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区农业发展路在何方?

360影视 欧美动漫 2025-05-16 13:51 2

摘要:山区农业的发展已走到生死存亡的边缘,如果政府不给予正确的引导,将会给全国粮食安全带来严重的冲击。

山区农业的发展已走到生死存亡的边缘,如果政府不给予正确的引导,将会给全国粮食安全带来严重的冲击。

山区农业发展出现三大拦路“虎”

第一大拦路“虎”是水资源:

水是农业的命脉,缺了它农业发展无从谈起。山区水资源奇缺,山区农业生产90/100的耕地靠天吃饭。

特别是种植水稻,初期需要大量的水,山区的耕地大多“望天田”(等靠天下雨灌溉才能插秧),而夏初插秧季节又不是雨水稀少,初夏雨水贵如油,只要不干早就不错了。

为了不误农时,当地农民不得不把曾经的水稻田改种玉米。水稻田改种玉米又带来很大弊端,因田土湿不利水,严重影响玉米根系生长。

坡地种玉米又不耐干旱,农民虽然在坡地低洼处建了水池,但那也是杯水车薪无济于事。

第二大拦路虎机械化操作难

由于山区水资源短缺,大多耕地都种玉米,并且许多耕地是很陡的坡地,无法进行机械化操作,播种和收割都只能人工进行。

山区农业播种与收割同平坝区农业相比,山区农业生产明显的处于劣势。

以种植一亩小麦人工成本为例

平坝区播种一亩田小麦,人工只需2小时完成播种(不用撬穴,麦种、肥料直接均衡的抛洒在田地里),后期管理(追肥和喷药)需人工2小时,收割小麦租收割机100元/亩,共计人工成本100+4小时x20元/小时=180元/每亩人工成本。

山区播种一亩地小麦,人工撬穴12小时,播种子8小时,浇肥水8小时。后期管理(追肥和喷药)需人工2小时,收割小麦需12小时,共计耗时42小时x20元/小时=840元/每亩人工成本。

山区种植同坝区机械化操作相比,山区每亩要多付出人工成本840一180=660元

种植一亩小麦如果加上种子和肥料钱成本,山区小麦种植就只能赔本赚吆喝了。

夏季山区种植玉米,人工成本也是同种小麦一样,而坝区夏季种植水稻同小麦成本是一样的。

第三大拦路“虎”是交通:

山区耕地有许多地方四轮车是根本进不去的,庄稼施肥需要人工背去,种出来的粮食也要人搬很远的路才能上车,这样大大增加了人工成本。

三“虎”严重威胁山区农业发展

随着生活水平提高,如今的农民不只是填饱肚子那么简单了,各方面都需要大量的钱,为了挣钱养家,现在山区青壮年大多进城务工了,剩在家里的都是些老弱病残,面对山区农业种植的高强度劳动,这些老人们心有余而力不足,大片的土地不得不荒芜在那里。

水是农业的命脉!

政府应正确引导当地农民,为他们排忧解难,为他出谋划策,特别是解决用水资源问题。

其实在八十年代初的山区,农村水利灌溉搞的很好。几乎每一个小组都建有提灌站,水利设施(沟、渠)也建的很好,水资源(每个县都有水库蓄水)也十分充沛。

现在各处的水库已经承包与他人,水库蓄水、放水问题不好协调,并且大多经水库排水的沟渠,已经年久失修,水库即使放水也无法流到需要水的耕田地里。

山区农业生产发展已走到生死在存亡边缘,大片的土地因“拦路虎”而荒芜着,这样下去我们将辜负了袁隆平老人家的一片初心。

我们要采取什么样的办法,才让我们山区农业生产走出困境?

来源:沈绾卿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