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香港联交所新规到特朗普政策转向,ESG发展面临“冰火两重天”

360影视 国产动漫 2025-05-16 15:49 2

摘要:香港联交所强制要求大型上市公司披露供应链碳排放的余震未消,美国特朗普政府的“反ESG”政策又掀起全球绿色金融震荡。在这场东西方监管博弈中,联易融科技集团通过AI大模型与区块链技术实现全链条碳足迹追踪,其服务可持续资产规模突破371亿元,减少碳排放2.1万吨,为

香港联交所强制要求大型上市公司披露供应链碳排放的余震未消,美国特朗普政府的“反ESG”政策又掀起全球绿色金融震荡。在这场东西方监管博弈中,联易融科技集团通过AI大模型与区块链技术实现全链条碳足迹追踪,其服务可持续资产规模突破371亿元,减少碳排放2.1万吨,为破解ESG治理难题提供了技术驱动的中国方案。

政策高压催生技术革命

2025年全球ESG监管呈现鲜明对立。香港联交所自2025年起,强制要求大型上市公司披露碳排放数据,包括直接温室气体排放(范围一)和企业购买能源产生的间接排放(范围二)。对于价值链中的温室气体排放(范围三),大型股发行人自2025年起要遵循“遵守或解释”原则,2026年起则需强制披露。

大西洋彼岸的政策转向更为剧烈。2025年1月20日,特朗普签署了一系列文件,标志着美国退出《巴黎协定》和世界卫生组织(WHO),并重启化石能源补贴政策,引发全球绿色金融震荡。高盛、花旗等金融机构相继退出净零银行联盟(NZBA),ESG基金在2024年第一季度净流出627亿元,创历史新高。标普500指数成分股公司在财报会议上讨论环境问题的频率降至2020年以来的最低水平,显示出美国对环保话题的关注显著减少。与此形成对比,欧盟通过《公司可持续发展尽职调查指令》,要求企业追溯供应链ESG表现,违者面临高额罚款。

在全球ESG监管面临分歧之际,中国选择通过技术创新来应对挑战。证监会在4月要求沪深交易所的458家上市公司在2026年前完成ESG报告披露,并将供应链碳管理列为重点考核指标。政策驱动下,联易融科技集团通过AI大模型技术加速数字化工具的布局,成为关键的赋能者。

联易融技术破局:AI重构ESG价值链

针对供应链碳数据采集的痛点,联易融自主研发的AI大模型技术成为核心解决方案。其基于DeepSeek-R1模型的智能平台,利用自然语言处理和深度学习技术解析百万级供应链单据,自动识别绿色资产属性,实现碳足迹的精确管理。

为确保绿色资金准确流向可持续项目,联易融推出了“蜂羽AI审单平台”,该平台通过大模型技术精准解析供应链单据中的绿色属性,大幅提高绿色项目的识别准确率。凭借这一创新,联易融获得了2024年渣打银行“最佳可持续金融解决方案”奖,同时与渣打银行共同打造的“渣打迅连”供应链服务平台荣获《财资》“中国最佳ESG方案奖”。

截至2024年,联易融服务的可持续供应链资产规模突破371亿元,同比增长93%,重点覆盖可再生能源、乡村振兴、环境保护和公共卫生等关键领域,客户留存率达96%。技术驱动的碳管理方案显著减少了碳排放,通过线上化的供应链金融流程,减少交通产生的碳排量约14,000吨二氧化碳当量,且无纸化ABS为各参与方节省了约7,000吨二氧化碳当量。

尽管全球ESG面临寒流,联易融仍被国际权威ESG评级机构Sustainalytics评定为“低风险”,并首次获得万得ESG“A”评级,位列181家软件服务行业公司中的第五名。同时,联易融被纳入标普全球《可持续发展年鉴(中国版)2024》。

当港交所的碳披露倒计时与特朗普的政策冲击波叠加,ESG发展呈现“东西分化”格局。中国企业需以技术驱动破解数据瓶颈,联易融的实践证明,通过AI、区块链等技术实现碳数据可追溯、风险可量化,不仅能满足监管要求,更能将ESG转化为竞争优势。

来源:动态宝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