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美乡村 普明新貌——记山西省吕梁市岚县普明镇普明村

360影视 国产动漫 2025-05-16 13:26 1

摘要:普明村地处山西省吕梁市岚县县域西南方向,距岚县人民政府约11.6千米。209国道从村旁经过,为普明村带来了便捷的交通条件,也使得村庄与外界的联系更加紧密。

普明村地处山西省吕梁市岚县县域西南方向,距岚县人民政府约11.6千米。209国道从村旁经过,为普明村带来了便捷的交通条件,也使得村庄与外界的联系更加紧密。

普明村下辖小赤土、丁家山2个自然村,耕地总面积11611亩(约7.74平方千米)。在普明村,村民主要种植的作物是玉米、土豆和小杂粮,养殖的牲畜以猪、牛、羊为主,养殖的家禽以鸡为主。

普明村牌楼

走进普明村,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排排整齐的房屋,白墙黛瓦,在绿树的映衬下格外雅致。村中家家户户都接通了天然气,街道平整宽阔,绿树成荫,花香四溢。足球场、广场等公共设施一应俱全,这些地方是村民休闲娱乐的好去处。全村有4家超市、1个农贸交易市场、7家面塑作坊……大街小巷人来人往,热闹非凡,极具生活气息。

2021年,普明村被评选为“山西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示范村”。2022年,普明村入选“省级乡村振兴示范村”,这标志着普明村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近年来,普明村积极响应吕梁市委“打造美丽幸福吕梁”的总要求,团结全村广大党员干部和群众,以踔厉奋发的精神状态和笃行不怠的实干作风,立足新征程、展现新作为、干出新成绩,积极打造“气象新、面貌美、活力足、前景好”的新时代乡村振兴样板,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乡村振兴的深刻内涵。

夯实基层党组织

“农村富不富,关键看支部;支部强不强,关键看‘头羊’。”这句朴实而深刻的话语,如同一座明亮的灯塔,为普明村的发展指明了方向。普明村村“两委”深刻认识到,基层党组织是引领农村发展的重要力量,只有筑牢这个战斗堡垒,才能为乡村振兴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

于是,普明村党支部以“抓党建促基层治理能力提升”为主线,精心谋划、精准发力,持续完善党支部“组织引领、队伍引领、制度引领、阵地引领、激励引领”的“1+5”工作体系,为党支部建设注入了活力。

在组织引领方面,普明村党支部不断优化组织架构,明确各成员的职责分工,确保各项工作有人抓、有人管。通过定期召开支部会议,研究、解决工作中的重大问题,形成了强大的合力。同时,普明村党支部注重选拔和培养优秀的党员干部,打造了一支政治素质高、业务能力强、服务意识好的党员队伍。通过开展各类培训和学习活动,不断提高党员干部的综合素质和业务能力,使他们成为推动普明村发展的中坚力量。

为了让基层党员从“无职”变“有为”,从先行变先锋,普明村扎实开展了一系列富有成效的工作。

普明村党支部邀请了多位专家学者、先进典型为党员授课,传授党的理论知识、农村工作方法和实用技能。通过培训,党员们的政治素养和业务能力得到了显著提升,成为推动普明村发展的“领头雁”。

普明村党群服务中心

此外,普明村党支部制定了详细的党员积分制管理办法,对党员参加组织生活、履行岗位职责、服务群众等方面进行量化考核。积分结果与党员的评先评优、民主评议等挂钩,形成了良好的激励机制。党员们纷纷争当先锋模范,积极为普明村的发展贡献力量。

为了充分发挥网格的作用,普明村打造了以党建为引领的全要素网格化治理架构,实现了基层治理的精细化、高效化。

立足于村情,2023年,普明村党支部科学划分了7个一级网格和81个二级网格,将村庄的每一个角落都纳入了网格管理范围。同时,设置7个党小组,每个党小组负责一个一级网格,形成了“党支部—党小组—网格员”的三级组织架构。

通过创建“网格党支部 + 网格党小组 + 党员中心户 + 群众”四级治理模式,普明村构建了上下贯通、左右联动的治理体系。网格党支部发挥统筹协调作用,整合各方资源,推动网格内各项工作的开展;网格党小组带领网格员深入群众,了解群众需求,解决群众问题;党员中心户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广大群众积极参与网格治理,形成了共建共治共享的良好局面。

