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次,英美日媒体集体承认:歼10证明中国强大,足可匹敌西方装备

360影视 国产动漫 2025-05-16 15:04 2

摘要:这架单价2.5亿美元、号称“欧洲最强”的战机,被巴基斯坦4000万美元的歼-10CE击落时,连雷达警报都没响——这场空战不仅让莫迪痛失88亿美元军购,更撕碎了西方军工三十年的傲慢面具。

编辑|L.Y

印度空军基地的停机坪上,编号BS 001的阵风战斗机垂尾残骸还冒着青烟,法国达索公司高管的电话已被中东客户打爆。

这架单价2.5亿美元、号称“欧洲最强”的战机,被巴基斯坦4000万美元的歼-10CE击落时,连雷达警报都没响——这场空战不仅让莫迪痛失88亿美元军购,更撕碎了西方军工三十年的傲慢面具。

5月7日的这场印巴空战,对于中国军事装备发展史而言,是具有特殊意义的事件。

在这天,巴空军飞行员驾驶中国制造的歼-10CE战斗机,以零损失的代价,击落印空军包括阵风战斗机在内的6架飞机之时,歼-10CE击败的不仅只是阵风战斗机,更是西方那高高在上的骄傲。

这一结果不仅震惊了全球军事界,还让一向看得很高的西方媒体首次集体低下了头,认了输。

美国等西方媒体一直以来对中国的武器和军事技术是相当看不上的,常常进行严重的贬低,甚至根本不承认中国的军事装备有什么技术含量。美国媒体更是屡屡编造各种谣言,指责中国的军事技术全都是“抄袭”自他们和其它西方国家。

可是,实际战场上的成绩却和那些西方媒体传播的谣言截然不同,“零换多”的强势胜利真是让全球都瞪大了眼睛。

一夜的激战过后,西方国家本以为面对此等先进战机巴基斯坦会惨败而归时,却不料巴军竟以0∶6的巨大优势取得了碾压胜利。

之后更是被外界调侃:“尽管印度损失了6架战机,但巴基斯坦也损失了6枚导弹,由此可见,印度战机的拦截率达到了惊人的100%”。

在中国歼-10CE一战成名后,英国《金融时报》发文承认歼-10CE的实战表现“远超预期”,其雷达与导弹组合“足以匹敌欧洲最先进战机”。

日本媒体《日经亚洲评论》称歼-10CE击落阵风,证明了中国武器的价值,可与西方先进技术相提并论,美国彭博社则警告美军,要高度警惕中国飞机的空战能力。

更为有趣的是,即便是这样,英媒还不忘给西方国家找回点面子。

《金融时报》发表的文章中,还将印巴的防空系统进行了对比,表示中国的红旗-9B不如俄制S-400。足以见得,英国人虽然碍于事实嘴上承认中国军备武器的强大,但心理上并没有真正认可,甚至不惜借吹捧俄罗斯军备来拉踩中国武器。

但这种发言,显然就更荒诞了。要知道,红旗-9B不管是从雷达、燃料还是关键子系统上,都要领先于俄罗斯的S-400。显然,英媒这是为了保全西方国家的面子,已经开始睁眼说瞎话了。

空战的失利,像一声惊雷砸向了全球军火市场的高墙。西方长期以来对先进装备维持着高高在上的定价策略,现在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

对比太过鲜明:一架中国歼-10CE战斗机,单价据说在4000万美元左右,这个数字,连印度为采购36架“阵风”总计花费88亿美元的零头都算不上,甚至有说法戏称,它还没“阵风”一个起落架贵。

这场空战的结果,无疑给了长期以来习惯性地将中国军事技术视为“追赶者”、“低端制造”甚至“山寨货”的西方世界,一记响亮的耳光。

此前,西方媒体对中国军事装备普遍持轻蔑态度,认为其缺乏实战检验,无法与欧美顶尖装备抗衡。然而,克什米尔的事实摆在眼前。

面对现实,西方主流媒体最初选择了集体的沉默或轻描淡写,试图将事件限定在“南亚局部冲突”的范畴内。但真相难以掩盖,他们不得不勉强承认歼-10CE的性能已“接近”甚至“足以匹敌”欧系战机。

不过,这种承认总是带着不情愿,试图通过模糊焦点来挽回颜面。有评论直指这是“睁眼说瞎话”,试图保全西方在军事技术领域长期以来构筑的优越感。

甚至有报道称,在某些西方军事论坛上,关于F-16模拟空战败给歼-10CE的讨论帖,以及社交媒体上与“中国导弹”相关的热搜,都曾遭到快速处理甚至删除。

可以说,克什米尔上空的这场短暂交锋,其意义远超简单的击落战果本身。它展示的是中国航空工业、电子技术以及系统集成能力的全面跃升。

它证明了中国不仅能制造出媲美乃至超越西方同代的先进武器平台,更能将它们整合成高效的作战体系——从天空的预警机,到空中的战机与导弹,再到地面支持。这种提供完整复杂空中作战体系的能力,此前主要由美、俄、法等少数几个国家掌握。

这一成就,对全球军售市场构成了釜底抽薪式的冲击。长期以来,发展中国家在高端军事装备采购上受制于西方技术垄断、天价维护费以及附加的政治条件。中国模式提供了一种新的、高性价比且政治附加条件少的选择。

这不只是一次成功的推销。它意味着在决定未来战争形态和力量对比的关键领域,中国已经跻身顶级玩家之列。

结语

甚至有传闻称,一些刚刚装备歼-10CE的国家,其飞行员已能利用新战机的电子战系统,“玩弄”起曾经的高端对手,而这些听起来像段子的故事,却在某些西方防务圈内流传,甚至有人愿意出高价打探细节,足见其背后隐藏的焦虑与好奇。

克什米尔的硝烟已散,但这场无声的角力留下的震动仍在扩大。它向世界展示,西方军事技术并非不可逾越的壁垒,中国军工的崛起,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深度,重塑未来的全球力量平衡和游戏规则。

参考信源:外媒聚焦印巴空战:中国猛龙首露利爪,实战证明自身价值 2025-05-11 23:11 观察者网

来源:采风百晓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