事业部总经理安勇直言,做二手车业务的初衷是为了更好地促进新车销售。华宏汽车的二手车业务中有零售、有批售、有外拓、有保客、有本品牌和非本品牌,已实现从库存到收支的统一管控。

据安勇介绍,为做好二手车业务,经销商首先要吃透“两新”政策及本地的细化措施。无论是市商务局还是区县级的商务部门,保证政策信息对称。与此同时,集团要对内部流程进行优化。比如,集团所属子公司要做到能自主执行和运用政策;结合政策策划相应市场活动;对客户进行分层,实现精准营销,实现政策效果最大化。

在精准营销方面,华宏汽车重新梳理基盘客户数据,紧密聚焦2012年前的燃油车和2018年前的新能源车主,制定了差异化的营销方案。在报废场景,实现了引导车主报废,制定出相应的金融贴息方案。在置换场景,针对集团内高端车主推出了旧车高价评估,加省市区等的补贴,再加新车补贴的组合,单车补贴可以做到3万~5万元。

在业务流程方面,华宏汽车在新车销售和材料申请环节为客户提供了代办服务,在去年6月组织了报废车的专场拍卖,促进报废环节有序、高效运行。为了提高业务效率,华宏汽车启用了数字化工具,针对系统实时匹配客户车辆条件与补贴政策,提供个性化的置换方案,让整个流程更加高效。

在合作生态方面,华宏汽车还与报废拆解企业做好对接,锁定了合规的报废渠道,将办理汽车报废的周期缩短了一半,同时加强与金融机构的深度合作,推出补贴预支服务,缓解部分客户在购车阶段存在的压力,在汽车置换业务上取得了立竿见影的效果。

05

汽车市场增长潜力仍被看好

在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经济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王青看来,未来10年,国内汽车消费潜在复合增长率大概将达到每年1.5%,汽车销量潜在复合增长率为1.0%,最近这几年增速略高,可能在3%~4%,随后将逐渐放缓。

“2025年,新能源汽车销量占比将超50%,我们判断到2029年这一数字将超过80%。此后,新能源汽车销量增速会逐步进入平台期。”王青说,“在国内其实汽车销量保持1%增长率的条件下,到2030年新能源汽车国内销量将达到2800万辆左右。新能源汽车销量快速增长和燃油汽车市场的萎缩是同步的。”

“去年8月‘两新’政策增量扩容之后,国内汽车销量月度数据趋势企稳向上。今年一季度,在政策发力下,更多基层消费者的消费需求被激活了。”国家信息中心信产部汽车市场处处长丁燕说,接下来值得关注的是,随着延迟退休政策的实施,中老年群体的消费潜力值得关注,特别是女性消费者无疑是潜力人群。长期来看,消费者对品质、品牌、服务的重视度逐年提升,性价比是企业决胜的短期因素,但长期还是要看品牌口碑。

王青从消费角度指出,我国马上进入世界银行界定的高收入国家范围,整个消费格局会发生非常大的结构性调整,社会形态也逐步从生产者社会转向消费者社会,也就是经济增长的动力会更多依赖于国内消费。与此同时,国内消费者越来越强调品质,注重产品科技感,倾向简约化、实用化、差异化消费,并且要适应多场景的差异化需求。另外需要注意的是,2024年,我国服务消费支出占比在46%左右。未来,服务消费占比会超过商品消费。因此,企业要从提供商品转向提供服务产品,一方面商品和服务要有机融合,另一方面多元消费业态与消费场景也要有机融合。

王青向流通企业提出建议,基于消费背景变化,新能源汽车的营销要适应消费端的变化,首先要向消费者提供多触点、路径短,可以各取所需的消费场景。其次,要把“菜单”做厚,发掘并满足长尾消费需求。第三,要结合情绪价值,开拓更多汽车后市场服务。第四,要具备“群”意识,维护好社群、圈层,提高黏性。第五,对“群”客户进行分层,并加以分析和挖掘,整合异业资源,共同开辟消费入口,提供增值服务。

文:陈萌 编辑:焦玥 版式:王琨

喜欢请点亮分享、点赞、在看给小编加个鸡腿!

来源:中国汽车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