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5月16日,由羊城晚报报业集团与东莞市沙田镇人民政府联合打造的媒校共建文学育苗基地——“花地新苗沙田文学社”,在东莞市沙田实验中学正式揭牌。据悉,“花地新苗沙田文学社”成立后,将为青少年提供一个展示才华、交流学习的广阔平台,通过校媒合作,充分发挥媒体传播力与教
5月16日,由羊城晚报报业集团与东莞市沙田镇人民政府联合打造的媒校共建文学育苗基地——“花地新苗沙田文学社”,在东莞市沙田实验中学正式揭牌。据悉,“花地新苗沙田文学社”成立后,将为青少年提供一个展示才华、交流学习的广阔平台,通过校媒合作,充分发挥媒体传播力与教育资源优势,让文学从校园走向更广阔的公共空间,助力岭南文化传承与创新。
活动现场
本次活动由羊城晚报报业集团、东莞市沙田镇人民政府主办,东莞市沙田镇教育管理中心、羊城晚报东莞全媒体传播中心承办,东莞市沙田实验中学、东莞市沙田镇中心小学、东莞市沙田镇第一小学、东莞市沙田镇第二小学、东莞市沙田镇第三小学协办。
羊城晚报报业集团党委委员、副社长、副总编辑胡泉,沙田镇党委副书记袁树坚,以及广东省文化学会会长、广东省人民政府参事室特约研究员周建平,羊城晚报报业集团专职编委、广东省作家协会副主席陈桥生,一级作家、广州市人民政府文史研究馆馆员曾应枫,中山大学中文系副教授、广州市作协副主席王威廉,广州市作家协会副主席、第五届茅盾新人奖获得者陈崇正,一级作家、原东莞市作家协会主席詹谷丰,一级作家、广东省作家协会理事彭争武,儿童文学作家、澳门国际儿童文学奖获得者郑子龙等众多专家学者、文学爱好者、沙田镇青少年学生参加活动。
花地新苗落地沙田
据介绍,“花地文学榜”是羊城晚报报业集团于2013年创设的大型原创年度文学榜单,“花地新苗”是羊城晚报品牌活动“花地文学榜”系列活动之一,依托羊城晚报《花地》副刊多年的文学积淀,为青少年创作提供全方位指引,让少年笔触与《花地》文学沃土相遇,在名家引领下续写文学新章。
“花地新苗沙田文学社”正式揭牌成立
在活动现场,羊城晚报报业集团和沙田镇相关负责人共同为“花地新苗沙田文学社”揭牌,为沙田实验中学、沙田镇中心小学、沙田镇第一小学、沙田镇第二小学、沙田镇第三小学进行“花地新苗沙田文学社”文学分社授牌,并为“花地新苗沙田文学社”首批顾问团的专家学者颁发聘任书,充实和壮大“花地新苗沙田文学社”的阵容。
“花地新苗沙田文学社”文学分社授牌
东莞市沙田镇党委委员卢耀辉表示,“花地新苗沙田文学社”的成立,将为沙田镇的教育事业注入新的活力,给学生们提供展示和提升自我的平台。卢耀辉希望沙田镇的教师们积极参与到“花地新苗沙田文学社”的建设发展中,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指导和帮助,希望学生们珍惜“花地新苗沙田文学社”的平台,创造属于自己的精彩篇章。“同时也希望羊城晚报能够一如既往地支持沙田的教育事业和文化建设。”卢耀辉说。
“花地新苗沙田文学社”首批顾问团专家学者获颁聘书
羊城晚报东莞全媒体传播中心主任、东莞新闻工作者协会副主席唐波表示,沙田镇“以水为魂”的独特气质,恰似文学创作最好的启蒙,“花地新苗沙田文学社”将成为沙田少年文学远征的起点。“今天,花地新苗再次在狮子洋边播下种子,必将在沙田少年的笔下,绽放出新的芬芳。”
文学名家共话创作
文学是文化的载体,文化是创作的土壤。如何在创作中既扎根传统又大胆创新?如何让古老的民俗、诗词、神话焕发现代活力?在活动现场,众多名家学者围绕“青少年文学创作与文化传承”这一主题展开对话交流。
对话交流现场
如何让传统文化融入新的故事中?陈桥生从古诗词的角度展开,总结为“心领”与“神会”,前者指用心去体会和感受作者当时创作的现场,后者则是调动自己所有的情绪和想象进行创作。“写作是一个人的莺歌燕舞,一个人的上天入地,在自我的天地之间翱翔。”现场,陈桥生用李白的诗《月下独酌》和杜甫《月夜》举例,并从自己的创作经历出发,阐释了如何从传统古诗词的角度启发创作。
陈桥生
