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农历四月十八的习俗与禁忌,本质是传统文化对自然规律的总结与生活经验的凝练。在当代社会,我们既可从中感受先民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智慧,也可根据实际生活灵活调整,让传统焕发新的生命力。
2025年农历四月十八对应的公历日期是5月15日,星期四。
农历四月十八的习俗与禁忌,本质是传统文化对自然规律的总结与生活经验的凝练。在当代社会,我们既可从中感受先民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智慧,也可根据实际生活灵活调整,让传统焕发新的生命力。
一、2025年5月15日传统黄历指引与节日风俗
2025年5月15日,星期四,是阳历年的第135天(闰年是136天),离一年的结束还有229天。结合现代生活与传统智慧,今日适合,房屋清洁、沐浴、安葬、入殓、成服、除服、铺路、破土等。不建议,结婚、搬家、祈福、安床、盖屋、祭祀、伐木、作梁等。
5月15日是全国碘缺乏病防治日和国际家庭日。
全国碘缺乏病防治日。每年的5月15日是“全国碘缺乏病宣传日”, 也被称作“全国碘缺乏病防治日”。1993年9月国务院召开“中国2000年消除碘缺乏病动员会”,会议并提出:5月5日为全国碘缺乏病防治日,借以加大力宣传,提高人们对防治碘缺乏病的认识。1994年起每年的5月5日定为全国碘缺乏病宣传日。目的是为了提高国民对“碘缺乏病”危害的认识,促进国民身体健康而设立。国家设立五一长假后,碘缺乏病防治日(2000年以前为每年的5月5日)包含在了每年的五一长假里,不便于宣传、教育工作的开展。经过卫生部与碘缺乏病防治相关部委的协调,防治碘缺乏病日自2000年起改为5月15日。
国际家庭日。1989年12月8日,第44届联合国大会通过一项决议,宣布1994年为国际家庭年,1993年纽约特别会议提出从1994年起每年5月15日定为国际家庭日(International Day of Families),以此提高各国政府决定和公众对于家庭问题的认识,促进家庭的和睦、幸福和进步。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规定,每年5月15日国际家庭日所在周为全国家庭教育宣传周。
二、农历四月十八相关风俗
在中国民间,有很多的信仰,尤其是对大山河流,还有天上的星宿都有崇拜,甚至还把他们具体化,这些东西,都对应的神仙,因此在一些特殊的日子当中就要前来祭拜,从而保佑风调雨顺,幸福安康,甚至是财源广进,多子多福等等。
农历的四月十八,在民间有着非常多的习俗,而且各个地方不同,其讲究也不一样,农历四月十八风俗主要有祭祀活动、求子祈福、华佗先师诞辰等。
祭祀活动:农历四月十八是泰山庙神碧霞元君的诞辰日,碧霞元君,又称泰山老奶奶,信徒们会前往泰山庙烧香祭祀,祈求福禄双全、子孙满堂。这一天的祭祀活动非常热闹,人们还会赶庙会、看演出、购物等。
求子祈福:四月十八被视为求子的绝佳时机,许多渴望拥有孩子的夫妇会在这天前往庙宇祈求碧霞元君的庇佑,希望早日实现心愿。已有子女的家庭也会借此机会祈求孩子们的健康和家族的繁荣。
华佗先师诞辰:四月十八也是华佗先师的诞辰,在这一天,人们会避免食用生冷、粘滑、肉面、五辛、酒酪和臭恶之物,以遵循古代医学理论,保护脾胃健康。
三、农历四月十八相关禁忌
四月十八这一天在民间也有很多的禁忌,需强调的是,此类禁忌源自传统历法文化,现代人可理性看待,结合实际情况灵活调整。主要有避免金钱往来、避免打骂孩子、避免宅家不出门、避免夜晚吵闹喧嚣等。
避免金钱往来:在四月十八这一天,民间禁忌进行金钱的借贷活动。认为在这一天借钱或被借钱会影响一年的财运。
避免打骂孩子:由于四月十八有求子和为孩童祈福的传统,这一天应避免打骂孩子,以免激怒财神,影响家人的财运。
避免宅家不出门:传统上,四月十八是外出活动的好日子,鼓励人们走出家门,参与庙会和市集,感受人间烟火气息,促进身心健康。
避免夜晚吵闹喧嚣:这一天还应避免夜晚吵闹和娱乐晚归,以保持家庭的和谐与安宁。
(注:参考资料有限,部分内容因地区差异可能存在不同解释,仅供参考。)
来源:冻冻3622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