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农村大众报 | 高淑贞:从《农村大众》汲取了很多力量

360影视 国产动漫 2025-05-16 15:33 2

摘要:“《农村大众》给人的感觉很亲切,很多报道都是用讲故事方式表达,很实用,很耐读。不光如此,这份报纸也寄托着无数人浓浓的乡愁啊。”一提起《农村大众》,高淑贞便兴致勃勃地打开了话匣子。

济南市章丘区双山街道三涧溪村党委书记高淑贞。

“《农村大众》给人的感觉很亲切,很多报道都是用讲故事方式表达,很实用,很耐读。不光如此,这份报纸也寄托着无数人浓浓的乡愁啊。”一提起《农村大众》,高淑贞便兴致勃勃地打开了话匣子。

作为济南市章丘区双山街道三涧溪村党委书记,高淑贞早已把《农村大众》当成了自己的朋友、老师。她说,三涧溪村由乱到治,发展至今,从《农村大众》汲取了很多智慧和力量,学习了很多治村方法。

初夏时节,泉城书房三涧溪分馆传来村民们的翻书声;三涧溪美食街烟火升腾,农民创业热情高涨;不远处的山上,吃桑叶长大的本土黑猪在肆意奔跑……今天的三涧溪村既有现代农业基地,又有集约型经济园区,还提供优质的三产服务。

然而今天的成绩来之不易。当年,这个没有一寸水泥路、自来水管隔三岔五坏的村子,曾陷入没人敢接敢管的困境。直到高淑贞站出来,三涧溪村才开启了通过抓班子建设、发挥党员带动作用、以党风带家风促民风的健康发展之路。

2011年5月5日,《农村大众》在头版刊发《面对6年换了6任村支书的落后村,女支书高淑贞巧做无米炊》,报道了高淑贞的治村事迹。聊起这个事儿,高淑贞激动地说:“这篇报道,对我来讲,就像是一个‘加油站’。文章刊出后,好多村党支部书记给我打电话,要来学习取经。我不敢懈怠,更加努力工作。”

2018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三涧溪村,听取这个村以党建为统领,强化班子建设、推动产业发展、保护生态环境、汇聚人才资源、建设文明村风家风、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等情况介绍。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乡村振兴,人才是关键。要积极培养本土人才,鼓励外出能人返乡创业,鼓励大学生村官扎根基层,为乡村振兴提供人才保障。要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选好配强党组织带头人,发挥好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为乡村振兴提供组织保证。

这给了高淑贞极大的鼓舞和激励。这些年的发展,在她看来,正是源于村庄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才蹚出了一条由乱到治、由治到兴的道路。

如今,研学的孩子们走进三涧溪村,经常会问:“高奶奶,这是农村吗?”她总是笑着说:“这就是农村。”孩子们的话,让人欣慰。在三涧溪村,城市的元素,几乎都能找到。但特有的乡愁与记忆,让人能清晰感到这里与城市的不同。

“党和政府惠及我们这么多优惠政策,我们下决心要带领村民干出名堂来。在村庄发展的过程中,《农村大众》给予了很多关注,帮助我们,引导我们,宣传我们,凝聚我们,是不可低估的宣传力量。”高淑贞说。

时值《农村大众》创刊75周年,高淑贞说,农村有许多产业振兴的优秀案例,希望报纸多报道,总结好、引领好、传播好,把更多的致富法宝教给农村群众。她希望,报纸一如既往地贴近“农”字,让案例更鲜活;一如既往坚持用数据说话,用事实说话,不搞形式。比如,不仅要报道这个地方如何发展得好,还要挖掘其将要面临哪些问题,多提建设性的意见。“希望《农村大众》引导更多的人来关注农民生活、关心农村发展,广泛凝聚乡村振兴合力。”

“这张报纸今年75岁了!将来还会迎来85岁、95岁、105岁……”高淑贞说,“我相信,在全体报人的奋斗下,《农村大众》会走得越来越远!”

来源:农村大众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