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德职教开放日:AI赋能职教新生态,解锁未来工匠养成密码

360影视 日韩动漫 2025-05-16 17:54 3

摘要:5月16日,2025顺德区中等职业学校教学开放日活动在佛山市顺德区梁銶琚职业技术学校红岗和金榜校区同时开启,来自省市区近400名职业教育老师现场参与,共同见证AI技术与职业教育的创新融合成果。

5月16日,2025顺德区中等职业学校教学开放日活动在佛山市顺德区梁銶琚职业技术学校红岗和金榜校区同时开启,来自省市区近400名职业教育老师现场参与,共同见证AI技术与职业教育的创新融合成果。

本次活动以“智汇未来,技能筑梦”为主题,多所职校老师带来15节融入AI工具教学的创新课例,通过课堂展示、学生实操和讨论,以及课后老师集体评课等形式,为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实践样本。

AI技术深度赋能,打造智慧课堂新范式

教学展示活动分为文化基础课和专业核心课两大类。其中,在文化基础课展示上,来自梁銶琚职校的老师吴佩仪与陈村职校老师龚成带来中职语文课堂展示,他们分别运用自然语言处理技术解析《烛之武退秦师》、《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通过AI生图复原典故画面,跨越时空与古人交谈,引导学生沉浸式感受古典诗文的“语言之美、意境之美”;在中职英语课堂上,梁銶琚职校老师邹明友与胡锦超职校老师史剑峰以同课异构模式,借助AI数字人与跨文化交际模拟系统,指导学生用英语讲述传统节日故事,实现文化传播的“智能化表达”。

教学展示教室内,前后都坐满了听课的老师。

而这次教学活动展示的综合高中课堂就更为注重“职普融合”的创新。比如梁銶琚职校老师郑志江通过信息化手段动态拆解空间几何难题,帮助学生突破抽象思维瓶颈。顺德一中西南学校支教老师周林芸通过AI生成的物理实验场景,生动演绎“世界的物质性”,将抽象概念转化为可视化认知。

“数字孪生”贯穿专业课堂,非遗传承链接产业未来

在专业核心课展示上,则全面呈现“数字孪生”教学场景。其中,在数控专业课上,梁銶琚职校老师张凯凯与胡锦超职校梁俊昌老师通过融合人工智能与增材制造技术,构建了前瞻性的职业启蒙教育范式,指导学生运用AI图像生成技术创作十年后的职业场景画像,继而通过3D打印生成浮雕照片,实现“创意设计-实体制造”全链条智能化。还有在数字影像课上,梁銶琚职校老师孙莹超与胡锦超职校李彬老师借助AI智能体与非遗文化创新融合生成项目作品,让学生掌握人像证件照拍摄规范。而在《贵州文旅产品“冰袖”包装设计》课程上,梁銶琚职校老师刘也鸣联合广东东方麦田工业设计公司工程师岳毅,指导学生运用DeepSeek生成指令后,通过“即梦”软件生成概念图,最终通过“包小盒”软件完成结构设计,实现“艺术灵感-技术实现-市场验证”的闭环创新,为非遗活化与产业对接提供新路径。

学生现场根据老师的指导通过AI软件生成相应作品。

教师指导学生运用AI创作十年后的职业场景画像。

当天,“中国工艺美术大师黄志伟文化艺术研究院分院”挂牌仪式同步举办。梁銶琚职校将携手来自陶瓷、剪纸、广绣、大良鱼灯等领域的非遗大师建立工作室,并组群成立非遗文化体验馆,在学校打造一个集教学、研发、传播于一体的创新平台。

佛山市顺德区教育局副局长黄燕等嘉宾参与揭牌仪式。

梁銶琚职校党委书记尧勇表示,接下来,学校将与非遗大师联合开发特色课程,让非遗技艺走进各个课堂;同时将通过整合校企资源,联动石湾陶瓷博物馆、南风古灶等文化地标打造研学路线,让学生可以在行走中厚植文化自信,也让非遗技艺在职业教育中焕发新生。

梁銶琚职校党委书记尧勇与非遗大师互赠非遗作品、校方纪念品。

文/佛山市新闻传媒中心记者梁韵诗;通讯员:潘奕呈。

来源:佛山新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