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5月8日,工信部一纸《汽车车门把手安全技术要求》征求意见稿,把隐藏式门把手推上风口浪尖——断电卡死、碰撞无法开门,这哪是“黑科技”,分明是“催命符”!继4月整治智驾过度宣传后,官方再对新能源车的“花哨配置”动刀,网友直呼:“终于有人管管这些华而不实的东西了!”
5月8日,工信部一纸《汽车车门把手安全技术要求》征求意见稿,把隐藏式门把手推上风口浪尖——断电卡死、碰撞无法开门,这哪是“黑科技”,分明是“催命符”!继4月整治智驾过度宣传后,官方再对新能源车的“花哨配置”动刀,网友直呼:“终于有人管管这些华而不实的东西了!”
但说到底,汽车界的“智商税”何止门把手?今天咱就扒一扒那些“看似高级,实则鸡肋”的功能,买车时千万绕道走!
【自动启停+48V轻混:省油?省的是钱包!】
自动启停,堪称“车主最想拆掉的功能”。等红灯时发动机频繁启停,号称省油,实则伤电瓶、费起动机,老司机吐槽:“堵车时一脚刹车就熄火,绿灯一亮还得等发动机‘喘口气’,省下的油钱全搭在换电瓶上了!”更离谱的是,某车企用户竟用热毛巾捂中控“骗”系统报错,只为关掉这功能,车企和车主的“攻防战”简直魔幻。
48V轻混更是个“大冤种”。车企吹嘘它“省油神器”,实际价格贵、效果差,早期车型维修费堪比发动机大修。要不是比亚迪混动把价格打下来,这技术差点成“行业标配”,车主怕是早被薅秃了。
【大灯清洗:洗的是大灯,费的是智商】
港台剧里豪车大灯一喷水就干净,现实却是“喷头比牙签细,污渍比城墙厚”。这功能本为应对沙尘、泥泞设计,但城市道路干净得能照镜子,谁家大灯能脏到触发清洗?真脏了,喷水量小得像“洒水车路过”,喷头还容易堵,修一次够洗车店办年卡。更扎心的是,选装费够洗一辈子车,妥妥的“有钱人认证税”。
【“可见即可说”:社恐的噩梦,方言的克星】
车企吹捧的“语音操控革命”,实则是“社死现场”。取消物理按键后,调空调得喊“小X同学”,导航得说“我要去”,方言一开口直接“已退出语音服务”。更尴尬的是,副驾坐个同事,你扯着嗓子喊“打开座椅加热”,瞬间变身“车载喊麦主播”。关键是,APP内部操作还得动手,语音控制成了“半吊子”,实体按键+手机支架不香吗?
【全景天幕:看星星?不如看太阳烤头皮】
天窗曾被吹成“浪漫神器”,结果车主发现:抽烟开空调更省事,看星星不如搭帐篷。车企一拍脑门升级成“全景天幕”,直接变“移动桑拿房”。夏天车内50℃,车主被迫加装遮阳帘,结果天幕+遮阳帘=自欺欺人。更糟心的是,玻璃强度不如钢铁,暴晒后胶条老化,随时担心“碎成蜘蛛网”。
【鸡肋功能大赏:定速巡航、引擎盖弹起、屏幕换挡……】
定速巡航:城市用不上,高速变道还得手动接管,堵车时更是“添堵神器”。主动引擎盖弹起:号称保护行人,实则误触率高,修一次够买辆电动车。屏幕换挡:手指戳屏幕比拨杆还费劲,倒车时手忙脚乱,误触率堪比“手残党”。反倒是备胎这种实用配置,如今却被车企偷偷取消,美其名曰“节省空间”,实际是“省成本”。
车企拼命堆配置,车主却为“智商税”买单。从隐藏式门把手到全景天幕,从自动启停到语音操控,多少“黑科技”成了“闹心科技”?更讽刺的是,安全配置如备胎被砍,鸡肋功能却大行其道。
互动话题
你觉得哪些汽车功能最该被淘汰?是“反人类”的隐藏式门把手,还是“社死现场”的语音操控?或者你有更奇葩的用车经历?欢迎在评论区吐槽,让车企看看消费者的真实需求!
来源:全球车友汇一点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