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我现在连5万都拿不出,你们还要逼我还52万吗?"直播间里,三石红着眼眶诉说着自己的困境。
"我现在连5万都拿不出,你们还要逼我还52万吗?"直播间里,三石红着眼眶诉说着自己的困境。
谁能想到,这个曾经趾高气扬的网络红人,如今竟在镜头前低声下气地求情。
这场突如其来的"变脸"大戏,让围观网友直呼魔幻。
就在几个月前,三石对52万的债务还死不认账,态度强硬得让人咋舌。
如今画风突变,她在直播中细数自己的不容易:直播间人气低迷、带货销量惨淡、单亲妈妈养孩子压力山大...字里行间都在传递一个信号——我现在这么惨,你们还好意思跟我要钱?
这番卖惨操作很快引发热议。
有网友翻出三石之前的直播数据,发现她最近一个月至少开了20场直播,按照行业最低标准计算,收入也不会太难看。
更讽刺的是,就在哭穷的前几天,她还在社交平台晒出新买的奢侈品包包。这种前后矛盾的表现,让人不得不怀疑"穷"字的真实性。
三石在直播中特意提到许敏"一场直播能赚上百万",言外之意就是对方不差这点钱。
这种逻辑让不少网友感到愤怒:"欠债还钱天经地义,难道对方有钱就成了赖账的理由?
"更让人反感的是,她反复强调自己"要养孩子",试图用母爱牌来博取同情。
有网友犀利评论:"当初欺负别人的时候怎么不想想孩子?现在倒把孩子当挡箭牌了。"
这场闹剧最值得玩味的是网友的反应。支持三石的人认为,既然她现在确实困难,债主应该网开一面
。但更多声音指出,问题的关键不在于她现在有没有钱,而在于她之前拒不认账的态度。
法律界人士也表示,经济困难可以通过协商分期还款,但不能成为免除债务的理由。
其实三石事件折射出一个普遍现象:在流量为王的网络世界,人设可以随时切换,但观众的记忆不会轻易消失。
当网红们习惯用夸张表演来获取利益时,一旦需要承担责任,往往就会选择最擅长的"表演式求饶"。
只是这一次,网友们似乎不愿意再为这样的戏码买单了。
在这个人人都能发声的时代,公众人物的每一个举动都会被放大检视。
三石从强硬到示弱的转变,不仅关乎52万债务的归属,更是一场关于诚信与责任的公开课。
或许正如一位网友所说:"卖惨只能换来暂时的同情,但失去的信任,可能永远都找不回来了。"
来源:文娱前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