如今,普明村通过完善工作体系、开展党员培训、打造网格化治理架构等一系列举措,夯实了基层党组织的根基,有效打通了基层治理的“神经末梢”,党员队伍的先锋模范作用得到了有效彰显。

注重产业发展

产业发展是乡村的动力内核,也是普明村蓬勃发展的核心支撑。早在2018年,普明村党支部便牵头成立了岚县泰鼎养殖有限公司,大力发展肉鸡养殖产业。这一举措,不仅为普明村带来了新的经济增长点,更为村民们的增收致富开辟了新途径。

岚县泰鼎养殖有限公司年出栏168万只白羽肉鸡,这样的规模在全县名列前茅,每年能为全村脱贫户带来稳定的分红,村集体经济每年可创收20余万元。

为了进一步提升肉鸡的品质和市场竞争力,普明村积极争取外部支持,与山西农业大学建立了紧密的合作关系。山西农业大学针对村中的鸡场开展定期帮扶,为养殖户提供技术指导和培训,使出栏的肉鸡品质得到了显著提升,普明村的肉鸡养殖产业更加稳固,市场竞争力也更强。

普明村工业园区的幢幢厂房

在此基础上,普明村还与山西大象农牧集团有限公司开展了定向合作,由该公司定向收购普明村每年出栏的六批白羽肉鸡。这种“公司+农户”的合作模式,既保证了肉鸡的销售渠道,又降低了村民的养殖风险。现在,普明村的养殖业在全镇乃至全县都处于领先地位,规模之大、效益之好令人瞩目。

2020年开始,普明村又利用衔接资金,建设了多座日光节能温室大棚,大力发展蔬菜种植产业。这一举措,为村民在传统粮食种植以外开辟了一条新路,极大地带动了村民的就业和增收。而鸡场产出的鸡粪,在村里的蔬菜大棚中派上了大用场。作为有机肥料,鸡粪的应用既降低了鸡场的经营成本,又提高了蔬菜的品质。这一产业链循环让普明村实现了零污染,村里的产业发展走上了绿色循环的道路。

可喜的是,在普明村村“两委”的带领下,全体村民迅速将蔬菜大棚发展到了全县领先水平。通过与企业建立合作关系,企业上门收购蔬菜,销路不愁,进一步带动了村民增收。

蔬菜大棚内的辣椒长势喜人

普明村的辣椒种植面积广阔、品质较好,但销路窄一直是困扰村民的难题。2020年,岚县青清蔬菜产销有限责任公司成立,不仅解决了辣椒的销路问题,还为村民创造了超过200个工作岗位。公司通过与外地市场建立合作关系,将普明村的羊角尖黄皮尖椒、土豆等蔬菜稳定输送至河北、山东、上海等市场,日销量超过2.5万千克。

此外,普明村还依托省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和村内现有的种养产业,带动村内500余位村民就业,使其年均增收约2万元。这一系列的产业发展举措,全面增加了农户家庭的经济收入,让村民们的生活更加富裕。

肉鸡养殖与蔬菜大棚的发展,使普明村实现了小农户与大市场、现代农业的有机衔接。而电商的发展,更是让村中生产的农产品搭上了“快车”。普明村建起了乡村e镇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有专人指导村民进行直播和销售,并提供品牌培育、产品包装、品质把关等服务。这一举措切实提升了农产品的标准化水平,让越来越多的特色农产品进入了全国各地的市场,普明村村民实现了在家门口致富的愿景。

普明乡村e镇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

对于回乡创业的青年,普明村给予了大力的支持和帮助。村里开展了“线上+线下”的免费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类型涉及护工、电工、焊工等多个领域。这种培训模式,形成了村委主导、多部门联动、村民积极参与的良好局面,培育了懂经营、会管理、有技术的新农民。

值得一提的是,普明村南有一块占地17.5亩(约0.012平方千米)的荒滩,由于缺乏有效利用,该处一直处于闲置状态。为了充分利用这一资源,普明村通过集体自筹资金,将荒滩改造成了一个设施完备的农产品交易市场。市场占地面积超过11万平方米,春季主要交易化肥、种子、农药等农业生产资料,秋季则主要交易小杂粮、玉米等农产品。

