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到最基层 “沉”出大作为

360影视 日韩动漫 2025-05-16 15:45 2

摘要:在乌蒙大地的晨曦中,镇雄县罗坎镇粉壁村委会的调解室内,民警与“红袖义警”、平安联防队伍成员正在化解一起土地流转纠纷。这样的警民协作场景,已成为罗坎镇破解乡村治理难题的日常注脚。这个小镇的粉壁村连续3年未发生一起治安、刑事警情。没有天眼监控、不搞严打整治,这个偏

在乌蒙大地的晨曦中,镇雄县罗坎镇粉壁村委会的调解室内,民警与“红袖义警”、平安联防队伍成员正在化解一起土地流转纠纷。这样的警民协作场景,已成为罗坎镇破解乡村治理难题的日常注脚。这个小镇的粉壁村连续3年未发生一起治安、刑事警情。没有天眼监控、不搞严打整治,这个偏远山村凭什么实现“治安三连冠”?民警揭秘答案:通过“警力下沉+民力激活”的双频共振,织就了一张平安防护网,走出一条独具特色的善治之路。

罗坎派出所将7名民警10名辅警全域铺开,分片包干全镇18个行政村,打造“驻村警务站+移动警务车”双阵地,建立“民警二日走访工作制”,每名民警保证每周两天开展入户走访,将服务延伸至“最后一公里”。执行“五个一”工作法,即每日一次重点区域巡查、每周一次警情研判会、每月一次安全培训、每季度一次应急演练、每年一次群众评议,形成“问题收集—分类处置—跟踪反馈”闭环响应机制。

罗坎派出所所长陶阳说:“在粉壁村共有留守老人75人,我们通过日常走访,发现留守老人普遍存在防范电信网络诈骗意识薄弱的问题。”为此,他当即与村委会协同配合,创新打造“乡村反诈前沿阵地”,依托方言短剧、顺口溜等乡土化宣教载体,将防诈知识融入群众生活场景。通过“移动普法讲堂”累计组织主题宣教30余场次,成功拦截涉老诈骗案件3起。在农忙时节,创新推行“农时警务”工作机制,依托移动警务车、无人机巡航等手段,构建“巡防+服务+调处”的一体化工作模式。

“警务跟着农时走,办事效率看得见。”村民普遍反映。该模式切实做到涉农服务“零跑腿”、隐患处置“不过夜”。同时,粉壁村深度融入国家“雪亮工程”建设框架,通过构建“智能监控+群众联防”立体防控体系,在重点场所及交通要道布设高清摄像头48处,发动村民自主安装庭院安防设备145套,形成全域覆盖的智能感知网络。

目前,罗坎镇已形成由“镇党委政府统筹、派出所牵头、村委会支撑、义警补充、群众参与”的基层共治网络格局。在粉壁村共有18名由民警、辅警、义警、老党员等力量组建的“平安联防”队伍,这支队伍充分发挥人熟、地熟、情况熟的优势,定期组织夜间巡查,佩戴爆闪肩灯穿梭于村道小巷,利用大喇叭循环播放反诈提示,在中秋节等重要节假日开展交通劝导。

同时,“平安联防队”常态化开展“护学岗”行动,为学童求学路架设“安全网”,对辖区78名留守儿童实施“成长护航”计划。通过课业辅导、心理疏导、生活帮扶等暖心服务,助力儿童点亮心灯、厚植理想。

罗坎镇相关负责人介绍,治理创新不仅要“止纷争”,而且要“生和气”,罗坎镇用行动践行了新时代“枫桥经验”的深刻内涵:平安是生长在泥土里的温度,是警民携手绘就的最美底色,更是乡村振兴最坚实的基础。

记者 余光 通讯员 尹贵彪

来源:云南法制报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