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田市荔城区综治中心:建强矛盾纠纷化解主阵地 夯实为民服务基层基础

360影视 国产动漫 2025-05-16 16:11 2

摘要:有事当地了、平安在身边,这是莆田市荔城区近年来打造“枫桥式”综治中心的目标方向。通过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在解决群众堵心事、烦心事、揪心事上下真功夫,为推进荔城绿色高质量发展夯实平安基石。

有事当地了、平安在身边,这是莆田市荔城区近年来打造“枫桥式”综治中心的目标方向。通过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在解决群众堵心事、烦心事、揪心事上下真功夫,为推进荔城绿色高质量发展夯实平安基石。

打造平安建设“主阵地”

走进荔城区综治中心,只见接待大厅8个窗口有序排列,引导群众根据自身需求进行登记,受理涉法涉诉、物业、医患、婚恋家庭等各类纠纷。休息座椅、宣传大屏幕等便民服务设施一应俱全,工作人员坐在电脑前,紧张忙碌的处理着流转来的事项。

“引导受理区可以高效引导群众表达诉求,具备综合接待、登记受理、法律服务、心理疏导等功能。引导员会根据不同诉求类型,指导群众到相应窗口办事。”荔城区综治中心工作人员介绍。

“一个中心”如何调动各方资源?荔城区综治中心围绕突出矛盾纠纷领域打造17个功能室,提供法律援助、心理咨询、纠纷调解、法律服务等4类16项服务,尽力满足群众实际需求。

在中心内,法院、检察院、公安等7个单位常驻,住建、教育等11个单位轮驻,其他单位视情约驻,配强工作力量,强化协作配合。由政法委等单位领导轮值带班,统筹协调中心工作。同时,对派驻人员实行统一管理、统一调度,推动中心工作规范高效开展。

打通矛盾解纷“主动脉”

不久前,荔城区人民法院在区综治中心统筹安排下,成功调解了一批物业服务合同纠纷,物业公司与业主们握手言和,9起案件得到了“一揽子”化解。

原来,陈某等人购买了荔城区某小区房子,并与小区物业公司签订《前期物业服务协议》。在缴纳物业费时,业主们对收费有异议,认为物业公司未提供相应物业服务,为此未按照协议约定缴纳物业费。物业公司催缴未果,便将9名业主告上了法庭。

为了提高解纷效率,减轻当事人诉讼成本,承办法官秉持“调解优先”原则,组织原被告双方10余人到区综治中心开展诉前调解。入驻综治中心的法官介绍,在综治中心物业纠纷金牌调解员的协助下,通过“面对面”“背靠背”的释法说理,历经8个小时耐心调解,物业公司与业主们终于达成了调解协议,9起物业纠纷得以一次性化解。

荔城区综治中心聚焦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分类健全各项运行机制,努力实现让百姓面对矛盾纠纷“只进一扇门、最多跑一地”。

区综治中心建立“初访即办、积案常办、多元联办、跟踪督办”的“四办工作法”,第一时间响应群众诉求、常态化流转处置、全过程跟踪问效。线下,采取中心“派单调解”和群众“点单调解”的双向选择形式,开展面对面调处;线上,每个调解室均可以通过“全市一张图”平台连线矛盾纠纷当事人、属地和区直行业主管部门负责人开展调解,实现“中心吹哨,部门报到”。让群众带着矛盾纠纷来,带着顺心和气走。

构筑协同联动“主平台”

打破部门壁垒,构建多部门协同的联动机制已成为区综治中心创新与发展的机遇和突破口。”

近日,荔城区人民法院为胡某某非法吸收存款案受骗老人集中发放执行案款。该案中,不法分子以“老妈乐商城”项目诱导老年人投资,莆田区域222名老人缴纳会费。法院查控近百个银行账户,成功追回2000余万元。

案件进入执行程序后,发放案款成了一个难题。部分老人因焦急等待,向工作人员表达不满;还有老人接到法院电话时,误认为是诈骗而直接挂断;另有老人因住址变更、联系方式失效导致失联……由于涉及人员众多、诉求差异较大,案款发放一度陷入困局,出现潜在风险隐患,法院向区综治中心提出申请,请求协调社区、公安、民政等多方力量共同推进案款发放工作。

综治中心接到申请后,联合社区工作人员逐户上门解释执行流程,指导老人补全领款手续,通过法律释明、心理疏导打消当事人疑虑,并实时同步案件进展,搭建起法院与当事人之间的信任桥梁。针对不擅长使用手机的老年人,工作人员手把手指导。对异地居住的老人,协调社区、公安、民政等部门通过户籍系统更新联系方式,精准定位当事人,避免矛盾因信息不畅而升级。

经过多番努力,最终该案的当事人均联系到位,“养老钱”也都及时发放。拿到执行款后,老人们紧紧握住执行干警的手,嘴里念叨着“谢谢,谢谢,谢谢法院,谢谢你们……”,并将一面鲜红锦旗送到执行干警手中。

责编:赵淑琳

审核:方琮 高奇

来源:清朗天空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