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5月18日“国际博物馆日”当天,浙江省首座考古博物馆——临平玉架山考古博物馆将正式向公众开放。这座以“以玉为媒,间架为山”为设计理念的现代建筑,将千年良渚文明与前沿科技深度融合,成为展示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的重要窗口。杭州网将于开馆当日(5月18日上午9:30)推
5月18日“国际博物馆日”当天,浙江省首座考古博物馆——临平玉架山考古博物馆将正式向公众开放。这座以“以玉为媒,间架为山”为设计理念的现代建筑,将千年良渚文明与前沿科技深度融合,成为展示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的重要窗口。杭州网将于开馆当日(5月18日上午9:30)推出特别直播,邀请讲解员带领观众沉浸式探馆,解锁良渚五千年文明密码。
玉架山考古博物馆位于杭州市临平区经济技术开发区,总面积超12万平方米。其外立面采用天然洞石,质感温润如玉,呼应良渚文化玉器特色;馆内顶部玻璃幕墙与周边稻田景观无缝衔接,既体现良渚稻作传统,又将遗址公园的自然风貌引入展厅。
三大展厅,解码七千年文明脉络
博物馆围绕“临平遗址群”“茅山遗址”“玉架山遗址”三大核心展厅,通过13个单元系统呈现临平地区七千年人类生活史。
临平遗址群厅:依托“大地之书”考古大屏,动态还原临平地貌变迁与先民聚落发展,展出来自马家浜、崧泽、良渚等文化的陶器、石器等文物。
茅山遗址厅:以稻作文明灯光矩阵为核心,首次展出国内考古发现的牛脚印遗迹,并复原良渚先民的石质农具系统,展现“耕植江南”的智慧。
玉架山遗址厅:陈列1800余件文物,重点展品包括首次考古出土的刻符玉璧、象征神权的双联玉琮等,完整呈现良渚社会的等级制度与精神信仰。
科技赋能:让考古成果“活”起来
玉架山考古博物馆突破传统展陈模式,引入虚拟现实、数字光影等技术,打造沉浸式体验。
虚拟考古复原:通过3D建模重现玉架山遗址环壕结构与墓葬群,观众可“穿越”至五千年前的良渚聚落。
无障碍展厅“心光”:配备盲文导览、触觉模型及声音剧场,让视障、听障群体也能触摸文明印记。
互动装置:稻田光影艺术、独木舟场景、巨型船桨装置等打卡点,吸引公众尤其是青少年参与。
玉架山考古博物馆的落成,不仅为浙江文博事业树立新标杆,更以创新模式推动文化遗产“活态传承”。5月18日,锁定杭州网直播间,共赴一场跨越五千年的文明之约!
来源:杭州网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