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江门市2025年两会提出,要深入实施“百千万工程”,加快镇街提能升级,扎实推进富民兴村,奋力实现“三年初见成效”目标。赤坎镇驻镇帮镇扶村工作队抢抓机遇,乘势而上,工作队长(驻南楼村第一书记)向成带领团队用“三步法”破局乡村发展难题,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振兴答卷。他
江门市2025年两会提出,要深入实施“百千万工程”,加快镇街提能升级,扎实推进富民兴村,奋力实现“三年初见成效”目标。赤坎镇驻镇帮镇扶村工作队抢抓机遇,乘势而上,工作队长(驻南楼村第一书记)向成带领团队用“三步法”破局乡村发展难题,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振兴答卷。他们的实践不仅与两会精神高度契合,更成为乡村推进实施“百千万工程”有力实践的鲜活样本。
第一步“破局”:精准调研激活产业“金钥匙”
赤坎镇树溪村曾面临“有资源无产业、有劳力无技术”的困境。工作队以两会提出的“科学施策、精准发力”为指引,展开深度调研。通过绘制土质、气候、劳动力三维图谱,结合江门“侨乡优品”战略,选定“钦蜜9号”黄金百香果为突破口。
为确保产业落地,向成率队走访粤港澳大湾区市场,提前对接广州江南市场等渠道,并制定《产业可行性发展方案》,用数据打消村民顾虑。“每亩年收益超万元”的承诺,让75亩荒地变身智慧种植基地。村民富伯感慨:“以前种地靠天吃饭,现在靠技术增收!”
第二步“攻坚”:全链赋能筑牢振兴根基
“产业振兴需全链条发力,这与两会强调的‘科技赋能、金融活水’不谋而合。”向成说。他推动“技术包村、金融惠村、销路通村”三位一体机制,引入水肥一体化智能灌溉系统,节省人工成本40%;依托“农事直通”平台实现生产全程数字化管理。
针对资金难题,他积极推动树溪村经联社出资参与共建,构建“国有企业+强村公司+科技平台”联合体,带动年产值预计突破100万元。同时,通过“田间课堂”培育7名本土技术骨干,实现从“输血”到“造血”的转变。
第三步“提质”:品牌突围书写长效篇章
产业初具规模后,工作队聚焦品牌建设与产业链延伸。他积极推动黄金百香果纳入“江门优品”体系,并设计融入碉楼文化的文创礼盒,溢价率预计提升30%。依托驻村第一书记线上直播线下带货等活动,推介特色农产品销售超万元。工作队员(江门市侨光旅行社派驻干部)黄锐文说:“我们集团拥有强大的文创和销售团队,通过国企平台与工作队帮扶协作,相信品牌会对产品价值增色不少。”
为落实两会“做好土特产文章”的要求,工作队积极谋划建设果脯加工厂,打造“1+N”长效帮扶机制,即以产业联合体为核心,配套物流、深加工等保障措施。“我们不仅要种好果子,还要让村民分享全链条增值收益。”向成表示。
五维攻坚:绘就乡村全景振兴图
在产业之外,向成以两会“民生为本、生态优先”理念为指引,推动教育、生态、党建等多维攻坚:教育筑基:投入22万元升级镇校硬件,开展帮扶助学活动,帮助12户困难学子;生态焕颜:种植景观树7535棵,建成生态步道2公里,4个村入选省级“百千万工程”典型村;党建领航:创新“三级联动”党建模式,积极推动南楼村打造“红色美丽村庄”示范点。
经验启示:从“帮扶队”到“领路人”
“乡村振兴既要外部帮扶,更要激发内生动力。”向成总结道。其团队编写了《驻镇帮扶产业振兴操作手册》,树溪村“三步法”经验成为可复制的振兴模板。2025年元旦,千禧小番茄成功上市,黄金百香果预计7月底批量上市。
面向未来,向成计划落实两会“金融与农文旅双轮驱动”部署:对接赤坎镇产业融资需求,争取贷款利率优惠;积极支持赤坎华侨古镇举办大型文旅活动,打造“农文旅融合”新名片。“我们的目标是让产业更旺、乡村更美、村民更富!”他信心满怀。
来源:博闻视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