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明令禁止出境展览的195件珍贵文物中,石碑类……

360影视 日韩动漫 2025-05-16 06:12 1

摘要:在我国明令禁止出境展览的195件珍贵文物中,石碑类文物仅有两件。其一为山西省艺术博物馆的涅槃变相碑,另一件则是珍藏于西安碑林博物馆北区新馆B2层的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此碑声名远扬,西方学者将其与埃及罗塞塔石碑、约旦摩押碑、阿兹特克授时石刻并称为“世界四大名碑”

在我国明令禁止出境展览的195件珍贵文物中,石碑类文物仅有两件。其一为山西省艺术博物馆的涅槃变相碑,另一件则是珍藏于西安碑林博物馆北区新馆B2层的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此碑声名远扬,西方学者将其与埃及罗塞塔石碑、约旦摩押碑、阿兹特克授时石刻并称为“世界四大名碑”。值得一提的是,其余三块名碑如今均已流失海外,脱离原属国的怀抱,相比之下,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能够留存国内,更显弥足珍贵。

在唐代,东罗马帝国被称作大秦,而景教则是当时基督教传入中国的一个分支。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乃是景教僧人景净为纪念父亲伊斯所立的功德碑。石碑高279厘米、宽99厘米,其上不仅镌刻着1780字的汉字碑文,在碑文下方与左右碑侧,还刻有大量叙利亚文。碑文内容丰富详实,大致可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详细阐释景教教义;第二部分生动记述景教传入中国的历程,以及其在中国一百多年间的发展轨迹;第三部分则着重歌颂伊斯的功绩,伊斯不仅是长安地区的主教,还在朝廷官居三品,对景教在中国的传播与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推动作用。此外,叙利亚文部分镌刻了八十二位传教士的名字,其中七十七位来自波斯。

石碑碑首设计精美,中间雕刻着十字架图案,底座为莲花造型,两侧装饰有百合花。香港中文大学崇基学院的校徽,其设计灵感便源自这一经典图案。

据碑文记载,唐贞观九年(635年),景教主教阿罗本抵达长安,受到唐太宗的隆重接待,并获许在中国传教。直至建中二年(781年),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在长安大秦寺落成,此时景教已在中国传播近150年之久。为更好地融入中国社会,基督教在中国进行了诸多本土化改良,如将教堂称作“寺”,教务人员称为“僧”,耶稣的十二圣徒和圣人被冠以“法王”之称。然而,这也使得景教在唐会昌五年(845年)唐武宗灭佛运动中受到牵连,从此在中国逐渐走向衰落,此碑亦被教徒深埋地下。

直到明天启三年(1623年),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偶然间重见天日,被移入金胜寺(唐代称崇圣寺)。当时的耶稣会士对这块石碑极为关注,迅速将碑文译成多种外文。此后近三百年间,石碑一直存于金胜寺内。清末,因农民起义战火肆虐,金胜寺正殿与碑亭毁于一旦,唯有石碑幸免于难,在旷野中暴露多年。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丹麦记者何乐模妄图盗走石碑,计划用复制碑将原碑替换后运往伦敦。所幸清政府及时察觉并出面制止,经过交涉,最终仅允许其运走复制碑,原碑则被妥善移至西安城内的碑林加以保护,得以留存至今。








来源:历史美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