陈崇正以自己近期被多地选为阅读理解范文的作品为例,向众多青少年阐释了“传统文化就在身边”的道理。“我们要学会去亲近传统文化。”陈崇正建议青少年在文学创作中要富有想象力,将一些看似老旧的元素赋予新的活力。陈崇正还希望广大青少年要热爱生活,将传统节日和传统文化当成自己学习的契机,更好地将传统文化元素有机融合到文学作品创作之中。
陈崇正
“早知道你们的作品这么精彩,今天一定提前一个小时就来看看。”活动开始前,周建平阅读了沙田实验中学校园大堂中展示的十几篇学生作品,并在现场为同学们的文学创作基础和苗头点赞。
周建平
周建平以《我改变了岁月的色彩》《你是我的一本书》《这也是一场游戏》等作文为例,肯定了学生写作中对奶奶、小黑狗、考试与游戏、特别的小路等身边事物细致入微的观察、惟妙惟肖的语言和天马行空的联想。“传统文化不仅仅是博物馆里的铜器、龙舟的鼓点,还是爷爷奶奶的故事、大街小巷的文化符号,所有的文化传承都可以在你的笔尖呈现,让经典的精髓转化为你创作的力量。”周建平表示。
曾应枫
“文学的生活的感悟,是乡土的情怀。”曾应枫表示,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其实就存在于我们的身边,比如沙田的咸水歌、划龙舟的习俗。“端午将至,同学们是否想过,父辈们为何对扒龙舟情有独钟?”曾应枫向现场学生抛出疑问,鼓励大家以赛龙舟等本土文化为创作源泉,从日常生活中汲取灵感。
詹谷丰
“如果说传统是一片文化的沃土,那么创新就是沃土上长出来的花朵。”詹谷丰以散文创作为例,讨论如何在创新中保留传统文化的精髓,以及在创作中平衡传统与现代的关系。詹谷丰认为,过往的散文创作容易陷入“一事一议、以小见大、借景抒情、建立升华”这种创作循环之中,虽然这种写作方式容易成就经典,但是已经落入了创作圈套之中。但是,随着散文在篇幅长度、语言突破、结构形式等方面发生变化,散文创作也迎来了新的发展时期和创作特点。“任何离开传统的创新,我个人认为都是空中楼阁。”詹谷丰认为创新应该深深根植于传统之中才不会成为无源之水和无本之木。
文化赋能新苗筑基
“如何在兼顾学业的同时又能照顾到自己的兴趣爱好,减小文学作品创作时的压力?”“如何把科学知识融入我们的文学创作之中?”在活动现场,来自东莞市沙田镇的青少年学生们就阅读与写作方面的困惑,以及在文学创作技巧方面的问题,与王威廉进行了热烈的讨论。
王威廉
“语言经过艺术的熔炼、锻打,重新组织,形成了光环,写作就是语言的炼金术。”王威廉以“炼金术与魔术师”为主题,向广大沙田青少年讲述了语言和阅读的重要性。王威廉表示,没有语言就没有人类的文明,如今人工智能工具的使用正在影响人们运用语言的能力。王威廉提醒青少年要珍视自己的语言能力,合理利用人工智能工具,警惕无节制运用人工智能工具后成为“高科技原始人”。
活动现场
对于阅读与写作的关系,王威廉认为两者本质上是同一事物。“没有进行过大量深度阅读的人,他会写作吗?不可能的。”王威廉同时认为,当一个人阅读了大量的书籍以后,也需要学会输出,表达自己对于这个世界的看法和理解。在写作技巧上,王威廉建议青少年拓展自己的阅读能力,反复阅读自己喜欢的书目。在写作时,要加强书面语的表达能力,同时提升对事物的观察能力和联想能力,避免文字表达过于苍白,增强文章的可读性。
活动现场
对于“花地新苗沙田文学社”的成立,王威廉表示,“花地新苗沙田文学社”的成立十分具有价值和意义,众多文学大咖与孩子们分享他们对于文学的看法和对世界的理解,可以为青少年的写作能力打好基础,能够让更多的孩子们受到文学的滋养。“不要觉得自己的生活是渺小的,是简单的。你作为一个美好的生命,就是自己的小宇宙,要把对这个世界的感触、感受、观察如实地呈现出来,你就是一个小小的文学家。”王威廉接受记者采访时表达了对广大学生们的期许。
“‘花地新苗沙田文学社’在我校成立,这是我们学校发展史上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沙田实验中学校长陆虎表示,借助“花地新苗沙田文学社”的成立,该校将更加厚植文学创作的土壤,推动学生开展三行诗创作、科幻作文大赛、现场作文大赛等一系列课程。“我相信文学将成为学生叩问未来的大门,通向心灵的窗户。”
文、图|记者 李洪宝 石梦卓 王俊伟
来源:羊城派一点号