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根据救援队员所说,直至今日救援工作迎来了巨大转机,甚至直言快找到了,网友们看到这些消息立马询问是怎么回事。
就在今天中午,福建石谷解传来了好消息,经过这么多天的救援,终于有了振奋人心的时刻。
根据救援队员所说,直至今日救援工作迎来了巨大转机,甚至直言快找到了,网友们看到这些消息立马询问是怎么回事。
救援队员也透露出现在救援行动的最新情况,那么这场持续十几天的救援终于要落幕了吗?
邹某樽
五一期间,邹某樽一家决定抓住假期的尾巴,前往石谷解登山。这座海拔1803.3米的闽中第一高峰,近年来因原始自然风光在社交媒体上走红,吸引了不少户外爱好者。
但是它并非正式景区,没有护栏、指示牌,甚至没有成型的步道,只有驴友们踩出的野径。
当天下午,邹某樽和父母、哥哥及另一名青少年一同登山,下山时三个孩子走在前面,父母落后几百米。
邹某樽
15时56分左右,家人突然发现邹某樽不见了,起初大家以为他只是跑得快,可能在前方等待,但直到山脚仍不见人影,这才慌了神。
有目击者回忆,失联前约20分钟,曾看到邹某樽独自站在山顶附近的小山坡上,脸色发白,似乎体力不支,但并未与陌生人交流,没人想到,这竟是孩子最后一次被目击。
孩子失联的消息迅速传开,当地政府、公安、消防部门第一时间组织搜救,民间救援队也纷纷响应。
救援队
蓝天救援队、曙光救援队、火箭救援队等专业力量陆续抵达,一场规模空前的山地搜救行动就此展开。
石谷解的地形极其复杂,茂密的植被覆盖了大部分山体,陡峭的岩壁、纵横的沟壑让搜索变得异常艰难。
加上连日阴雨,山路湿滑,雾气弥漫,能见度极低,无人机热成像技术也因天气影响效果大打折扣,即便如此,救援人员依然一寸寸地排查,不放过任何可能。
救援队
5月9日,搜救队在一处溪流边发现了一串疑似孩子的脚印,这一发现让所有人精神一振,队伍立即调整策略,重点排查附近区域,但是随着时间推移,希望也在一点点消磨。
直到16日中午的时候,救援队员公布了激动人心的消息,是什么呢?
救援队
5月16日,搜救行动进入第13天,迎来了一个重要的进展,一名搜救队员在社交平台上发布消息称“快找到了”。
救援队队员
而且就在前一天,另一支救援队也发消息称“现在已经有消息了,但是不能公开”,只能等官方官宣了。
救援队
还有知名搜救犬训练员“爱玩狗的船长”找到了关键线索,他在寻找邹某樽的时候发现了一个很可疑的地点,就是下山必经之路溪尾大桥。
他在溪尾大桥桥墩下面发现一处水面一直在冒泡,他说如果真的是最坏的情况,那么这里就是很适合抛弃的地方,话里话外的意思就是孩子有可能被人扔进了河里。
所以他寻求其他救援队的帮助,希望能够借到潜水设备,他好下水去确认一下,可以看出他十分的尽责。
河里冒泡
但是也有人在评论区质疑,如果小孩真的被扔进了河里,那么这么多天过去,应该早就浮起来了或被水流冲走了。
不管怎样,这都是一条关键的线索,希望可以引起重视,要抱着“宁杀错不放过”的原则排查每一处地点。
船长
随着搜救行动的持续,社会关注度不断攀升,网络上关于邹某某的消息铺天盖地,网友们每天刷新新闻,祈祷孩子能平安归来。
有人分享了搜救队员的辛苦,有人转发了指挥部的最新通告,还有人自发组织了线上祈福活动,信息的传播也带来了一些问题。
网上曾流传“发现糖纸”“找到脚印”等说法,甚至有人声称在山里看到了孩子的背影,这些消息一度让人们燃起希望,但指挥部很快辟谣,澄清这些都是未经证实的信息。
谣言
谣言的传播不仅让公众的情绪起伏不定,也给搜救工作增添了干扰,救援队员不得不分出精力应对外界的询问,甚至调整搜索方向以核实某些传言。
指挥部多次通过官方渠道呼吁,公众应以官方消息为准,避免转发未经证实的内容,以免给家属和救援队造成额外的压力。
邹某某失踪的消息传遍全国,网友们的情绪随着搜救的进展而波动。社交媒体上,有人每天留言“希望小男孩快点回家”,有人为救援队员的付出点赞。
救援队
许多人自发加入了线上的寻人接力,将孩子的照片和特征传播到更远的地方。
与此同时,事件也引发了关于安全的讨论,石谷解作为一个未开发的野山,本身就充满了风险,茂密的植被、陡峭的悬崖、变化无常的天气,都让这里成为不适合普通游客的地方。
各地救援队
13天的时间,对于一个8岁的孩子来说,漫长得仿佛一个世纪,搜救队员们深知,时间越久,找到孩子的希望就越渺茫。
无论结果如何,邹某某的失踪都已经成为一个深刻的社会事件,它让人们看到了救援队员的无私付出,也让人们重新审视了户外活动的安全问题。
山林依旧沉默,搜救的脚步仍在继续,2025年5月16日,全国的目光依然聚焦在石谷解,期盼着奇迹的出现。
信息来源:抖音 爱玩狗的船长
抖音 福州·真我户外领队-灯塔
农视网2025-05-15 失踪超10天!8岁男童仍未找到!救援队员:还有希望……
来源:江语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