农产品交易市场的建立,不仅为村民提供了便利的交易场所,还壮大了村集体经济,每年可为村集体创收十万元以上。同时,该市场辐射全县的农贸交易,促进了县域经济的发展。

乡村旧貌换新颜

近年来,普明村围绕全镇“示范引领、分类整治、分步推进、分年实施”的整体思路,以“规划先行、居民主体”为原则,结合村庄实际情况,有条不紊地推进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实现了从破旧落后到美丽宜居的华丽转身。

在完善基础设施方面,普明村着力加快道路硬化、雨污分流等工程的建设。2023年,普明村共计硬化街道小巷2.7千米。在施工过程中,普明村村“两委”深入一线,协调解决施工中的各种问题,确保了工程的顺利进行。经过硬化,原本坑洼不平、尘土飞扬的土路变成了宽阔平坦的水泥路,不仅方便了村民的出行,也为农产品的运输和乡村旅游的发展创造了良好条件。

硬化后的道路便利了村民的出行

普明村分两期实施了雨污分流工程,累计管网里程达8816米,实现了主街道雨污管网全覆盖。这一工程的实施,有效解决了污水横流、雨水积聚的问题,改善了普明村的卫生状况。此外,天然气入户工程更是让村民的生活品质得到了极大提升。村民用上了清洁能源,告别了传统的柴火和煤炭,不仅减少了环境污染,还提高了生活的便利性和安全性。

为了便利村民出行,普明村还建设了一座长44.06米、宽10米、承重30吨的预应力混凝土大桥。这座大桥全面打通了普明村与经济开发区的连接线。从此,村民们的出行更加便捷,农产品的运输也更加顺畅。大桥的建成,为乡村经济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住房问题一直是村民关心的焦点。2019年,村中建起了高层小区,改善了村民的居住条件。小区内绿树成荫、环境优美,配套设施齐全,村民们住进了宽敞明亮的新房,生活质量得到了极大提升。每年年末,村委会还会为每家每户发放米面粮油,让村民们感受到集体的关怀与温暖。

新建的操场成了村民健身休闲的好去处

依托驻地企业的余热优势,普明村实施了集中供暖项目,解决了1096户农户的供暖问题,全面补齐了全村基础供暖设施短板。在寒冷的冬天,村民们不再为取暖问题而发愁。这一项目的实施,切实提升了全体村民的幸福感、满意度,让村民们过上了更加舒适的生活。

此外,普明村打造了一系列文化设施,切实丰富了广大群众的农闲娱乐生活。

其中,文化长廊及凉亭成为普明村的一道亮丽风景线。文化长廊内容丰富,图文并茂展示了党的光辉历程和普明村的发展变化。1000米塑胶步道的铺设,为村民的健身提供了便利。每天清晨和傍晚,步道上都有村民锻炼的身影。普明村还新建了占地3000平方米的文化广场,并完成了村内龙山广场的改造,让村民们有了更多的休闲空间。广场上经常举办各种文艺活动,如广场舞比赛、戏曲表演等,丰富了村民们的精神文化生活。

普明村的人居环境焕然一新

在人居环境整治方面,普明村以农村人居环境“六乱”整治为抓手,创新推行“1+2+N”工作机制,取得了显著成效。2023年,普明村设置了30个清洁员岗位,负责村庄的日常清洁工作。此外,普明村完成了村内8处脏乱点整治,改造户厕490户。

在整治过程中,普明村充分发挥村民的主体作用,通过宣传教育等方式,引导村民自觉参与到环境整治中来。村民们积极响应,主动清理自家房前屋后的垃圾,种植花草树木,美化庭院环境。如今,普明村的人居环境焕然一新,街道整洁干净,庭院绿树成荫,处处洋溢着生机与活力。

经过多年的发展,普明村的整体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普明村的蝶变,是吕梁市和美乡村建设的生动缩影。在这里,村民们用勤劳的双手,书写着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壮丽篇章。

终审:魏文源

监审:杨眉

编校:李佳睿

本刊记者:王莉娟 □李霞

网络:吴飞飞

来源:村委主任杂志社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